港剧走入新世纪「从北上到融入新港剧何以圈粉三代观众」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231更新:2023-01-02 10:16:19

“被一句港剧台词激励了十年”“港剧为什么吸引三代观众”,连续几天,港剧都在热搜榜上占据一席。

医疗剧《白色强人2》

刑侦剧《法证先锋4》

一直以来,在香港的诸多城市名片里,港剧都是其中闪耀的一张。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许多内地观众对香港生活、都市职场的直观了解,正是始于港剧及其经典角色;那么香港回归祖国25年来,港剧如同一面透镜,它折射着香江永奔流的时代,记录下社会变迁中的精神气和烟火气,更见证了香港的影视创作生态从“北上”到“融入”内地市场、不断孵化新港剧新经典的迭代演进。

流变的“港味”,不变的中华文化基因

一年40亿小时,观众在港剧场看什么?“煲剧”,这个追剧动词或可提炼观众看港剧品“港味”的心态。

在寰亚电视制作有限公司行政总裁、上影寰亚执行董事陈德修的理解中,“港味”在乎班底、演员等客观创作要素,也是主观上“接了香港的地气”。香港邵氏兄弟国际影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及总经理乐易玲认为,“港味”本身流动不居,“每个年代的‘港味’都会有点变化”。对白、节奏、美学风格是“港味”的一部分,《叶问》等功夫片里的忠孝仁义、家国情怀同样承载着浓郁“港味”。

而据香港TVB NEW WINGS LTD(定制剧/同步剧/合拍剧)总监钟澍佳的观察,“无论小市民还是大家族、家庭剧还是商战片,任何题材的港剧,最终会回归到人性人情,它的价值输出是正能量的。观众会对那些瞬间感到特别温暖,港味就是一种生活味、人情味”。

基于如此“港味”内涵,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港剧场“煲剧节”官宣了30余部作品,有“情怀杀”,也有新经典。新片片单包括《白色强人2》《法证先锋5》《破 毒强 人》《廉政狙击》等;经典片单里,《使徒行者》《飞虎之潜行极战》《潜行狙击》《法证先锋4》《仁心解码II》等王牌IP即将回归。

医疗剧《白色强人2》正在热播,网友一边感慨“拍职业剧,TVB是硬核的”,一边细数剧中在深圳取景的画面。做强自身鲜明特质的同时,“无痕”融入更多内地元素,该剧由此被视作合拍港剧的一个成功范本。监制罗永贤说:“近10年来,我们与内地同行合作频繁,和内地观众也在网上有很多互动。中国太大了,南方和北方、城市与农村,口味都会不同,但我觉得是‘和而不同’。香港与内地,是要融为一体的,所以我们做剧的取向,不仅仅要感动一座城市、一个地方的人,更是要感动一个国家的人。”

至于钟澍佳,他俨然是老资格“北漂”了。2005年起,他把家安在了北京。如今有时候回香港,“生活反而有点不习惯”。

新模式、新视野、新用户,港剧场升级进行时

钟澍佳说,港剧一度面临发展瓶颈,“因为随着网络的发达、电子产品的更新、视频网站还有自媒体的兴起,整个世界文化产业都发生了剧变”。当观众的观赏水平、欣赏要求越来越高,影视行业的活力续航,必须要进步、要创新。

乐易玲和陈德修持相似观点:港剧面对的环境早已远远超出电视台固定受众。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是一场“所有人与所有人”的竞争,无论哪里出品的剧集,都要站到与全球流媒体竞争的战场上。这样的格局下,港剧创作的吐故纳新是必然。以用户画像为例,很长一段时间,港剧的内地受众多在30岁以上,是在童年深受港剧影响的一批人。他们消费港剧时往往是消费情怀。因此,吸引年轻人是港剧保持迭代的关键,否则就永远只能看到固定的阵容,一直打情怀牌。

2018年起,优酷以港剧经典片库打底,加上平台和港剧片方的深度合作打出“新港剧”招牌,形成了长视频平台上独一无二的“港剧场”。优酷剧集中心总经理谢颖认为,“新港剧”就是新模式、新视野、新用户:新模式是指内地与香港班底的融合;新视野是指在经典港剧基础上加入国际化的故事内核;新用户是指打破港剧“师奶观剧”的局限,吸引更广泛年龄层的用户追剧。

2020年,悬疑爱情剧《叹息桥》在互联网上引发热议。凭借独特的叙事方式和考究的摄影风格,该剧在豆瓣上收获了8.7的高分。此后,《刑侦日记》《逆天奇案》《家族荣耀》等新港剧,在视频平台上均取得了较好的播出效果。这类新港剧内容与拍摄手法不拘一格,大胆实验、求新求变,呈现出与绝大多数观众印象里不同的港剧。

更重要的是,依托内地市场,港剧与内地文化、互联网市场交互融合发展,共同参与当下的中国叙事。(王彦)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