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734更新:2023-01-02 10:57:31
库布里克画了一个圈,科幻电影至今都没有跳出去。
《2001太空漫游》拍摄于1968年,而美国登月是在1969年。
看完《2001太空漫游》,阴谋论美国登月造假似乎也成立,因为这太像库布里克的手笔了。
不过,对于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太多人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看不懂。
所以看不懂《2001太空漫游》太正常了,不一定非要随大流硬捧,也不一定要上演皇帝的新衣。
这时候只需要搬出李安的那句话来形容《2001太空漫游》就好了,“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2001太空漫游》的开头和结尾都有一段长达3分钟左右的黑幕画面。
这并不是电影故障,而是导演库布里克的有意为之,因为这两段黑幕与影片都有一个完整的配乐。
既然黑幕不是平白无故的出现,那么它肯定有一定的寓意。
片中前后两段黑幕代表了一个意思,那就是一无所知,人类的开始对世界一无所知,所以开始探索,进而慢慢发展。
当人类对世界有了认知后,开始向外太空探索。
可是又碰到了一无所知,如那块黑岩石,而人类暂时对宇宙的认知是一无所知的,所以又回到了一无所知的状态。
两段黑幕的首尾呼应表明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个无尽循环,即无知-认知-无知-认知-无知。
而且影片最后,大卫驾驶飞船前往木星,穿过星门后,进入到一个奇特的时空,那里有人类无尽的生死轮回。
这就是对人类发展史的公式“无知-认知-无知”的最好印证。因为胎儿代表了无知,成年代表了认知,老年代表了另一种无知。
库布里克专门设置3分钟的黑幕是为了显示宇宙生成论。
《道德经》中说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指“道”创生万物的过程。
而在西方哲学文化中,关于宇宙万物生成与《道德经》的说法几乎一致。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一”是创造者, 由“一”产生了原始运动, “二”接着就产生了“三”,“三”就是宇宙。
由此可见,库布里克是用三分钟的黑幕表达人类对万物和宇宙的一无所知。
开始的“三”是对世间万物的一无所知,最后的“三”是对宇宙万物的一无所知。
只要人类对“三”的这种好奇不止,探索便不止,无知也会越来越多,同样认知也会越来越多,这种无知和认知的无限循环便生生不息。
《2001太空漫游》更像是一部人类简史,有人类的过去、现在、未来。
电影开篇一段史前人类扔骨头的蒙太奇,让过去的人类与现在的人类在两个不同的时空相融合,共谱一曲《命运交响曲》。
用命运的倔强与探索打开未知的大门,学到一些东西后,再打开另一扇未知的大门,如此往复,无穷尽也。
片中无所不在的黑岩石代表了人类由好奇产生的文明。
人类每次发现黑岩石时都会有一个太阳升至石碑上空,露出一丝阳光的镜头,无疑在预示新的文明即将开始,驱散之前的无知。
原始文明时期,人类没有科幻,每进一步即是科幻。
史前人类茹毛饮血,一日重复一日,没有其他事物的引导,只有吼叫与果腹为伴。
当他们看到了奇怪的黑岩石,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并且根据黑岩石的形状,学会了使用工具,从此走入了文明,与动物性剥离。
他们给岁月以文明,让过去憧憬的科幻变成了现代文明。
可现代人类又遇到了与原始文明同样的问题,他们在月球上看到了莫名的黑岩石,进而探索宇宙的奥秘。
只是在探索的过程中遇到了原始文明不曾碰到的问题,那就是人工智能与人类怎样和谐共处 ?
由过去看现在,现代文明的发展已经可以再造一个伪人类,他们代替人类做一些事情。
可是当它们有了人类的意识,人类该如何使用科技?To be or not to be,这是人工智能的终极命题。
库布里克给出的答案是灭掉人工智能,像原始社会的史前人类一样,以自身再造新的文明,由此迎来星际文明。
星际文明是未来的科幻。
这次代表人类看到新的文明的是木星登陆计划中仅存的宇航员大卫。
他走进一个奇特的时空里,看到了突兀的黑岩石,产生了无尽轮回,从成年到老年、迟暮再到星孩,宇宙的终极摆在眼前。
这种文明对现在的人类来说还过于遥远,所以大卫看到后的表情是震惊、木讷和迷茫,因为人类发现了一个无知,产生了新的一无所知。
如果像原始文明进化到现代文明那样,借由黑岩石学会使用工具。
那么人类就会产生新的纪元,实现本质的变化,星际文明也许就不是无知,而是认知。
正是因为这次是无知,所以片中黑岩石第三次出现的时候,并没有如前两次一样,有太阳升至石碑上空,露出一丝阳光的镜头。
这种寓意表明人类可能会因此走进一个新的文明,也有可能就此坠入无边黑暗,成功与否,全看人类自身。
就像片尾出现的那个星孩一样,他能长成什么样子,得看从小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若是良善则良善,若是奸恶则奸恶。
由星孩扩大至人类与文明,是给岁月以文明,还是给文明以岁月?
因为人类的每一次进化都建立在杀戮之上,如原始文明时期,史前人类杀掉了另一批人才有了文明。
现代文明时期,人工智能杀掉了人类,大卫关掉了人工智能才看到了星际文明,可这种杀戮于历史而言是否正确。
Copyright © 201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