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秦腔演出信息「演出预告秦腔展演名家荟萃2022年兰州市惠民演出秦腔展演周」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35更新:2023-02-19 17:14:51

2022年兰州市惠民演出秦腔展演周

时 间

2022年12月27日-31日

每晚20:00

地 点

金城大剧院

秦腔,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剧种之一,在西北地区有着深厚而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西北人民的喜爱。

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使兰州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这一造福百姓的系统工程得到充分落实,兰州戏曲剧院将在2022年12月27日—31日每晚8点在金城大剧院举办为期五天的“2022年兰州市惠民演出秦腔展演周”活动。此次演出由兰州戏曲剧院携手国家一级演员、第1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雷通霞;国家一级演员、第23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张小琴;国家一级演员、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苏凤丽;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白玉兰奖获得者佟红梅;国家一级演员、西北花脸王张兰秦;国家二级演员、秦腔青年新秀晁花兰联袂演出。

演出剧目及演员简介

演出安排表

演出时间

演出剧目

领衔主演

12月27日

秦腔本戏

《清风亭》

张小琴:

国家一级演员、第二十三届梅花奖获得者

12月28日

秦腔本戏

《火焰驹》

苏凤丽:

国家一级演员、第二十六届梅花奖获得者

12月29日

秦腔本戏

《铡美案》

雷通霞:

国家一级演员、第十六届梅花奖获得者

张兰秦:

国家一级演员、西北花脸王

12月30日

《晁花兰折子戏专场》

秦腔青年新秀:晁花兰

12月31日

秦腔本戏

《银屏公主》

佟红梅:

国家一级演员、第二十六届梅花奖获得者、白玉兰奖获得者

12月27日

秦腔本戏《清风亭》

领衔主演:张小琴

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

司鼓:石可

板胡:邓涛、杨磊

演出:兰州戏曲剧院

伴奏:兰州戏曲剧院民族乐团

秦腔表演艺术家 张小琴

代表剧目有《唐太宗嫁女》、《窦娥冤》、《铡美案》、《清风亭》、《杀狗劝妻》、《打神告庙》等。曾随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赴香港演出;随兰州市委宣传部赴意大利、德国进行文化推介演出。

荣获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表演奖;甘肃省文艺突出贡献奖;甘肃敦煌文艺奖;甘肃省青年演员大赛一等奖;甘肃省新剧目调演获红梅大奖。

兰州戏曲剧院演员 王鸿斌

王鸿斌——著名文武须生、老生 1987年参加工作,国家一级演员,主攻文武须生、老生,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戏剧家协会会员;白银市秦腔协会顾问;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代表作品有:《金沙滩》、《清风亭》、《夏雪》、《五典坡》、《八件衣》、《生死牌》、《出棠邑》、《闯宫抱斗》、《赵氏孤儿》等三十多本大戏。演出折子戏《杀驿》、《吴汉杀妻》、《逃国》、《拆书》、《打镇台》、《挑袍》等。其中《清风亭》荣获第四届甘肃戏剧红梅奖大奖赛剧目大奖;《吴汉杀妻》荣获第四届甘肃戏剧红梅奖大奖赛优秀表演奖;《戏曲板鼓与刀马旦》荣获甘肃省推进戏剧大省建设优秀剧目展演优秀演出奖。

2017年4月在兰州金城剧院成功举办个人折子戏专场。王洪斌表演剧目深受西北五省广大观众及戏曲爱好者的一致好评,并多次受邀到陕西省电视台《秦之声》及甘肃电视台《大戏台》担任评委和指导老师。在不断提高自身艺术水平的同时,王鸿斌还招收了几名有潜力的徒弟,将自己的艺术表演传授给学生,使优秀的传统戏曲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他的艺术足迹遍布了西北五省区。

兰州戏曲剧院演员 闫晓强

闫晓强,兰州戏曲剧院须生演员,代表剧目,烙碗计,坐楼杀惜,金沙滩,走雪,哭祖庙等,荣获生角大赛,青年演员大赛一等奖。

兰州戏曲剧院演员 王克荣

王克荣,男,汉族,甘肃兰州人。1983年从艺,师从于王定秦、刘岩等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后得到蔡稚、雷平凉、董有道等老师的栽培。代表作品有《拾黄金》、《杨三小》、《挡马》、《教学》、《小上坟》、《狸猫换太子》等。先后荣获国家级、获省级多项奖项。表演大方规范,嗓高亢音洪亮,所演剧目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兰州戏曲剧院演员 李宁宁

