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监护人制度「法系民生如何设立成年监护除了签协议还要干啥」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76更新:2023-02-21 00:51:30

设立成年监护需要签署成年监护协议,但可不是随便签个协议就能轻松了事哦。设立成年监护,还要充分考虑个人的基本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护人,然后才能签署协议。

成年监护设立的基本步骤如下:

第一步:收集必要信息

在确定要签署成年监护协议之前,必须要收集必要的信息。这些必要的信息是为了确保成年监护设立后能够及时有效地发挥其作用。此外,必要信息的明确也有利于避免成年监督的设立引发不必要的纠纷。

总体上来说,成年监护设立前,需要收集的信息主要为意定被监护人的财产信息、近亲属信息。

财产信息大致包括:(1)被监护人的财产清单,包括动产、不动产及银行账户等;(2)被监护人所有的财产的价值评估;(3)被监护人的工资、社保、房租等各项收入情况。

由于未来监护人可能需要处分或使用被监护的人财产,譬如用被监护人的财产为被监护人安排就医、疗养,又或为被监护人购置生活用品。在设立意定监护前先进行一次财产的确定和评估能够避免未来就财产归属发生争议。

近亲属信息指的是被监护人近亲属的详情。其中亲属指被监护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亲属信息包括亲属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等。

近亲属信息的收集主要有两个目的:第一,待监护设立后,监护人有必要就该事项通知被监护人的亲属;第二,在执行涉及近亲属的事项时,联系相关人员以履行监护职责。

第二步:选择合适的监护人

按照《民法总则》的规定,既可以选择自己的近亲属作为自己的监护人,也可以选择其他与自己没有亲属关系的个人或者组织作为自己的监护人。因此,如打算设定成年监护,可以从(1)近亲属;(2)其他自然人;(3)其他组织中选择监护人。

需要注意的是,选择监护人必须监护人同意,如果所选择的监护人不愿意担任监护人,被监护人不得单方面要求其作为监护人。

第三步:确定监护事项

除了确定监护人,被监护人还需和监护人协商确定监护事项。监护事项包括几个方面:(1)人身监护;(2)财产管理;(3)死后事务和财产继承事务。

就上述三类事务,被监护人可以具体和监护人进行协商,以明确监护人的具体职责和权利。

第四步:签署成年监护协议

在监护人和监护事项均确定以后,被监护人和监护人需签署书面协议。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成年意定监护的设立必须以书面方式作出。

第五步:成年监护协议公证

为了增强成年监护协议的效力,避免未来就协议效力发生争议,双方当事人还可以就成年监护协议进行公证。

后续:监护协议内容的更新

如果双方在签订成年监护协议后,需要就任何事项进行修改或增加内容的,被监护人可以在与监护人协商一致的情况下,以书面的形式对协议内容进行修改或补充。协议的修改和补充同样要采取书面的形式哦。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