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退出娱乐圈「人各有志像江华一样消失的7位港星有人在另一个圈子身家破亿」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97更新:2023-02-01 12:41:41

香港电影圈,如今影星“青黄不接”。

有人说“大厨”谢霆锋是香港大牌明星的最后一代,像黄宗泽、吴卓羲、林峯、陈伟霆这些人,年纪都不小了,却始终难堪大任。

仍然站在一线的刘德华,今年刚满60岁、劳模古天乐51岁、刘青云57岁、张家辉54岁、甄子丹58岁。

他们依然扛着香港电影这面大旗,但那个辉煌的时代,却离我们越来越远。

遥想当年香港电影圈人才辈出,由于竞争十分激烈,许多明星来来去去,还未留下印记就已经消失。

也有一些人红极一时,却在人气正旺时突然隐退,给喜欢他们的粉丝们留下无尽遗憾。

皮哥今天就来盘点一下,香港电影圈中突然消失的7位明星。

看看这7位当年叱咤香港影坛的大腕们,如今境况如何?

1、李元霸

吴思远曾经向罗维借将,找成龙拍《蛇形刁手》和《醉拳》,用这两部电影把成龙捧红,但成龙离开罗维后,却加盟嘉禾,并成立了自己的子公司。

吴思远一直很想以成龙为模板再捧一位新人起来,几经波折,他在美国找到了肌肉加强版的成龙——李元霸。

1982年李元霸的银幕首秀,是思远影业的《龙之忍者》,由吴思远、元奎操刀剧本,元奎执导,真田广之、千叶真一为李元霸配戏。

电影在香港收获759万港元票房,日本、台湾等亚洲地区大卖,李元霸因此一举成名,人称“新一代成龙”。

其后他又参演了《老虎出更》两部曲、《新最佳拍档》、《太阳之子》、《东方老虎》、《轰天龙》和《张保仔》等片,其打星地位更加巩固。

然而在1995年参演了《狂情杀手》之后,李元霸却突然从香港电影圈消失,回到美国与母亲为伴。

根据后来对李元霸的采访得知,当时他的母亲身患硬皮肤症,全天候需要照顾,他于是放下事业,回家照顾母亲。

但据媒体曝料,李元霸的消失,却有另一种说法:李元霸是被吴思远弃用,不得不离开香港电影圈。

传说当年台湾竹联帮某高层邀请李元霸去拍戏,因为他有合约在身,在酒醉时夸下海口,只要能搞掂吴思远,他就答应。

这些话导致吴思远遇袭,吴思远查清此事后非常生气,与袁和平商量后,决定弃用李元霸。

在美国这么多年,李元霸主演过一部叫《Carjack(1996)》的电影,客串过1998年的《致命武器4》和2005年的《微笑》。

近年他参演了麦浚龙的《风林火山》,但这部电影还不知道等到猴年马月能够上映。

2、杜少津

1988年出道的杜少津原名杜兆津,其形象帅气,身手不凡,人称“小李连杰”。

在90年代,杜少津以打星身份参演过不少搞笑片,比如郑裕玲的《契妈不易做》、张坚庭的《老表,你好嘢!》,都给观众留下很深的印象。

1993年,徐克的《黄飞鸿》系列大热之时,龙祥影业亦决定跟风,投入血本力捧杜少津主演,打造以广东十虎之一铁桥三梁坤为主角的“晚清风云”三部曲。

由郑兆强执导的《白莲邪神》有叶全真、袁洁莹两位美女相伴,于海、计春华加盟,但票房只有64万港元。

不久又推出两部续集《武状元铁桥三》和《壮士断臂》,分别收获43万和17万港元票房,全都以失败告终。

杜少津也是心灰意冷,1994年在大制作《西楚霸王》中饰演韩信,这成了他银幕上的最后一个角色,此片之后他就隐退了。

3、江华

1986年,江华因参加ATV的电视艺员训练班入行,后签约ATV,主演剧集《少林英雄》,饰演杨无名一角。

1989年,他主演了“9港电台电视部”的《但愿人长久》,因出色的塑造了消防员江家和的形象,而意外获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演员奖。

同年,在《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中饰演男主角沈家豪,很快成为ATV的一线红星。

