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人同意了伯里克利的意见,城外公民举家搬进城中。这次迁移,对于雅典人来说是一次不平凡的经历。世世代代过惯了农村生活的雅典人,一下子要抛离家园和他们祖先遗留下来的神庙、墓地,心中是很悲凉的。大批的人员涌入城内,只有少数人有自己的房子住,少数人能托庇在亲朋好友的屋宇下;大多数人只得栖息在神殿和庙宇中,或在一切可以找到的空地上安下家。在搬迁的同时,雅典人也对同盟国发出了号令,使100条准备开往伯罗奔尼撒的战船整装待发。
战争第1年的麦收时节,斯巴达的军队推进到了阿提卡的边境小镇伊诺。由于阿基达马斯的趑趄不前,雅典人得以从容地把财物转移到城内,坚守不出。斯巴达人没有得到同雅典人交战的机会,就开始破坏埃莱夫西斯一带和色利亚平原,逐渐推进到阿卡奈。此地是阿提卡的重要农业区,距雅典城不过6英里。眼看自己的家园被蹂躏,许多人、特别是阿卡奈人,怒火中烧。他们强烈要求打出去。伯里克利一面坚持不出战的策略,同时加强城防工作;另一方面,经常派骑兵出击,防止敌人破坏雅典近郊的农村。雅典还派出100条战船绕伯罗奔尼撒半岛航行,途中又得到科尔居拉派来的50条战船和当地同盟国派出的一些战船的增援。斯巴达人在阿提卡一直驻留到军粮不济的时候,才撤退回国。雅典方面绕航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舰队,则仍沿着海岸线航行,在适当的时机,他们就上岸,攻城拔寨,获得不少胜利,大约与此同时,雅典人还派出了30条船环绕罗克里斯航行,同时保卫优卑亚,在这年的夏季,雅典人把厄吉那人连同他们的妻子儿女逐离家乡,把战争的主要责任归咎于他们。斯巴达划出一块地方给了无家可归的厄吉那人居住,在伯里克利的率领下,雅典军侵入麦加里德,与航行到附近的雅典舰队汇合。进行战争的同时,雅典人积极开展外交工作,同色雷斯和马其顿订立了同盟。
战争的第2年,伯罗奔尼撤人再次派他们2/3的军队侵入阿提卡。不久,雅典发生了可怕的瘟疫,起初,医生们也不知道如何治疗这种病,又因为他们必须经常与病人接触,导致医生死亡的最多。强者和弱者同样染病死亡,疾病所造成的痛苦似乎不是人所能够忍受的。最糟糕的是,当人们知道自己得了这种病,即陷于绝望,而人的精神一垮,就丧失了抵抗的力量。看护病人的人,很快也染病。雅典城内高度密集的人群,使瘟疫更加难以控制。炎热的夏季里,大批新搬进城里、住在空气污浊的茅舍中的人们,象苍蝇一样地死去。垂死者的身体互相堆积起来,半死的人在街上到处打滚。鸟兽一旦食用了死者的尸肉,也会死掉。瘟疫使人们不再关心宗教和法律条文,雅典开始有了空前违法乱纪的情况。城内的人们在死亡线上挣扎;城外的田地被蹂躏。这期间,伯里克利组织了一支有100条战船的舰队,远征伯罗奔尼撒半岛沿海地区和色雷斯的卡尔西斯及波提狄亚。
必须同时与疾病和敌人作斗争的雅典人,开始对伯里克利不满。他们谴责他劝他们作战,认为他们所遭受的一切不幸都应该由他负责;他们渴望与斯巴达人讲和,但没有结果。完全失望的人们,把所有的愤怒都转到了伯里克利身上,直到他们判处伯里克利一笔罚款,才心满意足。不久,他们迫于形势的需要又选举他作将军,但在战争开始2年又6个月之后,伯里克利竟染病去世了。
