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父和秉昆
《人世间》周家的三个孩子,老大秉义、老二周蓉都考上了大学,周父跟老三秉昆常说的话就是,你哥你姐都考上了,谁让你不好好学习呢?
秉昆听到此话,虽然满脸的不开心,但承认这是事实。
网友不愿意了,说:
是秉昆扛住了整个家,如果没有家庭的拖累,他也能考上。
这句话,前半句没错,但后半句,不敢苟同。
诸多例子证明,考上学的孩子就是因为有想法,只要有了想法,会设法克服困难达到终点。相反,没有想法,条件再便利,也枉然。
1、亲身经历的
我和哥哥在同一所中学就读,我七年级时,他上九年级。
他一天忙得很,根本没时间学习,忙什么呢?
和那几个渣子学生比力气去了。比如,谁能一撑打断一棵小树干、掰手腕等等,一般都是哥哥赢。
因为他个子大,且在家里自己做的有沙袋,没事就自己炼。
他的梦想就是当“张世玉”,当少林侠客。
因为心思不在学习上,半年后,学业止步于初中毕业。
而我,自认为天生愚钝,但意志坚定,就是不想干农活,要走出去。
身边的同学,每学期都要辍学十几个,都是自愿的。
那时辍学是种潮流,这么大的姑娘,该学学怎样发面蒸馒头、擀面条、踩缝纫机、割麦子等,美其名曰,不学会这些,以后怎样嫁人。
我妈也跟我谈心,说女孩子认识几个字就行了,上这么高干什么。
我偏偏不服气,就要上下去,我不说退学的话,父母只能供应。
我如愿考上大专后,真的就脱离了农村,成为村子里姐妹们羡慕的对象。
哥哥经常说,他就是学不会,课堂上当时听懂了,但一下课就全忘记了。
现在想想,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就是这样的,关键是听懂以后,你得及时复习巩固。
我是觉得,你的心思在哪,结果就在哪。他并没有想过要考上学什么的,贪玩一天是一天,不是脑子的问题。现在想来,当时让他送到少林寺,估计又是另一番天地。
2、送外卖的考上上海交大
近两年,外卖小哥考大学的事例,逐步刷新家长的认知。
2021年,湖北襄阳的外卖小伙王威,考了623分,目标是北京师范大学。
2022年,骑手阿甘,考上上海交大。
他们除了都是骑手外,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分别在历年都考上了不错的大学,但一时冲动,中途退学,遭受了社会的磨砺后,认识到学历和知识的重要性,决定再赴考场,重头再来。
当然学费都是自己赚得的,更甚的是,家庭不济的还要靠自己挣钱补贴家庭。
怪不得一些家长看到此景,说自己的孩子,什么都不干,每天只学习,都没学出个名堂,感觉孩子都白养了。
骑手阿甘是这样安排自己一天的时间的:
早上10点接单,一天目标接30单。一个月赚5000元。下午2点多回家。照顾生病的父亲。4点多再接单,到8点多回家,然后学习到凌晨一点多。每天的学习任务是背5道题,和1000个英语单词。
看到这个严丝合缝的时间规划,我想很多人会挺惭愧的。
先说我吧,只要晚上超过11点睡觉,头疼得要爆炸。更别说凌晨一点了。并且他白天要绷紧神经骑车穿行,到家几乎是力气用尽了,这得多大的理想在胸,才能熬得住啊。
说实话,这个骑手,比秉昆忙多了。
秉昆还有时间跟郑娟送送钱,谈谈心,说几句酥麻的话。这个骑手,决没有那个闲情逸致。
有人说:
“没有做不会的题,没有背不下的书,没有起不来的早晨,没有熬不下的夜,只有不想追的梦”
所以,我哥说,他学不会,我是不屑的,他是不想学会。
因为他当时认为不上学也挺好,为啥要拼命去学会呢?
跑外卖的,已经都那么忙了,为什么还相信自己能行呢?
因为有梦想。
学习的苦,真的不算什么,只要心中有梦。
至于忙得没时间学习,更不能信,真正忙的人,没有时间变老,没有时间烦恼的。
因此,谁再说自己笨,或者忙耽误了学习,千万不要信。你要信的是,他没有梦可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