1996年,江华签约TVB,翻开了演艺人生新的一页,在电视剧《西游记》中饰演的唐僧,区别于内地汪粤、徐少华、迟重瑞三位唐僧的形象,令观众眼前一亮。

《碧血剑》中的金蛇郎君夏雪宜、《寻秦记》中的连晋和嫪毐、《九五至尊》中的雍正、《红拂女》中的独孤城,这些都是江华塑造过的经典角色。

多年的演员生涯,令江华身心俱疲,2006年因受腰伤旧疾而患上了抑郁症,只能退出演艺圈。

2010年江华曾经短暂复出,参演《证义搜查线》,但抑郁症令他无法演戏,只好转行卖起了保险。

这些年他也开通了个人社交账号,且非常活跃,也会出席一些活动,但他唯一不敢做的就是拍戏,已经无法再回到影视圈中来了。

4、蔡晓仪

蔡晓仪1991年在ATV艺员培训班毕业,由于颜值很高,她很快得到了ATV的重用,《天蚕变之再与天比高》、《洪熙官》、《九王夺位》和《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等剧集中,她都是占了绝对戏份的女主角。

1996年底,蔡晓仪在合约期满之后离开ATV,到内地广东拍戏,参演了很多小投资电影,很多都没有在电影院上映,而是直接出录像带。

半年后,蔡晓仪应邀重返ATV,并很快成为台中首位包薪艺员,但后来2年包薪合约只履行了1年就遭ATV解约了。

对于蔡晓仪被炒的原因,传言是她返内地拍摄《新江山美人》时没有向ATV请假,正值ATV换新老板,新任高层早就看蔡晓仪这些高薪艺员不顺眼,便以此为借口把她炒了。

坊间又有传闻,说蔡晓仪在拍摄《流氓律师》期间情绪不稳定,拍夜戏时经常记不住台词,又会无端在片场傻笑,种种迹象都令人害怕,最终ATV决定与她解约。

此后蔡晓仪很快就淡出演艺圈,再也不见她的消息了。

5、何宝生

香港富二代何宝生曾在加拿大念室内设计,回港后于1990年加入TVB电视艺员训练班。

后来他担任过《劲歌金曲》、《娱乐新闻眼》、《周末任你点》等节目的主持人,也参演电视剧,最为内地观众熟悉的是在《笑傲江湖》中饰演的林平之。

除了参演电视剧,何宝生在歌唱方面也有建树,曾与宝艺星唱片公司签约,推出过像《仲夏情怀》这样的专辑。

电影方面至今只参演过4部电影,观众比较熟悉的是李连杰的《杀手之王》,他在片中饰演David一角。

在演艺圈之外,何宝生也有涉足商业,其投资的美容院和电脑公司生意都很好。

但何宝生一心向佛,还在影视圈时就已经做了俗家弟子,2004年参演电视剧《女人多自在2》后就彻底放弃亿万身家彻底隐退,后来在大屿山宝林禅寺出家,现在叫做道生法师。

6、黄元申

与何宝生一样在当红时选择出家的还有一位内地观众非常熟悉的明星,就是曾经在《大侠霍元甲》中饰演霍元甲的黄元申。

据说黄元申是叶问的亲传弟子,虽比李小龙要小18岁,却是李小龙的同门师弟。

黄元申在1971年23岁时考入邵氏无线电影电视艺员训练班,初出道时,他在电影圈也发展得风生水起,曾参演过《饿虎狂龙》、《猛虎下山》、《大小通吃》、《天螺大破五行阵》、《大鳄》等片,是那个年代功夫明星中的一员。