公元前430年的冬天,波提狄亚人的城内断了食品,甚至发生了人吃人的事。他们不得不向雅典人投降。根据协议,波提狄亚人迁往卡尔息底亚或其他能够找到的地方。公元前429年,伯罗奔尼撒人先进攻普拉提亚,要求普拉提亚人背叛雅典或者保持中立。普拉提亚人向雅典求助,雅典允诺一定要尽力帮助他们,呼吁他们不要变更现有的同盟条约。伯罗奔尼撤人转而开始军事行动。普拉提亚人也不示弱。双方大建攻、防工事,相持不下。伯罗奔尼撒人尝试了各种手段,总想不必长期围攻便取得这个城市。可是,用过的一切战术都未见效。他们又决定利用风势施行火攻。幸亏大火燃烧起来以后不久,雷雨大作,熄灭了熊熊烈焰;不然,普拉提亚城就真的要毁于伯罗奔尼撒人的火攻了。伯罗奔尼撒人的这次努力又以失败告终,他们只好遣散了他们大部分军队,留下一些人建筑环绕普拉提亚的城墙。普拉提亚人已经把他们的妻儿老小都送到了雅典,留守城内的人口,不足600名。
当普拉提亚之围还在继续的时候,雅典派其公民军去进攻色雷斯的卡尔西斯人和波提狄亚人,大败,损失了他们的所有将军和430名士兵。此后不久,斯巴达人又率同盟军舰队和1000名重装步兵开赴阿开那尼亚,希望通过征服这一地区而使之脱离雅典。阿开那尼亚人派人向就在附近驻守的雅典将军福密俄求援。福密俄想在公海上向敌人进攻。他把伯罗奔尼撒人的舰队逼到了培特利和埃维那斯河口之间的水域。伯罗奔尼撤人的舰队船头向外,列成紧密的圆圈队形,轻形船都在圆圈内,圈内还有5条装备精良的快船。
雅典的舰队排成一个纵队,环绕着伯罗奔尼撒人的舰队航行;他们佯作要向敌舰进攻,迫使伯罗奔尼撒人舰队的圆圈逐渐向内缩小。等到黎明时分,海面上刮起了风,伯罗奔尼撒人的舰队已经拥挤到了_块,他们既要应付风,又要应付自己的那些轻船,秩序立刻大乱。呼唤声、叫喊声、诅咒声混成一片,搞不清船长的指示,也听不清舵手的命令。桨手们由于缺少经验,不会在风浪中划船。船只在混乱中互相碰撞,必须用篙竿把它们推开。福密俄见机,立即发出攻击信号。雅典人先击沉了海军大将的一条船,然后破坏他们所碰到的每一条船。纷乱的伯罗奔尼撒人的舰队,没有任何抵抗,一味寻机逃跑。雅典人乘胜追击,俘获了12条船和他们大部分水手。
斯巴达人初尝海战滋味,不晓得自己的弱点在于对水手的训练时间过少和没有经验。他们再次集结了一支舰队。雅典人也加强了舰队的力量。双方相持了六七天后,再次拉开战幕。伯罗奔尼撒人的计划是在狭隘的海域打击雅典人;而雅典人的主意正与此相反,他们不准备进入海峡作战。黎明时分,伯罗奔尼撒人的舰队按计划出航,结果竟把雅典人引到了海湾之内。随着发出的信号,伯罗奔尼撒人的舰队以最快的速度向雅典人的舰队冲过去。雅典人只有10条船逃到了公海,逃回诺帕克都,其余的船都陷入了圈套,丧失了战斗力。得意的伯罗奔尼撒人乘胜追击,一路唱着凯歌,不觉队形已经零乱。就在这时,雅典人击沉了一条追赶他们的敌船,致使伯罗奔尼撤人大惊,慌乱之中一些船搁浅了。雅典人受到鼓舞,增强了信心。他们俘获了6条敌船,夺回了自己的被敌人破坏了的船。
当年冬初,伯罗奔尼撤人又蹂躏了萨拉米。这迫使雅典人采取措施,加强比雷埃夫斯港口的防务,封锁了港湾的入口。 公元前428年夏,伯罗奔尼撒人及其同盟者又进军阿提卡。雅典人也还是基本上用老办法对抗。伯罗奔尼撒人在粮食用得差不多时,就撤退了。可在伯罗奔尼撒人尚未离开之时,密提林即米蒂利尼等邦就开始了反叛雅典的行动,成了斯巴达人的同盟者。雅典人第一次从自己的公民中征收了200塔兰特的捐税,同时派出12条船,去各盟国征收贡款,以供包围密提林之需。次年夏季,伯罗奔尼撤人派出42条船前往密提林,同时,再次侵入阿提卡。雅典人一时陷于两线作战的困境。但是,伯罗奔尼撒人在大肆破坏之后,又因粮尽而退出了阿提卡。在密提林方面,城内的人们已经断了炊,望穿双眼,也没见到姗姗来迟的伯罗奔尼撒的舰队,他们不得不同雅典人议和。雅典人处死了大约1000多被认为应对这次暴动负主要责任的密提林人,拆毁了密提林的城堡,夺得他们的海军。密提林的土地分给了移往那里的雅典人,由密提林人耕种。
