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还剩最后2天,这篇是我今年的年终总结。
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的前行。
上半年的这篇总结文:《哇塞,自律6个月,我竟做了这么多事》采用的是事项罗列写法。
这篇年末总结文,想换种写法方式,相对于事项回顾,觉察自己思维方式的转变,所带来的成长,才是我最看重的。
我将从三个维度复盘即将过去的虎啸之年,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主要围绕读书、写作、健康及观影几个方面回顾。
今年通过早起1小时晨读和夜读,共读了40本书。
我曾被周恩来总理这句: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震撼落泪,而今盛世太平,我为内心宁静而读书。
今年部分书单
读书,是一种绵长的愉悦,而不是焦躁快感;读书,是去一个宽广的世界,见识新鲜有趣的事,认识聪明智慧的人。
读的越多,越觉得自己渺小懵懂,浩瀚宇宙我乃沧海一粟,芸芸众生也必有我师焉;
读的越多,越能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永远不要用你的认知偏见,去评价他人;
读的越多,越能与世界和解,你眼中的世界并非真实,大多是内心世界的投射,你心境明朗,世界便简单纯净;你心藏污浊,则满眼是混沌。
世界上的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最好的自己。
要说读书带给我最大的受益,则是:永远不要被“囚禁在自己的认知茧房"里,永远要保持开放心态去接受新事物。
站在书脊上,我飞跃思维的墙;乘着文字之翼,我到过天涯海角。
在此很想呼吁一下:
去读书吧,它是我们普通人,最低成本的自我投资,它也是我们共同拥有的财富。
人生沧海之一粟,我愿余生寄书海。
如果说阅读是我的避难所,那写作就是我的调节器。
当负面情绪如猛兽般袭来,我都会用”写下来“这个武器,将它击退。
在职场里,被领导当众驳回个人请求,心里忿忿不平之时,写下来分析后发现,领导只是站在更高的位置,做了他觉得合适的决策而已。
在学习上,当被杂乱想法扰的静不下心而焦虑之时,将困扰一一写下后,清空了大脑的”工作记忆“,感性焦虑也被大大缓解。
在人际交往中,当我盲目羡慕起身边女生因婚姻选择,带来坐享其成的优渥生活,而陷入对自我婚姻的困惑时,写下来后才发现:每个人只会做出与自己认知相匹配的选择,凡是选择,必有得失,在婚姻这座围城里,也逃不掉价值交换,与其盲目自怜,不如努力精进自我。
书桌码字时光
凡事只要写下来,无论是外界带来的困扰,还是内心突如其来的焦虑,都会变得清晰起来,所有困扰我们的事,就如被摘下面具的怪兽也就没那么可怕了。
所以,不管我们身处何种困境,都能通过文字去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王国,去连接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白羊的成长乐园里,文字是精灵,它们带我在坚硬的世界里,寻觅世间温柔和美好。
经历了三年的口罩期,越发觉得,健康才是无价之宝。
无论你有,达则兼济天下的壮志,还是穷则独善其身的蛰伏,背后都需要健康的身体去帮你实现。
感恩我在健康时,就意识到了健康的重要,并为了保持身心的健康,而培养了一些好习惯。
以下是个人运动和习惯↓↓:
✅ 周末6点起床晨跑 ,今年跑了375公里
✅ 每日8000步,步行过程要收腹
✅ 每日午饭后10分钟贴墙站
✅ 每日喝水1800ml
✅ 每日睡前1分钟平板撑
✅ 睡前复盘 感恩日记
感恩本
这些小习惯让我收获了良好形体和乐观心态,每次跑完步拉伸和跑友寒暄,常被夸状态如少年。
我也在培养这些小习惯过程中,变得自律,自律给我自由。
今年的跑步里程
通过自律,我也深信:
它让一个人通过意志力不断修正自我瑕疵,在日积月累的坚持中,逐渐变得强大而有力。
这是一个人在命运多种不公平因素面前,能够主动选择拥有的唯一公平的后天竞争力。
今年看了36部电影。
周末的晚上,我喜欢窝在沙发上,去电影里看人生百态。
电影除了能给我带来欢乐外,也能带来一些人生感悟,有时候电影中的一句台词,会瞬间帮我解惑。
好电影犹如好老师,碰到喜欢的角色,会自然地想向其学习。
我们只能活一世,却能电影里体味人间百态,好的电影,真是超享受的心灵盛宴~
我的影单管理库
今年最大收获也是对自己最满意的是以下3点。
去年读书,我着重在数量累计上,刷到的读书博主,大多也以数量论英雄,人人都在拼命增加读书量,似乎量多就可无敌。
今年下半年,关于读书,我有了这样一个成长意识:
知识本没有价值,能为我所用的知识才有价值;而读书不必贪图记住多少知识,重要的是引发自己的思考,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
感谢周岭老师分享的这个超棒读书方法,让我不在将自己限定在每周一本书的数量里,也不再为看完一本书过几天就忘光而遗憾。
读书笔记的写法,也从着重在梳理整本书的框架,变成如何让书中的知识点,为我所用改善我的工作和生活。
读书的价值,并不取决于我们读完了多少本,而在于每次阅读当下的思考,和过后引发的自我改变。
读书笔记的更迭