1985年随着邵氏停产,黄元申转投TVB,曾在《陆小凤之金鹏之谜》中饰演西门吹雪、在《书剑恩仇录》中饰演石双英、在《近代豪侠传》中饰演马永贞。

但内地观众最熟悉的,还是他转投丽的电视台后,主演的《少年黄飞鸿》和《大侠霍元甲》。

黄元申曾苦恋赵雅芝,但因两人当时都有家室,他写给赵雅芝的情书经八卦杂志曝光后,闹得满城风雨。

黄元申遭受打击之后,终于看破红尘,于1989年推掉了近10部电影、电视合约,到大屿山宝林寺出家,法号衍申。

如今黄元申已经还俗,和儿子黄吉梁在内地生活,但他非常低调,即使朋友之间的聚会也会婉言拒绝,从来不会出现在公众场面。

7、季天笙

来自美国的季天笙是杜琪峰旗下艺人,1994年出道,主演林岭东导演的《火烧红莲寺》。

虽然电影票房惨败,他却星途坦荡,其后参演《醉拳3》、《少林十八小铜人》、《小醉拳》、《古惑奇兵之兵行险着》等片,是李连杰之后势头最猛的打星。

但正在当红之时,季天笙却突然遭杜琪峰弃用,季天笙弃用的原因,与“小龙女”李若彤有直接关系。

两人同是杜琪峰旗下艺人,在出演《火烧红莲寺》时,季天笙被李若彤的美貌吸引,逐对她展开攻势。

李若彤对季天笙的追求也没有拒绝,两人的恋情很快被媒体曝光,杜琪峰一开始也没有意见。

但八卦杂志很快就挖出猛料,原来季天笙是已婚的,在美国还有个儿子,随即他就被贴上渣男的标签。

这事也令杜琪峰很生气,决定忍痛将他弃用。

1996年之后,季天笙就在香港电影圈彻底消失了,他回到美国后也没有再拍片,而是去经商,离开影视圈的他,如今在商圈如鱼得水,身家也早已过亿。

而李若彤至今仍然是内地娱乐圈红星,她保养很很好,虽然55岁了却依然颜值爆表,最近与张丰毅一起健身的照片更登上了网络热搜。

上面这7位“突然消失”的明星,都是香港演艺圈的异类。

也许是那个圈子竞争太过激烈,才会有人经历挫折后选择出家。

而像季天笙、李元霸这样的明星,则是由于特殊的原因而不得不退出。

人各有志,其实人只要生活过得好,不一定要闯出多大的成就,像刘德华、古天乐、梁家辉这样的劳模固然值得肯定,像黄元申这样淡薄名利的人也难能可贵。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人各有志,像任泉一样隐退的明星,有人身家百亿,有人成艺术家

如果你是一个小有成就的明星,摆在眼前有两条路,一条寂寂无名下海创业,一条继续向 “大明星” 奋斗,你会选择哪一条?

在当下的 娱乐 圈生态中,只要成为明星,几乎等同于站上了“人生快车道”。

流量、金钱、地位甚至权力,要放弃这一切去下海创业,莫说对于普通人,对真正的明星来说,也是个风险极大的选择。

可我们认知里,其实有不少明星,在星途半路转行,他们虽然不在 娱乐 圈的染缸,可早在另一个赛道上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譬如下面11位, 他们虽在 娱乐 圈中“销声匿迹”,但他们的人生故事,却比电影精彩。

01、江华

江华原名陈木华,24岁时参加亚视艺员训练班,入行。

江华起点很高,入行4年,就凭借《但愿人长久》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人奖。

年轻时候的江华长相帅气,曾与张卫健合作的《西游记》,这部剧首播创下高达44点的收视纪录,他饰演的唐僧,被网友称为史上“最温柔”的唐僧。

2001年,江华演绎了自己演员生涯里最有辨识度的角色之一:嫪毐。

《寻秦记》中,江华的人气一度超越古天乐,他为了目的不择手段,成了无数观众的“童年阴影”。

之后,江华陆续出演过《九五至尊》《楚汉骄雄》里的现代版“雍正”和项羽。

2006年,风头正劲的江华在和舒淇合作完电视剧《红拂女》后,宣布息影。

关于江华息影的事,有不少网友不知内情。

有很多网友认为,江华转行保险经纪人的职业是“沦落”,皮哥并不认可。

因为彼时江华根本不是无戏可拍,经过十几年的积累,江华也有了很广的人脉和资源,作为香港大明星,没有理由“沦落至斯”。

在之后的一档采访节目中,江华透露了自己改行的原因,一方面,腰伤复发让江华无法承担大部分演员的工作。另一方面,江华本身患有抑郁症,2006年病情加重,大多时间在家休养。

