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一颗年轻躁动不安的心。
年轻多好,你可以在冬天穿着穿着小裙子,踩着高脚靴风里雨里,你可以朝九晚五画着烟熏妆过着自己的自由生活,你可以把自己一天的工作安排的满满的像陀螺一样到处乱转。你甚至可以借着出差的名义去到任何你想去的城市,这就是年轻,你有这一颗躁动不安的心,你总想着我要去更远的地方更高的高度去看一看。你不安于现状,不愿意安分守己的守着一份工作就这样一直下去,你总是不断地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激情和刺激。
曾经一部由赵宝刚导演的一部作品也风靡一时,叫《奋斗》,这部电视剧讲的是六个大学毕业的年轻人为了自己的理想和生活奋斗的事情。我不敢说这部电视有多励志,但是它所反应的是年轻人生活的正式写照,他们愤世嫉俗不甘于平凡,不甘于一辈子守着一份工作,为了自己内心的美好,去拼搏奋斗,因为他们的躁动和不安,促使他们的生活加快了节奏,一步步的推着他们往前走。
因为有太多想要追求的东西。
你睡着一米的床,你就想着睡两米的。你住着一百平米的房子,你就谋划着两百平米的房子怎么布置,你拿到结婚证的时候,你就惦记着房产证,你喝着粥的时候,你就想吃饭,你吃上饭的时候你就想着吃肉。你总是会想要过更好的日子,去追求更好的生活,因此你渴求的就越多,就迫使着你不得不加快自己的生活节奏。
还未曾到那个老之将至的年纪,你自然不愿意让自己的生活慢下来。你会为了这个月如何多赚点钱而谋划,你会为了看中的柜台上的化妆品而攒钱,你会为了在一个城市立足而拼命地存钱买房,我相信这些是大多数人生活慢不下来的原因,内心的追求太多,身上的担子也会更重,这样的我们怎么会放下,缓慢的前行呢。
《北京青年》里,有着为了理想而放弃安逸生活的人,他就是老大何东,放弃了自己公务员的工作,这在现在看来,这样的人就是二傻子嘛,这么好待遇的工作,还有一个贤惠的准备结婚的女朋友,他为了重走自己的青春,就把这一切都抛下了。那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公务员,每天千篇一律的生活,固定的上班时间规定的工作内容,相比较那些为了理想而奋斗的上班族来说,这样的生活比他们要慢很多,也安逸很多。
何东的放弃,是不愿意让自己一辈子都这样浑浑噩噩的过着那种慢节奏的生活,他去追求快节奏的生活,让自己在这中生活方式里找到自己的激情,慢不下来就是因为还年轻,要追求的太多。
因为自己生活在上海,所以如果你要让我慢下来生活的话,那么我只能被淘汰出局啦。
所以我觉得我慢不下来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自己害怕被out出局,自己不想被看不起,自己需要在这样的一座城市里面站稳脚跟,就必须要和大家保持一致的步伐,甚至是比别人走的更加的快。
我其实觉得这样的生活反而是好的,可以让你的神经一直处于比较紧绷的状态,我们公司在入职的第一天主管就和我们说,手机请保持24小时的开通的状态,因为有的时候可能需要随时的联络,我现在已经很少能够看到日落了,因为每次下班出公司的时候,天都是已经黑了,但是我觉得这样的生活让我觉得自己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感觉到自己每时每刻都是被需要的,可能是因为我是一个很缺乏安全感的人,一旦选择停下来就很难在进入那个快节奏的生活中。
所以每当过完年从老家回到魔都都会觉得自己好像是一头没有睡醒的猪,需要至少一个月的时候来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所以我觉得在一些比较安逸的三四线城市生活太久了之后真的会感觉到人生失去了乐趣,当然这一点是相当于我个人而言的,并不是说所有的人,因为我知道其实很多的人还是喜欢在小城市生活,喜欢这种慢节奏的,当然我不赞同也不反对,毕竟人各有志,所以我觉得自己是比较合适在大城市的快节奏下面过活的人.
归根结底是因为你的心没有慢下来。
我们在学生时代,都在忙着自己的学业,尤其是到了高中高三的的时候就能明显的感觉出来自己生活的忙碌,三点一线的生活,凡事都在抢时间,快速的背诵,快速的抄写,此时你的生活是一种规律的快节奏。上班时期,我们进入职场,为了能够在一个公司里生存下去并且得到晋升,我们都在为业绩忙碌,为了扩展自己的交际圈,扩展自己的人脉,我们不得不应酬着一场又一场饭局,似乎每天都在像个陀螺一样在转动着。连节假日似乎都没有空回家去看看日渐年迈的父母。站在高楼上,看着外面迅速通过的车辆,望着对面闪烁不停的明灯,每个事物都染上了忙碌的神色。当你想要慢下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根本无法控制自己,因为你的心并没有慢下来。
不知道你有没有观察过,退休的老人大都过着一种慢生活,并不是他们老了手脚不灵便那种慢,而是他们已经不再挣扎于职场也不再为房贷车贷乱七八糟的费用担忧。跟城里人相比,农村人过得也是一种慢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他们最初的画像,夏夜的街上,街里乡亲纷纷拿着芭蕉叶制作的蒲扇聊天乘凉,他们没有忙碌的工作,可他们的内心很是满足。因此他们是慢的。
之所以慢不下来内因在于你内心的不满足,外因在于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