李宁宁,女。汉族,陕西周至县人,1998年毕业于陕西周至县艺术学校,主攻正小旦(娃娃生),师从京剧表演艺术家王锡孝,曾得到我省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陆淑绮,张小琴等老师的指导。主演剧目有《断桥》《三堂会审》《坐楼杀惜》《走雪》《托梦》《清风亭》等,曾荣获甘肃省第四届红梅大赛红梅大奖。所演剧目深得广大观众喜爱。

兰州戏曲剧院演员 张玮

张玮,女、国家二级演员、毕业于甘肃省艺术学校、主攻,正旦,小旦,代表剧目:《游西湖》《狸猫换太子》《打神告庙》《深霄幽会》《失子惊疯》《梳妆》《杀狗劝妻》等。曾荣获甘肃省旦角大赛金奖,甘肃省红梅大赛一等奖,2015年红梅大赛红梅大奖,第三届中国“黄河流域”红梅大赛银奖。

12月28日

秦腔本戏《火焰驹》

领衔主演:苏凤丽

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

司鼓:张冰、石可

板胡:邓涛、杨磊

演出:兰州戏曲剧院

伴奏:兰州戏曲剧院民族乐团

秦腔表演艺术家 苏凤丽

苏凤丽,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甘肃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甘肃省民族文化促进会副主席、甘肃省地方文化交流协会理事。代表作品有大型秦腔《锁麟囊》《八月十五月儿圆》《火焰驹》《玉堂春》《窦娥冤》《敦煌恋》《大河情》等,先后主演《梨花情》《铡美案》《忠保国》《回荆州》《玉蝉泪》《五典坡》《湖阳春梦》《赵氏孤儿》《梨花飘香》《山魂》《四进士》《三堂会审》《探窑》《四贤册》《阴阳河》《恩仇记》等多部剧目。

兰州戏曲剧院演员 那昆

那昆,国家二级演员 主攻文武小生 毕业于陕西省艺术学校。代表剧目有狸猫换太子,火焰驹,游西湖,金沙滩,回荆州,游龟山,金麟记,清风亭,八件衣,悔路,白逼宫,拷寇,会阵招亲,三岔口,武松杀嫂等。曾荣获2011年红梅大奖赛一等奖,2015年红梅大奖赛红梅大奖。

兰州戏曲剧院演员 袁盼盼

袁盼盼,女,汉族,毕业于宝鸡市戏曲专业艺术学校,主攻老旦,正旦,师承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白玉兰奖获得者佟红梅为师,演出剧目:《清风亭》《红灯记》《双镯记》《窦娥冤》《四贤册》《忠保国》《新.大登殿》等。曾在陕西省红梅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宝鸡市青年演员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兰州戏曲剧院演员 王新

王新,2001年毕业于陕西省艺术学校。2001年分配于兰州戏曲剧院工作至今。现任国家二级演员。甘肃省、兰州市戏剧家协会会员。主攻小花旦、闺阁旦。代表剧目:《梳妆挂画》、《火流星》、《见判》、《武松杀嫂》、《活捉三郎》、《杀宫》、《虎口缘》、《哑女告状》、《火焰驹》《生死牌》等。获奖情况:甘肃省红梅大奖赛中《见判》、《武松杀嫂》、《杀宫》分别荣获一等奖;《活捉三郎》荣获青年演员大奖赛一等奖;戏曲小戏小品《过河》荣获小戏小品大赛一等奖。

兰州戏曲剧院演员 文强

文强,男,1986年出生于甘肃省礼县 现就职于甘肃省兰州市戏曲剧院 优秀青年演员 主攻花脸 师承陇南著名演员鲍江海老师 主演剧目有 《破宁国》《渑池关》《黑叮本》《火焰驹》《取长沙》《芦花荡》《黑虎坐台》《挑袍》等剧目。

兰州戏曲剧院演员 苟宝龙

苟宝龙,男,民族,1997出生于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毕业于陕西省艺术职业学院,师从王根才,吴化闻,任炳汉,张保卫老师,兰州戏曲剧院优秀青年演员,主攻文武生。代表剧目有:《黄鹤楼》饰周瑜、《长板坡》饰赵云、《回荆州》饰赵云、《武松杀嫂》饰武松、《虎口缘》饰周天佑、《坐楼杀惜》饰宋江、《悔路》饰周仁、《三滴血》饰周仁瑞。在全国第七届全国戏曲小品小戏大赛中荣获全国优秀剧目奖。