同时,他与邓萃雯当年的绯闻也是他转行的其中一个原因。

转行后,江华生活拮据,甚至搬家到香港郊区村屋居住。

不过,江华对保险行业也并不是没有天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便上了道。

近几年更有媒体曝出,江华最多时候每个月的收入就有千万港币,虽然这个收入没有经过他本人证实,但从江华晒出的生活照来看,一家人日子过得很是丰裕。

可以说,在另一条赛道上,放弃当明星的江华,活得同样出彩。

02、黄元申

黄元申1948年出生在重庆,之后移居香港,他饰演的《霍元甲》,是许多人美好的童年记忆。

1989年,黄元申推掉了近十部电影电视剧合约,退出影视圈,遁入空门,法号衍申,

有人说黄元申出家与赵雅芝有关,也有人说黄元申是突然间顿悟,

具体原因我们不得而知,唯一知道的是黄元申在佛门达20年之久,完全不像是一时头脑发热。

2005年,黄元申还俗,他婉拒了许多影视剧的邀约,在美国开了一家饭馆,经营的不错。

2013年,黄元申全家移居内地,生意也从美国转向内地发展。

如今的黄元申已经73岁,想必对很多事情都看透了,演员也好,明星也好,僧人也好,商人也罢,一切的一切,都随时间而去了,

而他自己也非常享受这种普通的简单生活。

03、何家劲

何家劲早年留学英国,回国后签约亚视,

1990年,他凭借《中华英雄》里的华英雄一角崭露头角,

1993年,何家劲与金超群合作,主演《包青天》,扮演侠肝义胆,武艺高强的展昭。

这部剧播出后红透两岸三地,创下了许多无法打破的收视纪录,扮演展昭的何家劲更是一夜爆红,迎来了自己期待已久的事业巅峰。

不过可惜的是,因替好友金超群出头,何家劲先后与老东家华视和新东家TVB闹翻,来内地发展后,何家劲水土不服,再也没有重回事业巅峰,

2013年饰演完老一代大侠“燕子李三”后,他淡出影视圈。

“转行”,他创立了“劲家庄”甜品,成为了“甜品大王”,经营多年,如今身家过亿。

做好企业的同时,何家劲还经常在社交网站上分享一些正能量的动态,

在商人的赛道上,何家劲弯道超车,他证明了只要是个正派的人,无论干什么职业做什么工作,都能迎来属于自己的成就。

04、赵亮

1997年,一部《康熙微服私访记》红遍大江南北,除了主角张国立外,还有一位演员被大家熟知并喜爱。

他叫赵亮,剧中他是康熙的随从太监“三德子”。

三德子和法印是一对活宝,很受观众喜爱,他个人戏份很多,让人印象深刻。

赵亮出生于196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是个地地道道的重庆人。

其实“三德子”过后,赵亮演过不少影视作品,但二十多年来,人们记住的只有“三德子”,这严重限制了赵亮的发展。

之后,他转行做过导演,但因为行情缘故和自己能力问题,做一次赔一次,

2008年,赵亮淡出演艺圈,在老家四川开了家养兔场,但是遭遇地震,一切毁于一旦。

后来在妻子的支持下,赵亮又办起了养鸡场。

不想这次创业顺风顺水,赵亮的养鸡场越做越大,之后他继续扩大投资,包了一千多亩地,开展专业化和规模化的养鸡模式。

干养鸡以来,赵亮的收入已经过亿,而且带动了当地就业和经济,“三德子养鸡”甚至上了央视《致富经》。

不仅如此,养了鸡的三德子还刻苦钻研,创立了自己的养鸡标准。

既当得了明星,又能沉下身子放下姿态开办养鸡场干实业,赵亮这样的男人,才是真正的宝藏啊。

05、张泉灵

1996年张泉灵毕业于北京大学德语系,后考入了中央电台,一干就是18年。

作为央视主持人,张泉灵能力很强,不仅主持过《朝闻天下》,还主持过央视的许多综艺节目。

2013年2月9日,张泉灵还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与47位主持人共同表演了开场联唱《欢歌贺新春》。

不过,张泉灵没想在央视度过自己的一生。

2015年7月,正当张泉灵名气鼎盛的时候,她选择从央视离职。

宣布离职不久,傅盛官方微博就对外公开宣布,张泉灵以顾问形式加入旗下紫牛基金。

就这样,张泉灵一只脚踏进了创投界,摇身一变成一位风险投资人。

2019年1月,张泉灵又加入少年得到,成了少年得到董事长。

如今,改行后的张泉灵事业干得风生水起,在2020年《中国企业家》杂志社发布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的30位商界女性”榜单中,张泉灵榜上有名。

观众面前运筹帷幄的女主持,最终变成了商界女精英,对张泉灵来说,更多尝试不同的职业,或许才是自己的人生追求吧。

商海浮沉,只希望张泉灵能始终坚守本心。

06、张莉

说起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大熟悉,但说到87版《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应该无人不晓吧。

张莉从小家境优渥,父母都是政府干部,演《红楼梦》是机缘巧合,

1983年,她是陪好友去参加红楼海选的,结果自己被选中,角色还从最初的二丫头变成了后来的重头角色薛宝钗。

张莉生得水灵,扮演的薛宝钗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1987年到1989年间,趁着《红楼》热,她又连续接演了好几个不同的角色。