此后不久,普拉提亚人因为粮绝而向斯巴达人投降。斯巴达人杀死了200多普拉提亚人和围城时亦在城中的雅典人,妇女变为奴隶。城市被完全削平,土地租给底比斯人耕种,为期10年。然而,日子却不好过了,由科尔居拉人的造反开头,一个接一个的城市爆发了革命,整个希腊世界全被掀翻了。每个国家都有相互敌对的派别,民主派的领袖们向雅典靠拢而贵族派的头面人物求助于斯巴达。夏末,雅典人乘西西里的林地尼人请求援助之机,派去了一支舰队,打着帮助同族人的旗号,实际上是要防止粮食从西西里运往伯罗奔尼撤,顺便还可以看看是否能够占领西西里。冬季里,瘟疫又一次猖獗起来,近4400名重装步兵和300名骑兵死于瘟疫;至于一般人的死亡数目,没法弄清。公元前426年,因为频繁的地震,斯巴达人原准备进攻阿提卡的大军走到地峡便打道回府了。公元前425年,斯巴达人又蹂躏了阿提卡。雅典人则派出40条船去西西里,途中,占据了派罗斯并停留6天,加强了防御工事。留下驻军之后,雅典舰队继续开向西西里和科尔居拉。在阿提卡的伯罗奔尼撒人听说派罗斯失陷,立即退回国内,招集凡在伯罗奔尼撒的军队都赶紧向派罗斯进发。留守派罗斯的德莫斯提尼也加紧了防务工作并向附近的雅典舰队求援。斯巴达人从水陆两方面进攻,雅典人在两线防卫。斯巴达人的强行登陆没有成功,在海战中也失利,便要求暂时休战。然而,休战的时间极短。战斗似乎要无限期地延续下去。最后,在美塞尼亚人的帮助下,雅典人终于逼迫粮食不济、精疲力尽的斯巴达人投降。持续了72天的战争,从海上打到陆地,雅典人的损失微乎其微,斯巴达人阵亡和被俘的重装步兵有440人之多,希洛人也开始造反,令他们十分头疼。
此后不久,雅典人开始以大军压向科林斯。这次出征的军队,有80条战船、2000名重装步兵、200名骑兵和盟邦的一些部队。经过几番殊死的肉搏战,雅典人靠着他们的骑兵取得了胜利。公元前424年,斯巴达将军伯拉西达率军进攻安菲波里。他利用内奸里应外合,拿下了此城。安菲波里的失陷,使雅典人感到莫大的惊慌。这个地方对雅典人是非常有用的,它富有可供造船之用的木材。另外,雅典人更害怕同盟者们叛变。他们看到,伯拉西达表现得十分温和,无论他到什么地方,都宣布其使命是解放希腊。他的言行已经得到了不少雅典盟邦的欢迎,他们彼此争先恐后地叛离雅典,请求伯拉西达到他们那里去。已有几个雅典的盟邦落入了斯巴达人之手。雅典人不敢怠慢,尽可能地向各个城邦派遣驻军。公元前423年春,斯巴达人与雅典人签定了休战一年的和约。
我和丈姆娘的十年战争全集
共32集
年丧夫的孙妈妈为三个漂亮女儿的婚事牵肠挂肚。大女婿从政做官员,二女婿从商做老总,唯独三女婿是出租车司机,孙妈妈有些看不上三女婿。为此,丈母娘跟倔强耿直的三女婿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战争”。三女儿为了证明自己没嫁错人,千方百计让三女婿学电脑学英文,但三女婿就是不成大器,这让三女儿很失望,夫妻关系亮起红灯。 恰在此时,大女儿和二女儿家相继发生重大变故,孙妈妈经受不住沉重的打击,突发脑溢血瘫痪在床。三女婿在三年时间里,精心伺候孙妈妈,为她养老送终。丈母娘和女婿之间产生了浓浓的人间真情。孙妈妈早年丧夫,一个人含辛茹苦将三个如花似玉的女儿拉扯长大,三个女儿是她的晚年希望,因此她对三个女儿的婚事格外牵肠挂肚。 ----------------------------------
八十年战争的简介
八十年战争(Eighty Years' War, or Dutch Revolt)发生于1568年~1648年,是荷兰(即尼德兰联邦,荷兰只是联邦七省之一,不过多数以荷兰称呼之)清教徒反抗西班牙统治所展开。该战争又称尼德兰独立战争Netherlands War of Independence,或称荷兰独立战争Dutch War of Independence。