12月29日

秦腔本戏《铡美案》

领衔主演:雷通霞

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

张兰秦

国家一级演员、西北花脸王

司鼓:石可、白双林

板胡:邓涛、杨磊

演出:兰州戏曲剧院

伴奏:兰州戏曲剧院民族乐团

秦腔表演艺术家 雷通霞

雷通霞,女,国家一级演员,第1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陇剧、秦腔(肖派传人)两门报专业人才,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中国现代戏突出贡献奖,中剧协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个人表演一等奖,文化部 “全国地方戏精品戏大赛”个人一等奖,甘肃省“555”拔尖创新人才,全省文化系统领军人才,甘肃省“德艺双馨”文艺家,甘肃省戏曲八骏,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从艺近40年来代表剧目有《官鹅情歌》、《苦乐村官》、《石龙湾》、《谢瑶环》等三十余部。主演剧目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级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全省剧目调演表演一等奖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大奖。

秦腔表演艺术家 张兰秦

张兰秦,男,陕西岐山县人,1974年进入岐山县秦剧团学艺。主攻铜锤花脸和功架花脸。师承岐山县剧团著名艺术家。高发贵老师。赵德胜。杜汉民老师为师。先后学演了《铡美案》中的包拯、《葫芦峪》中的司马懿、《火焰驹》中的艾潇、《打金枝》中的郭志仪等主要角色。1980年调入兰州市秦剧团工作至今。先后秣。秦腔著名花脸。刘茂森为师。学习老师的代表作,五台会兄一折。1985年甘肃首届青年大奖赛获金奖。在四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先后演出了一百多本。折。戏。曾获中国秦腔艺术节第一、二、三、四、五届禅联表演一等奖。1994年在新创剧目《唐太宗嫁女》中扮演魏征和个人折子戏专场在京成功演出,得到国家专家的高评。人民日报1994年5月18日刊登秦腔花奇才张兰秦一文。个人所演唱十几本戏曾被陕西、甘肃音像社录制盒式带、光盘全国发行。

曾以代表作《铡美案》中的包公成功录制数字电影。曾多次为电视剧《老柿子树》、电影《雪葬》主唱主题歌。2008年为奥运会开幕式代表甘肃节目主唱进场曲。2005年曾拜京剧艺术大师尚长荣为师。成功的移植了京剧《曹操与扬修》主演曹操。先后在北京、厦门、上海成功巡演。本人曾五届兰州市政协委员。曾担任兰州市秦剧团演员队长、业务科长、团长助理、团长、副院长、艺术指导等职务。多年来的演唱,已形成了自己的演唱风格,唱响了大西北。目前已是家喻户晓,人称秦腔花脸王。他的演唱和脸谱已被秦腔届的花脸所效仿。

秦腔表演艺术家 蒲建民

蒲建民——著名文武须生 蒲建民,陕西陇县人,主攻文武须生,国家二级演员。现任兰州戏曲剧院院长。代表剧目有:《廉吏于成龙》、《清风亭》、《金沙滩》、《出五关》、《生死牌》、《南阳关》、《回荆州》、《辕门斩子》等。其在中国首届秦腔艺术节中《古城会》荣获优秀表演奖;在中国第二届秦腔艺术节中《魂断巴丘》荣获优秀表演奖;在中国第七届秦腔艺术节中《轩辕大帝》荣获优秀表演奖;在甘肃省第一届红梅大赛中《柴桑关》荣获表演一等奖;在甘肃省第四届红梅大赛中《清风亭》荣获红梅大奖。他戏路宽广,文武双全,深得广大戏迷的喜爱和好评。

兰州戏曲剧院演员 杜栓科

杜栓科,兰州戏曲剧院演员。“主工”铜锤架子花脸。毕业陕西省宝鸡市艺术学校,国家二级演员。

师承王月平老师,高发贵老师,西北花脸王张兰秦老师。秦腔净坛王米新洪老师。从艺一来勤学苦练,酷爱秦腔戏曲。基本功在唱腔上吸收了前辈们的特点,不段的学习探索和模仿。经过反复练习,在自己的嗓音条件在花脸唱腔上突出了慷慨激昂,粗旷豪放之特点。剔除声嘶力竭,吐字不清之弊端。是本人的唱腔行成,其声噪宽满有力。结合了“喉”“鼻”“脑”三音兼施吐字清晰明快。行腔豪放朗,火而不燥,刚柔并济。尤以茌脸的犟音兄长,富有韵味。