但之后,张莉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后前往加拿大求学,

1993年,多伦多一对夫妇想去美国养老,着急将房子出售,张莉便将这套原价27万加元的欧式房子以17万加元买下,一周后又以原价卖给另一买家,从中赚到10万加元。

这让张莉看到了房地产的商机。

于是她从房地产经纪人做起,凭借自己的努力与天分,事业越做越大,

如今张莉是名副其实地产大亨,有自己的地产公司,身家过亿。

不过,张莉的感情之路并不顺畅,如今55岁还未结婚。

希望这位最美宝钗,也能在人生路上早日找到自己的幸福。

07、张敏

作为90年代最美的港星之一,张敏被大多数观众熟知。她在《倚天屠龙记》中的回眸,是香港女星“四大名场面”之一。

张敏于1968年出生于上海,后被向太发掘进入 娱乐 圈,与香港多位大佬都有过合作。

1996年以后,张敏开始淡出 娱乐 圈,在上海投资美容店、时装店、卡拉OK等产业。

只不过,在银幕上倾国倾城的张敏,生意场上总是失意。

由于经营不善,1999年,张敏在上海的店几乎全部关闭,并被骗子骗走千万港元。

2002年,张敏挂牌出售手中的物业,但只卖出一间,可以说十分惨淡了。

2003年,张敏和内地知名经纪人刘永辉相恋,

2013年,两人在北京低调完婚,如在家过着恬静自由的生活。

08、杨惠珊

杨惠珊在内地或许并不出名,但她可是两届金马影后。

1985年—1986年,杨惠珊因《我这样过了一生》和《我的爱》两部影片,连续拿到金马影后的殊荣。

1987年,杨惠珊的演艺事业正值巅峰,她却做出了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决定:息影。

在巅峰状态离开银幕的杨惠珊,突然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她学着其他女星用赚来的钱炒楼,没想到真的赚到了钱。

虽然投资赚翻,身家成倍增长,但杨惠珊却感受到了无与伦比的虚无,因为没有通过任何努力钱就可以随便挣到,让她很害怕。

她想找一件踏实的事做,于是一头扎进了琉璃艺术的大门。

做手艺人并不容易,杨惠珊凭借一腔热血闯入,由于没有任何经验,她一次又一次失败。

从身家过亿到负债7500万,杨惠珊凭借琉璃艺术败光了所有家产。

可这时候,杨惠珊的艺术细胞仿佛渐渐苏醒了。

她无师自学从零开始,摸索出了一套新的制造琉璃工艺品技术,

1987年,杨惠珊在台湾创立了华人世界第一琉璃品牌——“琉璃工房”。

凭借出众的艺术作品,杨惠珊的琉璃艺术很快跻身国际舞台,她也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中国现代琉璃艺术的奠基者”。