近十年和二十年战争,给人们代来哪些伤害
战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集团之间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战争自出现以来就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据不完全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了4年3个月,参战国家33个,卷入战争的人口达15亿以上。战争双方动员军队6540万人,军民伤亡3000多万人,直接战争费用1863亿美元,财产损失3300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历时6年之久,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波及20亿人口。战争双方动员军队1.1亿人,军民死亡7000多万人,财产损失高达4万亿美元,直接战争费用13520亿美元。
越南战争历时14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持续时间最长、最激烈的大规模局部战争。战争中,越南有160万人死亡,1000多万人成为难民;美国有5.7万人丧生、30多万人受伤;战争耗资2000多亿美元。
两伊战争历时近8年。伊朗死伤60多万人,伊拉克死伤40多万人。两国无家可归的难民超过300万。两国石油收入锐减和生产设施遭受破坏的损失超过5400亿美元。两国在这场战争中损失总额达9000亿美元。战争使两国的经济发展计划至少推迟20至30年。
海湾战争历时42天。美军死亡286人、伤3636人、被俘或失踪55人,其他国家军队亦有轻微损失。伊拉克方面则伤亡近10万人,被俘8.6万人。科威特直接战争损失600亿美元,伊拉克损失约2000亿美元,美国则为战争耗资600亿美元。
科索沃战争历时78天。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共出动飞机2万架次,投下了2.1万吨炸弹,发射了1300枚巡航导弹,造成南联盟境内大部分地区的军事、民用、工业设施和居民区的严重破坏。空袭还造成南联盟1000多名无辜平民死亡,数十万阿尔巴尼亚族人沦为难民。战争中使用的贫铀弹和日内瓦公约禁用的集束炸弹导致新生儿白血病和各种畸形病态。持续的轰炸还严重恶化了南联盟及其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
十年战争的概况
十年战争(公元前431年~公元前421年)。公元前431中3月,伯罗奔尼撒盟国底比斯袭击雅典盟邦布拉底,引起战端。同年5月,斯巴达国王阿基丹姆二世率军入侵阿提卡,战争全面展开。斯巴达拥有步、骑兵约6万人;雅典拥有步、骑兵约3万人,另有战船300艘。斯巴达的战略是,发挥陆军优势攻占阿提卡,离间提洛同盟各成员国,以包围和孤立雅典。雅典执政者伯里克利的对策是,陆上取守势,海上取攻势,袭击伯罗奔尼撒沿海地区,逼斯巴达求和。公元前427年前后,米蒂利尼等城邦发生反雅典起义,陆上形势对雅典不利。公元前425年,雅典海军攻占美塞尼亚两岸的皮洛斯及其附近的斯法克蒂里亚岛,并煽动斯巴达的奴隶暴动,使斯巴达也陷入困境。公元前422年,双方在爱琴海北岸重镇安姆菲波利斯激战,雅典主战派首领克里昂和斯巴达将军伯拉西达均战死。次年双方签订《尼基阿斯和约》。
八十年战争是怎么回事?其性质是什么?