演出剧目有四十余本磊次担任重要角色。在《铡美案》饰演包拯。《阴阳案》饰演包拯《破宁国》饰演常遇春《回荊州》饰演张飞《大升官》饰演徐彦昭《狸猫换太子》饰演包拯《游西湖》饰演贾似道。折子戏《五台会兄》饰演杨彦昭。《打銮驾》饰演包拯。《苟家滩》饰演王彦璋。《访白袍》饰演尉迟恭。等优秀剧目。

1999剧目“苟家滩”获天水市演员大赛一等奖。甘肃省第二届红梅大赛剧目《五台会兄》获二等奖。甘肃第三届红梅赛剧目《黑虎显魂》获一等奖。

录制发行碟片剧目有《阴阳案》饰演包拯。《帝王珠》饰演关木士。《孙膑坐洞》饰演王录官。《斩韩信》饰演司马貌。授到了观众和同行们好评,专家们的肯定 和市场热销。

兰州戏曲剧院演员 张丽

张丽,国家二级演员。毕业于甘肃省艺术学校,曾获省市大赛一等奖,省红梅大赛,红梅大奖,黄河流域红梅大赛银奖。

兰州戏曲剧院演员 阎平吉

阎平吉,甘肃静宁县人,主攻青衣,曾荣获甘肃省旦角大赛银奖,《梯田庄浪》荣获红梅大赛,一等奖,《托梦》荣获红梅大赛二等奖,代表剧目有,《回荆州》孙尚香,《铡美案》秦香莲,《托梦》窦娥,《斩秦英》银屏公主等。

兰州戏曲剧院演员 胡建龙

胡建龙,甘肃天水人。国家二级演员,甘肃省戏剧家协会会员。任职于兰州戏曲剧院。10岁从艺,工武生,武须生。毕业于定西地区戏校,师承于我省已故表演艺术家王月平先生。后得到我省著名表演家孟庆波,张江中,段艺斌等老师的栽培。先后曾获得省级大赛金奖二次,银奖三次,市级大赛金奖一次,市直系统先进个人一次。擅演剧目三十余出。他表演规范,富有内涵,所演剧目深得广大观众戏迷喜爱。

兰州戏曲剧院演员 邱建芳

邱建芳,兰州戏曲剧院演员,刀马旦兼青衣,演出的剧目有,红桃山,穆柯寨,斩秦英,杀仇,赶坡等,荣获红梅大赛一等奖,旦角大赛一等奖。

兰州戏曲剧院演员 韦倩

韦倩,女,汉,1992年,中专,本科在读,师承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 白玉兰奖获得者佟红梅老师,毕业于凤翔艺校,兰州戏曲剧院优秀青年演员,主攻花旦。代表剧目有:《拾玉镯》《柜中缘》《卖酒》《天河配》等。2007年参加陕西省小梅花大赛获二等奖。2010年参加西安市石榴花大赛获二等奖。

12月30日

《晁花兰折子戏专场》

1、《抬花轿》

2、《打路》

3、《谢瑶环》

领衔主演:晁花兰

特邀:张小琴、蒲建民、张兰秦、窦风霞

司鼓:郭华兵

板胡:邓涛

演出:兰州戏曲剧院

伴奏:兰州戏曲剧院民族乐团

秦腔青年新秀 晁花兰

晁花兰,女,汉族,国家二级演员。甘肃省戏曲家协会会员。本科学历,主攻小旦,现于兰州戏曲剧院工作。师承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项目传承人梅花奖获得者窦凤琴。常演剧本戏《玉堂春》《窦娥冤》《火焰驹》等。折子戏《阴阳河》《扑火夺命》《抬花轿》等。