从影后到人民认可的艺术家,杨惠珊走出了一条其他女星想都不敢想的路。

曾经失去的金钱、名声和荣誉,她又再次为自己赢了回来,只不过不是靠露脸,而是靠手艺。

这样的女影后,简直是比电影里还厉害的传奇。

09、邝美云

邝美云是香港小姐亚军,1982年选美成功后,邝美云担任了《香港早晨》的主持人,同时参演了影视作品《香江岁月》。

其实邝美云命苦,家境不好,妈妈罹患血癌,14岁时邝美云就出去闯荡为家里赚钱。

或许是从小的艰辛,让邝美云对商业和投资有了敏锐的嗅觉。在当主持,做歌手,做演员都寂寂无名时,邝美云选择了投资房地产。

那时候香港楼价很高,邝美云把唱歌积攒下来的钱用来买入地产资源,还常常跑到美国和加拿大,参加商业大佬的聚会,学习投资的知识和技巧。

最多的时候,邝美云在香港拥有的楼房达10多套,价值千万港元。

1996年,邝美云察觉到金融危机的风险,全部抛售了手中的楼盘。到了1997年,香港楼市价格在最低谷的时候,她又出手买入,一次操作就赚了好几倍。

之后,邝美云又将眼光投向了珠宝行业,她卖珠宝一个月便赚了一百八十多万。

2000年,她考取珠宝鉴证文凭,正式成为一位鉴宝专家,同时斥资五千万开设了个人珠宝店。

2002年,邝美云又斥资3000万在上海开设牙科诊所连锁店,因为在楼市、珠宝以及诊所方面的生意,邝美云以5亿身家成了香港女星中生意做得最好的人。

除了做生意,邝美云不忘回馈 社会 ,赚到钱后她一直在内地修建希望小学。

在香港女明星中,邝美云恐怕跳出演艺圈外最出名的那一位了吧。

10、徐枫

徐枫可能是女影星转行经商的范例里,身家最高的一个。

跟杨惠珊一样,徐枫也是两届金马影后,她比杨惠珊更加有名,1967年的《侠女》,让徐枫的名声一度红遍台湾传到大陆。

1976年—1979年,徐枫分别凭借电影《刺客》和《源》,斩获两届金马影后。

因为《侠女》,徐枫还有“中国武侠第一刀”的美誉。

1980年他与当时汤臣集团的董事长汤君年结婚,三万朵玫瑰也开创了香港女星奢华婚礼的先河。

1983年,徐枫诞下幼子,随后,她将重心从台前转到幕后。

徐枫和汤君年的相识很有传奇色彩,徐枫当时已经结婚,她前夫打着徐枫的旗号做生意赔光了本欠下巨额债务,自己却玩儿消失不见了。

追债的人追上门的时候,徐枫表示自己会演戏赚钱还清债务的。

当时汤君年就是债主之一,二人一来二去搭上了线,最后结成连理。

2004年汤君年去世后,徐枫接管了“汤臣集团”董事长及总经理之职位。

2007年,汤臣一品天价楼盘被调查,徐枫强硬表示自己的楼盘没问题,既不怕被查也不降价。

2010年,徐枫增持汤臣集团1592万股,开始全力执掌这个商业帝国,蜕变成中国最著名的女企业家之一。

同时,徐枫的身家也早已超过百亿,成为转行经商后身家最高的女明星之一。

11、任泉

1997年,22岁的任泉给24岁的李冰冰去了一个电话:“老同学,我要开饭店,你要不要入股?”

任泉我们应该都知道,《少年包青天》里的公孙策。

李冰冰想不通,因为彼时任泉确实有名,但他从未接触过“商业”的东西,李冰冰不看好,告诉他借给他四万块可以,但入股还是算了。

用李冰冰的这四万块,加上自己积攒以及东拼西凑的其他22万,任泉开了自己的第一家蜀地辣子鱼。

刚开始虽然亏了几个月,但凭借地理优势和口口相传的味道,蜀地辣子鱼瞬间火爆起来,当李冰冰想起自己那四万块的时候,已经抵得上多达900万的股份了。

为此,李冰冰后悔了好一阵子。

之后,任泉还短暂从事过演艺事业,但最终于2016年息影专注于创业,目前他拥有45家企业的实际控制权,在28家企业担任股东,他投资过许多部电视剧,几乎没有亏损。

任泉曾说过: “不要把演员变成炫耀的工具,那只是你的职业。”

看了这么多明星转行的例子,皮哥一方面感叹做什么事都需要天赋,一方面也惊讶于演员们能在另一条赛道上超过大多数的专业人士。

当然,他们掌握的资源和金钱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我们不得不赞叹他们对商业敏锐的嗅觉和感知能力。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有时候做事情或许换个思路,才会迎来另一番大好光景。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蜉蝣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那些有一个亿家产的人,在做什么工作?

看了几条回答,觉得他们可能都没接触过这个群体,有很大误解。

我有几个好友身价过亿,都很低调。都是白手起家的,也不能完全算,因为他们以前在外贸公司工作,公司倒闭了,自己就接着干。

所以还是在国企历练的。

但是那么大一个公司,就出息了几个人,所以还是靠个人。

我一早认识他们的时候,没想到他们那么阔。

自己吃饭都是小馆子。开的车都是奥迪。

有个最富的朋友他老婆才开着十万一辆的本田。

还有一个一双凉鞋穿了七八年,喜欢吃大白菜炖豆腐。

但是到了正事儿上一点也不小气,确实是一掷千金。

十年前,我们几个去青岛看房,一个朋友一下午刷了三千万,买了临街一层写字楼。

我才知道真是有钱。

有次另一个伙计去澳门,一晚上输了八万港币。

花钱的事儿就不说了,我说下他们创业的事儿。

一个朋友是做出口草柳编工艺品的。

这家伙从来不开空调,不是省电,是害怕太舒服,自己坐住了,不愿到车间里去。

所以说,人家有成就是很有自制力的。他的产品畅销欧洲,都是自己设计。

甚至请了一个欧洲设计师,做出的产品也不如他设计的好卖。

很多人看见人家富有就不服气,我认为没有必要。

人的能力和头脑是天生的。区别很大,要认清楚自己。

心比天高,本事没有,你不痛苦谁痛苦?

我有两个最好的朋友,一个初中就放假卖冰棍儿,还在大街上卖他爸写的春联。

另一个八岁就会赚钱,看见人家打酒,容易潵出来,他做了很多酒瓶塞,两分钱一个。

这两位后来都身价几亿。

你那么小的时候在干什么?

