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编剧行业的生态观?

西瓜影视港片资讯人气:320时间:2024-11-02 19:19:41

       稍微对这个行业有所了解的人就会知道,这种“只卖脸,不求剧本质量”、“只要轰动效应,跟着受众口味跑”的模式是一种高效率产出低质量影视剧的最好办法,同时也是最赚钱的方法。就像之前某公众号推送的内容写到,现在更多的明星只能叫做艺人而不能被叫做演员,他们学会用自黑、用马不停蹄地赶通告、用制造热点来造势,让自己有更高的关注度。而不愿意把时间用在提高自己的演技、磨练自己的内心上。艺人与演员的差别恰恰微妙地映射出专业编剧与吧主、小说作者的差别。这样一来,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接受应有的专业度提升而成为一个编剧,而是一味追随大众口味成为一个好像能赚得更多的写手。

  如果一个在影视行业拥有主导地位的人士发表出这样的言论,在引起舆论反思的同时,必将使编剧行业的生态困境进一步加剧。在国内这种过度迷信权威的价值取向之下,会有多少人对编剧行业的前景转变为悲观态度。

  这种时候,编剧或者潜在编剧应该持一种怎么样的态度呢。  首先应该明确编剧在影视制作中的核心地位。坚持基本的信心。明确作为一名编剧的不可替代性。

  其次,坚持锻炼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写作能力。明确一点:单纯追随爆点和大众取向来创作可能会取得一时的收益,但是没有灵魂、没有导向性的创作是无法持久延续其生命力的。

  在追求写作质量的同时也要注重自身的写作效率,可以有选择的运用一些编剧写作软件比如土罗罗来简化写作流程。流程的简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激发创造力的爆发。

       徐远翔阐释了自己的观点:“以前没有互联网之前是什么呢,因为编剧都很聪明,都很渊博,现在是你知道他也知道,但是有些东西他知道你不知道。由于信息的传播方式,如果信息有效到达,人越多就越成为一个超级IP。因为最终是靠某种精神层面的东西去植入到人们的内心里,这个东西我们要尊重。”

  他称:“我们现在的方式完全是颠覆性的,我们不会再请专业编剧,包括跟很多国际大导演谈都是这样。我们会请IP的贴吧吧主和无数的同人小说作者,最优秀的挑十个组成一个小组,然后再挑几个人写故事。我不要你写剧本,就是写故事,也跟杀人游戏一样不断淘汰。最后那个人写得最好,我们给重金奖励,然后给他保留编剧甚至是故事原创的片头署名。然后我们再在这些大导演的带动下找专业编剧一起创作,我们觉得这个是符合超级IP的研发过程。现在很多人都在讲IP,但不是所有人都具备IP的开发能力。”徐远翔这一番看似十分偏激的言论,却恰恰命中了当前国内影视行业发展中存在的软肋。

       现如今,编剧行业的生态观在很大程度上是比较扭曲的。

  前段时间,阿里影业副总裁徐远翔在某论坛上关于“屌丝购票心理学”的发言就引起了广泛争议。

  徐远翔的“屌丝购票心理学”观点阐述如下:“这两年我自己研究了一个名词很有意思,这个名词叫‘屌丝购票心理学’。中国电影市场接近500亿的市场,平均观众年龄21.3岁,大概85%到86%的群体来自于19到29岁,也就是说台上在座各位都是被电影票房抛弃的。可以说你们加起来,加上外延那么多人也就是10%多一点的票房,这个现实决定了什么呢?我认为有三件事,首先有一个IP。第二是强大的明星阵容,韩国、台湾、意大利这些地方,导演身价比明星低多了。这个故事虽然很烂,但是有很多明星阵容,我至少看张脸也可以。第三条,你这个电影有没有概念,有没有可逆袭的可能性。如果这三个条件一条都不具备,你肯定是颗粒不收。这个就是屌丝购票心理学。”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123456@qq.com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湘ICP备2023000517号

港剧

港片

tvb大全

动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