2000年参加陕西省《桃李杯大赛》荣获新苗奖。2001年参加陕西省《青少年演唱大赛》荣获一等。2002年参加西安市《流派》唱腔大赛 荣获一等奖。2003年荣获陕西电视台《秦之声大叫板》周冠军、月冠军、年度总决赛优胜奖,特邀演员。2003年剧照荣登《当代戏剧》第二期封面。2003年参加陕西省《小梅花大赛》获一等奖。同年参加全国《小梅花》大赛荣获全国金奖。2003年录制猴年少儿大叫板VCD碟片发行至西北五省。2004年参加《中国秦腔四小名旦》提名奖,优胜奖,旦角金奖,称号。2004年参加“建行杯”全省秦腔旦角大赛荣获银奖。2007年参加甘肃省“金融杯”戏曲青年大赛荣获一等奖。2011年参加甘肃省第三届《红梅》大奖赛荣获一等奖。2012年甘肃省特色文化大省宣传周暨全省小品调演中荣获一等奖。2014年参加甘肃省《青少年才艺大赛》荣获一等奖。

2014年参加海峡卫视《梨园寻访》栏目录制。2015年参加甘肃第四届《红梅大赛》秦腔《扑火夺命》一折获得红梅大奖!2016年参加甘肃省《青少年才艺大赛》荣获一等奖。2017年参加第三届《全国黄河流域戏曲红梅大赛》秦腔《阴阳河》片段获红梅金奖!2018年参加陕西省《名师高徒》荣获十佳演员称号。2018年参加甘肃省《青少年才艺大赛》荣获一等奖。甘肃电视台、陕西电视台特邀演员!2018年参加甘肃省第五届《红梅大赛》获红梅表演大奖。

12月31日

秦腔本戏《银屏公主》

领衔主演:佟红梅

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

白玉兰奖获得者

司鼓:白双林

板胡:邓涛

演出:兰州戏曲剧院

伴奏:兰州戏曲剧院民族乐团

秦腔表演艺术家 佟红梅

佟红梅 、女 、汉族,研究生学历,国家一级演员,甘肃梅馨文化传媒公司董事长。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白玉兰”奖,甘肃戏曲领军人物,甘肃首届戏曲八骏。甘肃敦煌文艺奖,甘肃省个人突出贡献奖,全国精品折子戏表演金奖。代表甘肃首次参加中国戏剧节、荣获表演金奖。自筹资金与国家电影档案馆,甘肃音像出版社合作,拍摄了第一部甘肃陇剧数字电影《古月承华》在中央电视台11频道播放。培养的学生在省、市、县、各剧院多半都是顶梁柱。有好几位都是副高职称,并且多次全国和省上获奖。代表剧目有:《古月承华》、《黄花情》、《状元与乞丐》、《窦娥冤》、《铡美案》、《银屏公主》《马前泼水》、《新.大登殿》、《滑油山》、《血溅乌龙院》、《宝玉哭灵》、《三娘教子》、等。

兰州戏曲剧院演员 呼延国沛

呼延国沛,国家二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兰州市戏剧舞蹈家协会,理事,师承张兰秦,主攻铜锤架子花脸,主演剧目:《曹操与杨修》、《狸猫换太子》、《铡美案》、《黑叮本》、《五台会兄》等等。

兰州戏曲剧院演员 梁磊

梁磊,男,国家二级演员,毕业于陕西省艺术学校,主攻正生,老生,代表剧目有:《祭灵》、《忠保国》、《金沙滩》、《放饭》等。曾荣获2011年红梅奖大赛一等奖,2015年红梅奖大赛红梅一等奖。

兰州戏曲剧院演员 樊芳宁

樊芳宁,女,中共党员,兰州市戏曲剧院青年演员,主攻闺门旦,主演剧目有《火焰驹》、《窦娥冤》、《藏舟》《四贤册》等。

兰州戏曲剧院

兰州戏曲剧院是兰州市多剧种的戏曲艺术专业表演团体,其秦腔表演具有百年传承史,在西北各地观众中影响力极为广泛。剧院以“做西部文章、创全国一流”精神为指导,以传承、传播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戏曲艺术为己任,排演、保留了一批脍炙人口、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戏曲剧目。剧院以甘肃为根据地,不断开拓省内外演出市场,以演出市场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当地观众喜闻乐见的秦腔艺术形式为突破点,不断优化剧种剧目。剧院还曾与尚长荣、李六乙、温明轩、欧阳明、李维鲁、杨舒棠等名家合作,创排和演出了诸多精品剧目。