他们创业的时候都无比艰辛,有人在异国他乡铲水泥,因为包装袋撒了,请人又很贵,所以自己清理。

还有的把房子卖掉,一家人租房子住。

中间都经历过很多一般人没法承受的艰险,心理承受能力之强,不是一般人能想象。

我记得自己干的不错的时候,有二三十个员工要养,每天处理很多事,我算是心大的,还是厌倦了这种生活。

一般人是做不了生意的,赔钱的滋味很难受,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还是选择打工好。

但是我自己做过老板,也和他们交流过,知道老板给你一万块,你至少要给他赚十万。

所以我绝不会打工。

低薪,是浪费我时间。

高薪,我不受那个剥削。

说了这么多,您大概应该知道亿万富翁的生活了。

确实很美,人家去趟国外,就像我们去趟省城。

人家的世界很丰富多彩,不像普通人,每天千篇一律的生活。

我曾想,如果我一年收入三十万,就可以财务自由了。出国也花不了几个钱。大不了省着点。

因为我们家的人还是很简朴的。

后来投资失利,我彻底发现自己最擅长的不是做生意。

走错路了。

所以转头开始文学创作。

自己也收敛身心,沉下来,发现在家里挺美好的,那些年经常满世界乱跑,也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我想出去,但是要和老公一起,那才有意思。

收敛身心,发现财运也慢慢来了。

可见不是只有做生意才能发财。

钱财这东西,不能强求的。

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几乎不再做工作了。

先说说他的发家史,苏老板是个高材生,上世纪80年代,在日本东京大学留学,学成以后在体制内呆了两年,然后下海做生意,由于在沿海地区最开始做的是走私彩电的生意,赚了钱以后开了一家工厂,做的是水龙头等卫浴产品,苏老板眼光非常独到,后来赚了钱在郊区拿了一块地,盖了一栋20多层的楼,过了几年郊区变成市区,楼价大涨,租金上涨。后来工厂的竞争力下降,他就把工厂关了,只靠收房租过日子,我上次去找他的时候,看见他楼下停车场放了两辆车,一辆老款奔驰600,一辆老款宝马,上到办公室,看见他正在打室内高尔夫,他说没事儿就开个游艇到公海去钓鱼,真的很让人羡慕。

还有我见过一个某上市公司的董事长,50多岁了,还在兢兢业业的做企业,口碑非常好,也非常让人敬佩,而且他的身家是以十亿以上来计算的。

只能说人各有志,各有各的活法,有的人见好就收,有的人永远在拼搏。

你以为他们会做什么工作?

基本不做工作!

要么就是叛逆期自己创业,不想接手家族企业;

要么就是拿着钱在外面浪,不工作,不创业,只活当下;

要么就是老老实实接手家里的生意,一点一点的学习;

不过我身边有几个身价上亿的人,基本都是从事了父母做的行业,继续传承下去,365天几乎没有休息,一直在为自己的事业奋斗。

可以说,现在许多富二代的学历,阅历,以及人脉,让他们更早地知道自己实力的重要性。

所以你会发现,电视剧里那些玩阔子弟其实非常少,大部分的富人都是忙着充实自己,赚更多的钱,扩张更多的人脉,做更有意义的投资和创业。

真的是应征了那句话:“不怕别人比你有钱,就怕比你有钱的人比你还努力啊!”

那么,怎么样才能挣一个亿??

要么你有足够的资源,就像某个领域的大佬,拥有极强的人脉;

要么踏准风口,能够一战成名,就像李佳琪一样,有几千万的粉丝;

如果你什么都没有,还是考虑从先赚100万做起吧!

给自己定个合理的目标最合适,别异想天开。

就算现在告诉你有一个赚一亿的项目和方法,你的实力、人脉、经验、阅历也不够!!