当我盯着改变去学习时,我感觉自己变成了一枚雷达,一旦发现能为我所用的知识,就会立马采取行动,从行动中检验它的效果,好用留着,不好用弃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知道到做到,在改变中成长。
日计划的更迭
之前我觉得要想获得成长,读书或上课是最佳途径。所以去年除了每天读书,还去串了很多小课堂,理财,演讲,表达,写作,天赋优势等等,有免费也有付费的,大多是7天就结营。
在串课的过程中,跨到新的领域学到新的知识,心里是无比激动的,所以有时不读书,没课串的日子,难免会感觉自己是在荒废时光。
从今年下半年,我开始意识到学习和成长的路径有很多,读书和上课是从他人处获得的成长。
生活处处有学问,从“事上修”借由生活体验中得来的成长,才最深刻,也最为独特。
如王阳明先生所说: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今年暑假,两位老人带着汤圆丸子回老家期间,男室友突然心绞痛就医,医生初步诊断心肌梗塞后紧急住院,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磨练,我没有胡思乱想,而是选择接受这无法掌控的事实,遵照医嘱陪护治疗,先稳定好情绪,再处理事情,事情就会往好的方向发展。
今年11月我经历了一个月的待业期,宅家待业的一个月,也是不断战胜自我内耗的一个月。
8月底辞了干了6年的安逸工作,9月初满怀期待的新工作上岗,10月下旬又火速离职。
离职后,我陷入了梦想与现实的矛盾状态。对找工作产生了排斥心理想,想专心写作,但又怕短期内没成效,在经济压力和急于求成的状态里,每天边写作边煎熬。
这感觉就像,心中的月亮被眼前的六便士,搅的如镜花水月,真实又朦胧。
宅家这个月里,这一年的自律习惯让我没有陷入虚无之境,工作日依然早起读书,写作;周末就晨跑,我用这些具体的事,打败了感性的焦虑。
当我穿过了生活给的暴风雨,我就不是原来的那个我了,我从挫折中爬出来,收获了自我力量。这些从“事上修”来的体验式成长,最珍贵。
海明威说:人最大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今年让我受益最大的思维便是:允许一切发生。
这个世界不确定性太多,什么都在改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面对这瞬息万变的世界,如果能做到,允许一切发生,那我们的快乐便可比痛苦多很多。
允许一切发生,就是不对抗。接受发生在自己生活中一切控制不了的事情,放下对抗心,顺着生命长河,顺其自然的应对。
这个思维是在我11月下旬应对一次债务危机中,突然就在脑中显现出来。
两年前我从银行贷了一笔装修贷,并把没用完的额度借给了亲戚,约好分三年期还。
11月下旬亲戚突然要“跑路”,得知消息的当时,我对自己亲手埋下的这颗雷感到怒而自责,接着陷入下个月补债务窟窿的恐慌里。
恐惧会使人丧失理智和行动能力。
当晚等我静下来思考这件事时,心里的怒虫褪去了,浮起来的是要如何去应对眼前的债务危机。
那一刻,脑子里突然就冒出来几个月前读到一句话:允许一切发生。
我告诉自己:既然这一切已经发生了,生气悔恨都无用,那就先接受这个事实。
神奇的是,当我尝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困境时,突然就不恐惧了,睡醒后周末晨跑如常进行,心态也平稳起来。
就在那一晚,当我接受这个无法掌控的危机事件时,我体验到了一直想要达到的,每逢大事有静气的状态。
而幸运的是,这次债务危机又在两天后发生了转机,和亲戚沟通后又恢复了月供,只是虚惊一场。
德国心理治疗师,伯特·海灵格在《我允许》这首诗最后写道:
我知道
我是为了生命在当下的体验而来
在每一个当下时刻
我唯一要做的,就是
全然地允许
全然地经历
全然地享受
看,只是看
我允许,一切如其所是。
生活有时并没有那么复杂,放下对抗心,接受与放松,迎接你的,也许就不是处处碰壁而是我可以应对。
关于2023年的展望,我对自己最大的期待便是:活在当下。
今年在读罗伯特.清崎的《富爸爸年轻享受生活》一书中,富爸爸的这句话备有感触:
最具破坏性的词语就是“明天”,我所拥有的只有今天,从今天开始做明天希望的事情,你的未来在于今天。
昨天和明天,对于我们来说,都是虚妄的,一个抓不住,一个还未到,将今天过的让自己满意,才最实在。
认真体验生活,善待自己,把每一天都当成好日子来过,那日日就是好日~
将生活的步伐调慢,去感受四季的变化,感受每天的小确幸,觉知每天的情绪起伏。
过好每日庸常的生活,去激活我们灵敏的感官和感受,不要错过生活里的小乐趣。
我珍惜生活中,每一处不经意间发现的点滴之美,因为它们就是我打败负面情绪的秘密武器。
它们或是每天上班选择那条离山林更近的小路;或是踏在落叶上的柔软感;或是闻到了晨间林中青草的香味;或是步行听了一路鸟儿们晨练嗓子的欢闹声...
我愿意永远臣服于生活中的美好小事里。
我爱这个世界,爱每一天的生活,我爱它将一切浪漫倾情赠我,不止让我平安健康活着,还让我能看壮丽山河。
人生中的好多大事,其实不足为道,真正的生活是涓涓细流,而我们只需要沉浸于当下的每一刻,便能体味到生活中的温暖与美好。
活在当下,这是我对自己新一年的期许。
最后,新的一年即将来临,祝愿大家:脚下有风,眼里有光;心之所向,行之所往。
长路浩浩荡荡,万事尽可期待。
以上 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