代表剧目有《曹操与杨修》、《黎秀芳》、《夏雪》、《清风亭》、《廉吏于成龙》、《铡美案》、《黑叮本》、《回荆州》、《闯宫抱斗》、《火焰驹》、《狸猫换太子》、《窦娥冤》、《破洪州》、《出五关》、《金沙滩》等。

兰州戏曲剧院曾多次荣获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剧目奖;甘肃省第五届、第八届敦煌文艺奖;第三、四、五届金城文艺奖;多次荣获甘肃省红梅大赛优秀剧目奖;部分演员荣获甘肃省红梅大赛红梅大奖及一等奖。

兰州戏曲剧院民族乐团

司鼓:白双林、石可、张冰、郭华兵

板胡:杨磊、邓涛

二胡:刘玉萍、赵琳、柴旭东、马玉娟、闫园园、滕芝如

扬琴:杜娜娜

琵琶:张格平、赵晓彤

古筝:张蓉、黄娟

中阮:杨莎、李文瑾

三弦:肖朝胜

大提琴:张健乐、杨川

竹笛:薛源、闫龙

笙:杨艺、李强

唢呐:张超凡

打击乐:翟永清、王安民

中国秦腔艺术节的第三届中国秦腔艺术节

(2005年西北五省(区)秦腔艺术节)
第三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于2005年9月在兰州举行。评奖结果如下(剧目类按得票多少排序,单项奖按姓氏笔画排序):
一、 剧目类奖(8个)
(一) 优秀剧目奖
大型秦腔历史剧《杜甫》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秦腔连台本戏《梁宫秘史》(中本) 兰州市秦剧团
现代秦剧《山里红》 甘肃省天水市秦剧团
现代眉户剧《走出大山》 宁夏固原市秦剧团
(二)剧目奖
秦腔《荆钗记》(青春版) 兰州市秦剧团
大型历史陇剧《死水微澜》 甘肃省陇剧院
秦腔现代剧《母亲》 青海省西宁市秦剧团
秦腔历史剧《雀台歌女》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二、单项奖(20个)
(一)编剧奖
大型秦腔历史剧《杜甫》编剧 党小黄
秦腔现代剧《母亲》编剧 王景珊
(二)导演奖
大型秦腔历史剧《杜甫》导演 李学忠
(三) 作曲奖
秦腔历史剧《雀台歌女》作曲 谭建春等
(四) 优秀表演奖
王建军《梁宫秘史》中饰演肖询 兰州市秦剧团
王新仓 折子戏专场中饰演周仁等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任小蕾《雀台歌女》中饰演来莺儿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李东桥 《杜甫》中饰演杜甫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李成刚 《钟馗赠扇》中饰演钟馗 宁夏回族自治区秦剧团
曲巧哲 《母亲》中饰演李云梅 折子戏专场中饰演王宝钗等 青海省西宁市秦剧团
张小琴 折子戏专场中饰演窦娥等 兰州市秦剧团
张兰秦 《梁宫秘史》中饰演肖 兰州市秦剧团
张建新 折子戏专场中饰演吕布、曹庄 兰州市秦剧团
张晓琴 折子戏中专场中饰演赵五娘等 宁夏青铜峡市文工团
柳 萍 秦腔《死水微澜》中饰演邓巧姑 《走出大山》中饰演王局长 宁夏银川市秦剧团
俞海涛 《战冀州》中饰演马超 宁夏回族自治区秦剧团
袁丫丫 《山里红》中饰演九月 甘肃省天水市秦剧团
陶金丽 《梁宫秘史》中饰演管叔贤 兰州市秦剧团
梁少琴 折子戏专场中饰演叶律含嫣等 兰州市秦剧团
窦凤霞 陇剧《死水微澜》中饰演邓巧姑 甘肃省陇剧院
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有关情况的通报
由中国戏剧家协会、甘肃省文化厅、甘肃省文联主办;《兰州晨报》、《都市天地报》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即将于2002年11月25日至12月6日在兰州举办。受艺术节组委会的委托,线将本届艺术节的有关情况向省内各新闻媒体通报如下:
一、 举办本届艺术节的意义
秦腔艺术节是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枝具有悠久历史的艺术奇葩,它产生并根植于西部沃土,凝聚着西部人特有的气质禀赋和文化积淀,成为西北地区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地方戏曲剧种。数百年来,它以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广大西部人民群众的喜爱,在其发展进程中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秦腔艺术家和无义计数的传统剧目,并为许多剧种的成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借鉴作用,为了进一步发展繁荣这一古老的戏曲艺术,2000年,中国剧协、陕西省文化厅、陕西省文联在古城西安举办了第一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并获得了圆满成功,在艺术节期间,西北五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文化主管部门达成了继续举办这一高规格、高水平秦腔艺术盛会的共识,决定轮流在西北五省区省会每两年举办一届。经过积极的争取,并报请甘肃省委、省政府和中国文联、中国剧协批准,甘肃成为了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的东道主。