关注张大仙,投资不迷路,感谢你的点赞和支持。

我是主力控盘分析师承南京某游资和广州某私募基金经理。微信好友里有5位朋友身家过亿,其中见过面3位。有一位是2018年在一个线下股票交流会上认识的企业老总,其余的都是游资兼投资人。越有钱的人挣钱的方式真的是多种多样,相信看过《西红柿首富》这部电影就能够理解钱有时候真的可以生钱。

这位做实体经济的老总从事多行业发展,涉及房地产、影视传媒、区块链挖矿等业务,自己是企业高管,所以非常繁忙。

另外几位身价过亿的,全部都是游资,当然很多游资也是靠小资金,翻了几倍积累了第1桶金,然后帮亲戚朋友炒股赚起来的,有点类似于当时温州人众筹炒房的模式。(当然,严格来说有点违规)当然赚的最多的是在牛市当中翻了好多倍,实现财务自由。

这几位游资早期的时候非常辛苦,基本每天花在股票上面的时间都十五六个小时以上,所以生活过得非常劳碌。在他们身价过了几千万之后,他们就有了自己的助理和操盘手。相对来说不像之前那么辛苦,但是每天花在股票上的时间,依旧在8小时以上。很多游资资产大了之后就转型做价值投资,放弃了之前打板。开始做中长线投资,这样生活也不像之前那么忙碌,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享受生活,陪伴家人。

也有一位游资转型做了私募基金经理,发行自己的私募产品。他们也涉及一些新兴行业的投资,以祈求将来能够上市。

至少我遇到的几个资产过亿的,之前过得非常忙碌。现在依旧忙碌但没有之前那么忙碌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们的钱财大多数都赶上了一个时机要么是一个房地产发展的黄金15年、要么是2波牛市,实现了原始资金的积累。这和炒股一样也是需要借势的,借大盘的势,借板块的势、借妖股的势。

绝大部分都是做实业,金融行业表面上看着光鲜,其实都是管别人的钱,真正身家过亿的人绝大部分都是实业家和 科技 从业人员,金融业之所以让人关注,核心是因为金融业与钱直接打交道而已。

有上亿资产的人不少,他们有他们的圈子,本人曾经为一位老板做过助理,简单描述下他的情况。

一、老板的基本情况: 白手起家,没有背景,17岁开始就一直在做生意,之前做过很多行业,大多以批发零售为主,在30岁左右开始涉足房地产开发,目前年龄45岁。个人资产规模在3个亿以上。

二、基本的作息 :通常在6点前起床,全年365天,没见过睡懒觉的情况;起床后,早餐在家里吃,早晨如果有紧急的事情,会去处理一下,没有的话,就会直接去办公室,通常到了办公室,就不断的有人来,有些是客户,有些是员工,反正是闲不着,这位老板也不习惯一个人呆着,处理完这些事就会外出,到各个项目上检查工作,或者协调各种单位间的关系,整个下午基本上都是在外面。晚上的时间,有时候是应酬,没有应酬的时候,基本上就是约人打牌、打麻将,老板对这个兴趣情有独钟,有时候打到凌晨以后,尽管如此,依然不耽误第二天的早起和工作。

三、个人小结: 根据本人观察,这一类白手起家的老板有些共性。

首先,果断不犹豫,行动力强。 这类老板每天都会接触大量的人和大量的信息,哪些信息有效,哪些信息无效,哪些人能行,哪些人不行,这些都需要他们当机立断,觉得能行,立即就去做,不会犹豫很久的;

其次,成功人士并不是不犯错。 就以这个老板为例,曾经也是犯过很多错误,放贷被人骗,合伙做生意亏损,项目运营不成功等等,大家犯的错,他也都犯过,但是不一样的地方是,他这些错误导致的亏损,都没有动摇他的根基,一些重点的项目,很谨慎,运营的很成功,是大赚的。所以,在发家致富的路上,人可以犯错,但重点的项目必须成功,这是成功的根基。

最后,成功大多靠的是积累。 白手起家并且生意能够越来越好,靠的是个人的坚持与积累,那些突然暴富的人更容易昙花一现,很快落幕。而财富经营时间长的企业主,往往都是几十年的财富积累才到当前的状态。

每个亿万富翁的特点可能不尽相同,生活轨迹也可能相差甚远,但身上的那份魄力与拼劲却大体相同。

别的不清楚,接触到两个人身家在一个亿以上的。

一个是原来做生意,后来做股票的,九几年入的市,现在主要是做价值投资。每年股票分红有几百万。

一个是我的大老板,做房地产的,也做股票。

两个人有个共同特点,都很朴素,有一个甚至到现在都没买房子,一直租房子住。另一个,名下没房子,只给子女每个人买了一套。

做房地产老板每天很忙,还在努力创造财富,做股票就是整天遛弯了。很低调吧。

我的老板九零后,身家四个亿,老爹的企业交给他干破产了,刚破产碰上征地拆迁,厂房有一万三千个平方,拆迁一平方赔偿三千多,命好

他做什么我不知道哇,我只知道管理好自己生活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与我无关吗?

一般上亿身价的主要是企业主,企业股东,酒类经销商,私人教育者,各领域专家教授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