事八年抗战吧?
三十年战争的战争过程
哈布斯堡王朝同盟由西班牙和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组成,并得到罗马教皇和德意志天主教诸侯以及波兰立陶宛王国的支持。反哈布斯堡王朝同盟由法国、瑞典、丹麦、联合省共和国(荷兰)以及英国和俄国组成,并得到德意志新教诸侯和捷克、特兰西瓦尼亚,意大利的反哈布斯堡王朝运动的支持。
三十年战争是以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之间的宗教战争开始的,后来则失去宗教性质。它是资本主义产生和资产阶级民族形成的深远过程的反映,是和一些欧洲国家最初的资产阶级革命(1566~1609年的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1640~166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密切相连的。
当时,哈布斯堡王朝已成为欧洲反动势力的堡垒和衰亡的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它竭力谋求欧洲霸权,但遭到了德意志新教诸侯国的反抗。这些诸侯国形式上加入了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所谓“神圣罗马帝国”,但实际上是独立的。
1576年鲁道夫二世即位,德意志开始迫害新教徒。天主教徒与新教徒冲突过程中,形成了两个相互对立的政治军事联盟:以普法尔茨侯爵腓特烈五世为首的新教联盟(1608)和以巴伐利亚马克西米利安公爵为首的天主教联盟(1609)。德意志的国内矛盾给欧洲列强以可乘之机。
法国支持新教联盟,以便对周围各国建立霸权,并阻止哈布斯堡王朝在德意志边界诸侯国地位的加强。丹麦在攫取德意志的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两州后,又力图占领德意志北部各诸侯国。瑞典则想把波罗的海变成本国的“内湖”。荷兰极力削弱西班牙和奥地利,并使本国商船队在古老的汉萨同盟商路(见汉萨同盟)上获得控制权。英国既反对哈布斯堡王朝在德意志西北部和北海地区加强势力,同时也不希望反哈布斯堡王朝同盟各国强大;它在欧洲和近东的利益,其中包括同奥斯曼帝国的关系,与法国的利益发生了冲突。奥斯曼帝国虽然未参加三十年战争,但却指望利用这次战争来巩固自己在巴尔干半岛的地位。被看作是“基督教先锋”的奥地利如若战败,可使奥斯曼帝国摆脱其在巴尔干地区的主要敌人。俄国与波兰立陶宛王国进行战争,是为收复在波兰瑞典对俄国的武装干涉(十七世纪)期间被波兰立陶宛王国侵占的领土。
三十年战争爆发前夕,敌对双方均拥有常备雇佣军,总兵力各达2.5~5万人。这些军队在建制上分为旅和团。它们虽然经严格训练,但军纪和战斗素质都较差。瑞军经国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改组,战斗力较强,自由农民和市民是这支军队的强大的来自本民族的骨干力量。它装备有轻型火炮和火枪(纸制弹壳),这些武器的特点是射速高。
瑞军步兵团火枪手占2/3,长矛手占1/3,其他国家的军队则相反。为了充分发挥步骑枪火力的威力,古斯塔夫·阿道夫把步兵和骑兵原来的纵深配置队形改成3~6列横队。瑞典和其他国家军队的野战炮兵由轻、重炮兵连编成。瑞军平均每千人配备火炮5~12门,而其他国家的军队每千人仅配备火炮4~5门。
战争导火线是1618年的波希米亚(即今捷克)人民反抗神圣罗马帝国的民族及宗教起义。而整场战争共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捷克阶段(1618年~1624年)、丹麦阶段(1625年~1629年)、瑞典阶段(1630年~1635年)及全欧混战阶段(1636年~1648年),最后以哈布斯堡王朝集团战败,参战各国于1648年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为止,共达三十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