在我省举办秦腔艺术节意义十分重大。首先它将会为庆祝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和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营造良好的文化艺术氛围,对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艺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生产积极的推动作用。其次我省共有近70余个专业秦腔艺术团体,秦腔艺术的创作、生产、演出是我省舞台艺术的主体。通过举办这样的艺术盛会,必将会推动我省秦腔艺术和其它地方戏曲艺术的繁荣发展,检阅我省近年来秦腔艺术及地方戏曲艺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向西北五省和全国艺术届的同行展示我省秦腔和戏剧艺术新人的风采。同时,秦腔艺术节也为我省广大艺术工作者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会,通过相互观摩,可以学习兄弟省份在发展繁荣戏曲艺术和在戏曲创作演出方面的成功经验。另外,通过举办秦腔艺术节,还可以在我省戏剧界掀起一股刻苦练功学艺的热潮,促进我省秦腔和戏曲工作者业务建设,提高广大演职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推进我省文艺人才特别是戏剧艺术个方面的人才建设。第三,秦腔即眉户、陇剧等戏剧艺术在我省有着较为广发的群众基础,戏迷票友、好家遍布省内城乡各地,通过艺术节的举办,必将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个观赏高水平秦腔及西北地方戏艺术的良好机遇,让广大的秦腔爱好者裹足戏瘾、大饱眼福,从而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进一步普及戏曲艺术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 艺术节组委会的构成及职责
本届艺术节组委现已成立,它将作为本届艺术节的最高权力机构,负责组织协调艺术节的全局工作。我们荣幸的请到了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剧协主席李默然同志,中共甘肃省委副书记、甘肃省文联主席马西林同志担任本届艺术组委会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剧协党组书记廖奔同志,中共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陈宝生同志,甘肃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重庵同志担任组委会主席;组委会主任由中国剧协党组副书记、副秘书长石宏图同志,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新中同志,甘肃省文化厅厅长李文衡同志担任;甘肃省文化厅、省文联、省人事厅、省财政厅有关负责同志担任副主任,西北五省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部门的有关领导和甘肃方面的有关人员共同担任组委会委员。组委会下设的评奖委员会。评奖委员会委员由7个单位推荐的专家组成,须经组委会全体会议审批通过。根据工作需要我们又成立了一些工作机构,谈们分别是:负责节会的整体安排、有关文件的起草、全局工作的协调联络、经费的落实等各项工作的秘书组;负责组委会、评委会、评论组及专家的吃、住、行等的接待事宜的接待组。负责安排协调各代表团的演出,负责协调安排剧场的演出组。负责本次节会的票务及广告、赞助适宜的票务组。负责本次节会的新闻宣传及组织对剧目进行研讨平罗的宣传评论组。以上各工作机构,都已开展工作,办公地点在省文化厅培训中心十四楼。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三、 艺术节的基本内容
