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被我妈密集组织过。先是过年,让我陪她出国玩。然后才知道是跟一个阿姨和她闺女一起去。其实现在想想姑娘真是挺好的,肤白貌美大长腿书香门第。但是我当时因为种种问题很反感这事。后来那几天玩得不太愉快,我都是一大早自己跑出去,以至于后来我妈的闺蜜圈都传我这人很孤僻。之后我妈介绍了她朋友的朋友的姑娘,某刚出道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一起吃了一个饭,人家觉得我还太小,我觉得人家太大,确实比我大。不知道我妈咋想的,就再没联系过。之后是京城某艺术院校的老师,刚刚硕士留校,在读博士,人美,有艺术特长。但总感觉自己在学霸圈混久了,可能跟人家的画风不太一致,或者说很不一致。我觉得如果是自己认识的可能真会跟人家交往,但是又觉得相亲这事还是别抱着试试的心态吧,分了家长都会尴尬,于是联系联系就作罢了。说到底还是没感觉。感觉真的来了,就没那么多理性的思考了。可惜的是,这个世界能让人来电的人太少了。幸运的是,我还是遇到了。
资深相亲选手告诉大家:相亲的两个人都感觉自己像五百强大企业人事主管在面试,实际上两个人都是可怜的求职者。对于相亲一定要调整好心态,你是去“求职应聘”而不是去“招人”,即使是去“招人”,态度也要好一点,否则也招不到优秀人才。不管是什么“烂公司”,只要你打算去面试,就都要认真对待,显得你比较职业,要不然你就挑一挑,不要什么“烂公司”面试你都去。相亲认识的人你觉得不靠谱,其实你自己从什么乱七八糟社交渠道认识的人更不靠谱。你这个阶层的朋友给你介绍的还是你这个阶层的,当然有时候会有点差异,但是还是最接近的。
记得那天我特别平静,没有心理活动,没有想法,也没有思想包袱,像正常一样的走亲访友,见见面。我们在约定好的媒人家等待闲聊,好一会儿,女孩姗姗来迟,面带微笑,落落大方,推门而入。后来我们就被安排在一起聊天,我是个特别不会聊天的人,问了好多问题,在哪上学、对城市的感觉、工作如何、喜欢什么书、平时有些啥爱好、星座之类的,至今记得她是个修养非常好的女孩,五官端正,不时微笑,讲话清晰直接,渐渐的我感觉到她是我喜欢的女孩的样子。差不到到时间后就互留了微信,分别。
过年回家的时候相亲了,在很多亲戚的陪同下见了一面,吃了一次饭。饭后聊天,然后微信聊了两次。见面聊天时候感觉到了很明显的目的性,他会问我对于结婚的看法,问我这几年会不会考虑回家发展,十足十是相亲的谈话。算起来,相处的时间很短,对他并无明显好感,并且他的某些特质与我的理想型背道而驰,考虑到他家人对于他的未来生活有急切的期待,我担心听从家人的建议相处试试之后还是没有感觉,会耽误他的时间,于是第二天便认真道歉,表明了观点,祝他另寻真爱。
自信了25年的外表开始遭受质疑。相亲就是把自己洗干净,打扮好,把自己放在案板上卖,看谁出个好价钱,只要你心理能够承受,你就可以忍住,看着自己的价码一点点的掉下去,最后大家你情我愿,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个子高的嫌你太矮,影响下一代,家里是高干子弟的嫌你父母学历太低,文化氛围不好,有钱的嫌你没钱,没钱的嫌你钱不够多。反正林子大了,鸟都一样,一样的肤浅。我承认我很想结婚,但我决定不再作践自己。
彼此物化彼此面试的一个体验。从一开始大家心里就默默的彼此打分,并根据事情的发展不断加减分。结束的时候,衡量一下值不值得见第二面。非常磨练人的性子,因为极有可能会遇到很多条件看着还成,人也不坏,但是情商负值的人。有的人能恶心得你好一阵子缓不过来,变弯的念头都有。同时也是个成长的机会,在相亲的过程中学会包容和求同存异。发好人卡的技术也会提升。以及有很多故事可以讲给大伙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