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刑人员到监狱后,会面临一系列考验。
初到监狱,服刑人员首先得过这三关。
01
心理关
初到监狱的服刑人员,尤其是首次入狱的。
一方面由于对监狱不了解,认知基本停留在港剧影片中,以为监狱充满了暴力和黑暗,虐囚是家常便饭。
导致很多服刑人员内心恐惧,甚至怀疑自己能不能活着走出监狱。
另一方面,入监前后服刑人员社会地位、角色发生巨大变化,从社会公民变成服刑人员。
每个人心理都有一些落差,内心感到失落、悲观、孤独、焦虑,甚至心生绝望。
这个时期,服刑人员是最需要家人给予关爱的。
建议家属能现场会见的尽量申请会见,无法现场会见的可以申请视频会见,或者给服刑人员写封家信。
亲人一声鼓励的话语,一句关切的问候,都会给服刑人员带来信心,对未来有盼头。
02
身份意识关
服刑改造,首先得认罪悔罪,承认犯罪事实。
如果服刑人员觉得自己没罪,内心会抵触改造,最终导致在监狱里违规不断,严重的甚至没法按时出狱。
每个监狱都会在最明显的地方摆放着这几句话:
“你是什么人?”;
“这是什么地方?”;
“你来这里做什么?”。
这是监狱服刑人员的“灵魂三问”。
通过这三个问答,不断强化服刑人员的身份意识。
服刑人员也只有摆正姿态,完成从社会公民到服刑人员的角色转变,才能踏实改造。
03
法律关
服刑人员群体中,有不少人是因为不懂法进去的。
这些服刑人员,要他们认罪是比较难的。
因为不懂法,自己错在哪里都不知道,怎么认罪悔罪?
如果没有解决他们面临的法律问题,即使迫于监管单位的威严,服刑人员也只会“身服”而“心不服”。
所以对服刑人员进行法制教育就很有必要了。
到监狱后,服刑人员要统一学习《宪法》、《刑法》、《监狱法》等。
通过学习法律,服刑人员才能认清自己的犯罪事实,承认犯罪事实,增强服刑人员的认罪悔罪意识。
出狱后,才能做个懂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不会再走上以前的老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