借鉴第一届秦腔艺术节成功举办的经验,并结合我省的艺术创作实际和秦腔艺术的发展状况,经与中国剧协协商,本届艺术节的主要内容为新创作、改编、移植的大型秦腔或有代表性的西北地方戏曲剧种的优秀大型剧目,秦腔折子戏及新创作的秦腔和西北地方戏曲小戏。本届艺术节将以荟萃精品、奖掖新人为宗旨,力争办成一个体现秦腔艺术发展最高水平的艺术盛会。
自2004年4月举办本次艺术节的通知发出后,得到了西北五省区及新疆省产建设兵团的积极响应,截至目前,剧目的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本届艺术节共有30台演出,其中正式参演剧目24台,祝贺演出3台,以及开、闭幕式演出和秦腔名家演唱会。这些剧目包括陕西2台、宁夏4台、青海2台、甘肃16台(其中包括3台祝贺演出)。这30台剧目当中,开幕式将由西北五省秦腔梅花奖获奖演员组台演出的形式推出,闭幕式将以本届艺术节获奖演员汇报演出的的形式推出。其余28台当中,新创作、改编、移植的大型剧目共14台,折子戏、小戏14台。纵观本届艺术节的剧目和演出,它显现出了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时代色彩鲜明。本届艺术节的大型创作剧目当中,绝大多数为新创作的现代戏,这在以往的艺术节会当中并不多见。这些作品紧扣时代脉搏,弘扬时代主旋律,积极反映新时期西部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和建设成就,具有积极、向上、昂扬的时代精神。如甘肃代表团推出的反映农民致富思源,走共同富裕之路的《思源》;反映与传统落后观念进行坚决斗争的《黄花情》,讴歌用生命保护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精神的《敦煌魂》,反映农村改革,转变观念的《祁连春潮》和以讴歌时代楷模为主体的宁夏和新疆推出的《天山民警赵新民》、《塞上江南人》,以及宁夏代表团推出的《大棚情缘》、青海代表团推出的《湟水清》等剧目均是这样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也代表了西北五省区在秦腔及地方戏曲现代戏创作的最新水平。
二是名家荟萃。本次艺术节各省代表团均把近年来最优秀的秦腔中青年演员推上了舞台,集中展示其风采,据不完全统计,在本次艺术节的演出阵容中,仅荣获梅花奖的演员近十名,陕西代表团的《王宝钏》一出戏集中了以李梅、李娟、侯红琴为代表的五名梅花奖演员,此外像甘肃的窦凤琴、谭建勋、雷通霞等梅花奖演员也在不同的剧目中亮相。同时,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求,本届艺术节的开幕式还将推出一批梅花奖演员一展风采。艺术节期间,还将举办《秦腔名家演唱会》,届时一批在西北地区有着广泛影响的老中青优秀秦腔及西北地方戏演员也将亮出他们的绝活绝技,观众享受传统折子戏艺术魅力,并领略到戏曲艺术继承创新的最新发展水平。
三是风格多样,品类繁多。本次艺术节除现代戏外还包括一些新编历史剧如甘肃的《茸宝记》,新疆《金龙与蜉蝣》以及近100出小戏、折子戏,在剧种分面上有秦腔、眉户、陇剧、高山戏,加上祝贺演出的话剧,舞剧等艺术样式,几乎涵盖了诞生于西北地区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在题材分布上可谓涵盖古今,在艺术风格上也是异彩纷呈。
总之本次艺术节精品荟萃,好戏连台,名家云集,必将会为我省掀起一股持久热烈的秦腔热、戏剧热。
四、 本届艺术节的评奖情况
本届艺术节的评奖工作将按照通知下发的精神有组委会下设的评奖委员会具体实施,对所有正式参加演出的剧目和个人进行评奖。在奖项的设定上将由综合类奖项、单项奖项、组织工作奖三部分组成。综合类奖项设创作一、二、三等奖和演出一、二、三等奖,单项奖设编剧一、二、三等奖,导演一、二、三等奖,表演一、二、三等奖,音乐一、二、三等奖,舞美一、二、三等奖,折子戏、小戏的评奖参照大戏评奖办法进行。评委们将分成二组,分别对大戏和折子戏、小戏进行观摩评比。
五、 艺术节的主要剧场
本次艺术节甘肃方面将为各演出团提供5个剧场,他们分别是黄河、人民、东风、飞天、兰州剧院,并由省文化厅牵头调集省市艺术团的灯光设备改善了上述剧场的演出条件,各参演团体的基本演出用灯光应该说可以得到保证。这几个剧场的交通条件都十分便利,地理位置军在兰州市中心地带,并都在第四届中国艺术节期间和近几年做过翻修、改建,是我省目前条件最好的几个剧场。
文化艺术离不开各新闻媒体的宣传、评介,过去我们与各新闻媒体有过广泛密切的联系和良好的关系以及成功的合作,在此,我衷心希望各新闻媒体一如既往地支持关注我省的文化事业,热情报导、宣传、评介这次秦腔及西北地方戏艺术盛会,积极扩大其影响,让更多的人参与和关注艺术节。

2022易俗社西安秦腔演出时间

据悉,2022年易俗社西安秦腔演出的安排正在进行细化制定中。目前具体演出时间尚未定出,建议关注易俗社官方微博,了解最新消息。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