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山与林夕的歌词比较各有哪些特点?

西瓜影视港片资讯人气:717时间:2024-11-02 17:38:12

个人感觉,江山代有才人出啊,如果说罗大佑、李宗盛能对得上今天的周杰伦和陈奕迅,那么林夕和方文山是不能和前辈的绝代双骄相媲美的……作为Jay粉,很悲伤地承认,问题没出在林夕身上。我觉得优秀词作者,只要自己意境够,和曲子、编曲搭配得好,就可以了,在艺术上过关,但是伟大词作者不止于此,他们能从一个时代里站出来,然后再在这个时代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命名时代的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比较简单,但是还是很有风险的,就是时政,或者是总结、思考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特点,这个典型就是《爱人同志》、《皇后大道东》,最碉堡的就是《五十块钱》,大家自己搜索歌词,我就不列了,代表人物,罗大佑。纵贯线也有,比如《亡命之徒》《握手》,都有着浓郁的罗大佑色彩。当然李宗盛也有这类词、林夕也有,比如李宗盛《我的未来我的家我的妻》《最近比较烦》林夕《月黑风高》都有这个本事,但是咱们主要看比例,他俩这种其实不多,而且也没罗大佑那么敢写,用“敢”不大精准,准确地说是他俩性格比较平和一点。第二种就是直指人心人情,李林都算这一种,咱们拿一个栗子来看……《寂寞难耐》:总是平白无故的/难过起来/然而大伙儿都在/笑话正是精彩/怎么好意思/一个人走开,这种莫名其妙的心绪和情状是可以推而广之的,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过切身体验,或者《爱情转移》:感情需要人接班/接近换来期望/期望带来失望的恶性循环/短暂的总是浪漫/漫长总会不满,类似的感情经历可能每个人也有,更不用提这种总结和表达的智慧了。

方文山的词更像是新概念作文或是现代诗歌,总是用一些贴切意象关联成画面,听众会不由得自行脑补,再加上音乐情绪的引导,这种感觉就像是煮好的汤粉,由你自行添加适合口味的配料,自己添的油加的醋都会好吃的。所以他的画面感很强,不需要太大的脑补能力都可以还原画面,像电影一样一样滴而林夕的词更像是古文,雅致而耐品。嗯,那是有味道的词。就好比你随手点了一碗面,不需要你添加太多什么东西,你就慢慢吃,感受厨师是加了什么什么牌子的酱油呢,还是他加酱油时的心情又是怎样呢,这都会让你慢慢体会,品味。2.用词上 方文山的词大部分用词华丽现代,真是能有多美要多美。读他的词简直就是看MV,画面不停的过渡或切换。 林夕则选择的词更古典准确,粤语的歌词尤为明显,有些字词现代都不怎么用了,但他用起来却更显韵味。感觉更是在看书,然后整个人被吸到书里面去了。3.叙述方面: 文山词比较直白,通俗易懂,甚至读一遍就能知道他写什么了,犹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杜甫的老妪能解 夕爷的词就不太一样,包含的意思也比较多,很多用词都有深意,多有引用化用伏笔等,总之一个词都能给你引发出有指向性的联想,然后你为了确认是否联想正确,就会更认真的在词里找答案。

少时不喜欢林夕和黄伟文的歌词,当时喜欢的是方文山,是有轻功飞檐走壁,是忍者角落吹暗箭,是爱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当时对港乐的印象,是永远在悲伤,永远被抛弃,永远深爱一人而不得。    后来被忽略过才懂:“人潮内愈文静愈变得不受理睬,自己要搅出意外”;在人生的路上和人群走散了,才懂“从何时开始忌讳空山无人,从何时开始怕遥望星尘。原来神仙鱼横渡大海会断魂,听不到世人爱听的福音。”     可笑,去年听到《任我行》的歌词,还听不懂在说什么,还觉得林夕写得越来越晦涩,没有点佛教知识的人都不该看了。现在却边听边默然,觉得一字一句都说的是自己;也正应了《苦瓜》里的那句:“真想不到当初我们也讨厌吃苦瓜,今天竟吃得出那睿智愈来愈记挂。”(这个是黄伟文写的)    文山不是不好,只是他讲的是少年幻想中的超级英雄。而林夕和黄伟文讲的是你我的人生。

方文山说:“弦外思念透窗花,而你确什么也不回答”,夕爷则说:“离开你六十年,但愿能认得出你的子女,临别亦听得到你讲再见”前者还在玩文字,后者已在肆虐心灵。更喜欢写进人心里去的语言

方文山的中国风歌词,得分两方面来说:传唱度和文学性。从传唱度来说,非常高级;从文学性来说,稍逊一筹。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123456@qq.com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湘ICP备2023000517号

港剧

港片

tvb大全

动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