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歌曲你听个几遍也基本能跟着哼哼了是吧?首先各调和弦你去摸清楚(前期适当降低难度,摸三和弦即可,后面可以适当增加和弦复杂程度以求提高与原曲相似度如6.7.9挂留等)。这些准备工作都好了后,如果你还会些和弦经典走向的话,将使得你摸歌进行会简单许多(因为大多流行歌曲常常使用相同和声进行),最后试着用和弦套进去哼唱(前提你得大致跟着所弹的和弦哼准旋律,别在不同调上)用耳朵分辨。弹唱基本完结。如果是指弹,那就得对指板上各调音阶,各种音程熟悉,当然还有技巧。然后就是听到陌生曲子,记住一两句旋律,在指板上准确找到是什么音,确定调性。(练习音阶的时候内心跟着唱音高,耳朵去听,这个很重要,慢慢的你就会越听越准)。
我一直以为拿起吉他就能弹出听到的旋律是天生的,不过仔细想想自己学第一样乐器口琴的时候完全做不到,所以可能是因为我学乐器之后音乐听得更多了,乐感变好了,但并没有做任何训练。我本身的乐感是非常差的。等到能听出单音之后,便可以通过乐理知识扒出和弦,当然也有一听就知道和弦走向的,熟能生巧。有人会说是天生的能力。不过视唱练耳这个东西即便是天生的也是长期的耳濡目染只不过也许是自己本身不知道罢了。努力是会有收获的。有个朋友音乐专业,开始五音不是很全,最后依然可以练好视唱,也许练耳困难些不过还是可以努力的。
我弹吉他有十年左右了吧,从一开始的木吉他弹唱,到指弹,再到大学时候的电吉他,我说说我的经验。很早之前只会吉他和弦之前就喜欢研究,每个和弦的走向与不同把位每个和弦的构成。所以这奠定了我很好地和弦基础。木吉他的成就是和弦,但电吉他的就比较多样化,首先是每个把位的五声音阶,其次就是多利威亚等等的不同风格的音阶,电吉他独奏多,所以谈的音符多,所以时间久了脑袋中形成了一个音域,只要是听到一个差不多的单音或者和弦我就可以在指板上找到。但有时也会要找各一两下。我现在比较喜欢谈电吉他,因为弹起来比较随性。如即兴演奏,跟着节奏来演奏出一段凭感觉出来的音乐。所以说这么多首先就是基础乐理,其后就是和弦进行与调式。在最后就是多挺多练。
貌似小时候听音能力就还可以,当然也练过一些。记得以前小学学电子琴的时候,每堂课最后就是听音,一般老师都是要给个基准先的,一般是C的la,然后就在C调上开始考其他音了,一段时间之后就是试听两个音的和弦,最多也就是三个音了。感觉把从do到si每个音都多听就能在脑内记录下来,关键是每个音直接的区别与旋律。平时若练乐器都会越来越熟练的,熟练掌握音之间的关系后,一般的曲子一两遍就可以掌握旋律了。个人觉得最关键的还是音和音之间的转换能熟练掌握,所以音律变来变去还能跟得上。直到现在,听到喜欢的曲子之后手痒摸摸琴能弹出个大致旋律来也是蛮开心啦,还能给别人提供个简谱来着。
如果只是单音solo就像卡洛斯山塔那那种风格,熟悉音阶就可以了。比较基础的像五声,大小调的自然音阶,进阶的一点儿像Dorian,Mixolydian,和声小调,爵士旋律小调等等,依据风格来确定。如果是蓝调,摇滚的话,蓝调音阶五声音阶再来点儿自然小调够玩儿了。如果是卡洛斯风格的拉丁摇滚,Dorian比较多一些。当然我说的主要是即兴solo。指弹的话比较复杂,因为涉及到和弦音与单音的结合,需要更为仔细的编排。
弄清楚c 或g 调音阶及和弦的走向,多听几次,用脚打打拍子,一般情况下,能凑合着忽悠
我现在在学吉他,只能听出三拍和二拍的节拍,调性及和弦完全听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