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本色》金钱若为花,当是什么颜色?

tvb影视大全港剧资讯人气:353时间:2025-02-14 17:56:03

《金钱本色》并不能算是马丁•西科赛斯的传世之作,甚至和他的之前或者之后的片子无论从内容上还是节奏上都大相径庭。似乎这不是一部‘西科赛斯’烙印很强的作品。而且就结局与整个故事的质量而言,在马丁的电影里面也算不得上乘。其实影片在前半段无论在节奏还是叙事上都是走高的,只是在后半段里这种高度邹然下降,从一个骗子与男青年的交流变成了一个台球手的飞腾。这前后两段有着很明显差别的叙事彻底打乱了这个片子的意境,不得不说,这更像是为了奥斯卡标准的妥协。最后一段,明显的由马丁喜欢的‘真实黑暗’一下子就转到‘光明励志’里去了,搞的非常地不尴不尬。所幸纽曼老先生还是以一流的演技适应了这种转变,所以他拿了一个奥斯卡。

  保罗纽曼在片中的演出可谓传神准确到位。虽有一种略微浮夸的感觉,但是,真正的骗子,身上也怀着一股这样的感觉。他用各种手法把自己设下的局包装的完美无缺,把自己制造的完美无瑕却又心怀欲念。那种又帅又骚,闪亮中带犀利的眼神,保罗•纽曼拿捏的恰如其分,不多不少,韵味与淳厚皆有,这个奥斯卡拿的实至名归。也算是给老帅哥这么多年的一个交代。而阿汤哥则贡献了他这辈子最出色的表演,是的,最出色,没有之一。无论是本色还是表演,他已经把一个2B男青年能表现出的所有2劲儿表现的淋漓尽致。真的2B男青年丝毫不带夸张的和阿汤哥在片中的表现一模一样。这一点,没见过的人不会明了。

  艾迪是一个有着辉煌过去与过人实力的老头儿。当然,也是一个有着高超实力的‘骗子’。他有着成熟的心智与心态。一个人成熟一个标志之一是不再觉得有技术是一种值得骄傲的事情,而且更关注事情的本质而非瞬时的结果。这一点集中体现在他教文森特诈输这一个桥段上。2B男青年通常都认为‘赢’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他们的实力,目的……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赢’,而这种‘赢’又太浮夸也太骄躁,没有涉及事物本质。年轻时,每个人都很2的相信着‘实力就意味着一切’,这从最基本的威胁生命的‘拳头’到某个专属技能(比如台球打的好,篮球打的好,某个游戏玩的好),他们从不曾思考过一个事或物更深层次的东西,他们总是紧紧追求着当下的愉悦。只有成熟的人才会看见胜负的影射背后的实体,那只能是——利益。现在赢不赢,在利益面前,不重要。利益是一个长期的,长久的,长远的,获得过程极痛苦的东西。而真正意义上的‘赢’,也只有在获得利益的情况下才算是‘赢’。  但是,这并不算是更高意义上的‘赢’,获得利益仅仅只是一个成熟的开始。如何名正言顺,冠冕堂皇,德艺双馨地获得利益,那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艺术。艾迪在旅程开始时承诺下了各种费用包干,用自己的车,自己的钱去让文森特进步,去领悟。他这么做,并不是因为他要‘有良心地’教导文森特,而是要用‘教导’‘付出’这些冠冕的理由去从文森特身上赢取‘利益’。

影片讲述了一个“归隐”台球手的故事,他曾靠不断的大小比赛作为收入来源,也由此在业界享有一些知名度,他退休后开始喝酒泡妞,经营不入流的生意,他的幽默和绅士风度使他能轻易赢得女人倾心,与以前唯一不变的是他整日泡在台球馆里。直到有一天,他遇上了一个极富台球天赋的小伙子,他觉得有商机可觅,便用计骗他携手走上台球营生之路。之后,又发生了一系列事,他改变了小伙子的人生,小伙子也让他的人生再次改变。片尾他重拾球杆,此时他的眼里又再次充满了斗志和有关于胜利的信念。

像马导一贯的风格,本片叙事依然散漫,充满了导演本人意大利籍的啰嗦风格,此前经斯科塞斯之手的著作有《出租车司机》、《穷街陋巷》、《愤怒的公牛》等,这其中每一部都如雷贯耳。《金钱本色》的出现略显突兀,导演早期的风格偏于“暗黑系”,影片整体基调阴暗、昏沉,很难有像《金钱本色》这样一部色系明亮的片子,干净澄澈,一度有往公路片发展的趋势,与此同时还有劲爆的摇滚乐会在人毫无准备时响起,影片的主角也不再是那些游荡于街头巷尾的无名混混,而是开始有一定上进心,尽管是表现在通过正当途径获取财富的渴望上,当然作为人物传记片而出现的《愤怒的公牛》不包括在里面。在欣赏影片时,叙事的散漫和对话的啰嗦直接导致了我的云里雾里,于是当我想当然的解读为这是一部遵从智者逻辑的影片,保罗纽曼饰演的主角艾迪老谋深算,沉稳睿智,影片按照艾迪的行事逻辑,当然就有了常人无法理解的发展思路,甚至在某些时候给我一种去因留果的剪辑错觉,越到后来,思路就越清晰,直至演变为一场类似于“历经生死路,方知何物贵”的俗套戏剧。

影片结尾的最后一个镜头,让我立马想起了特吕弗的《四百击》。一个是世界“新浪潮”电影的创始人之一,一个是“新好莱坞”电影的开创者之一,两者都是“电影作者论”坚定不移的信奉者,并一直在身体力行。两片相隔三十年的对望,既是晚辈对前辈的诚挚致敬,又可视为立足于电影史这一视角上相关信仰的一场传承与接力。

两者的联系之处在于结尾时定格于主角的特写镜头。《特吕弗》里的小男孩最后那张脸布满了迷茫、困惑和对未来的惴惴不安,特吕弗于此最终给了我们答复:《四百击》是一部以儿童为主角和视角出发点的电影,但讲的既不是儿童,也不是儿童的情感世界,讲的是关于这个压抑、急待脱释又让人欲罢不能的世界,小男孩的成长悲剧只不过是大环境视野中的小人物故事,如果有人会认为他的成长历程是一个悲剧的话;《金钱本色》里对保罗纽曼的表情特写,那张脸充满未经修饰和不被杂念侵蚀的喜悦,这个喜悦来自于对自己曾经的回归以及维护尊严与体育精神相交杂下行为的满足,斯科塞斯也通过此给了我们答案:影片说的不是桌球,讲的不是某个励志故事,也不是一个人的成长历程,而是这个由钱作为衡量社会一切的指标,又有谁愿意看到一项运动的技能水准完全凭借金钱去量化呢,导演本人更是不断的给予比赛完后清点钞票的一系列镜头特写,直白刺眼,这一点使我印象尤为深刻。也或许只有这样才能解释“金钱本色”这个看起来与影片内容没多大关联的片名,金钱的本色或许就是金钱在怀揣信念理想者面前的不值一提。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123456@qq.com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湘ICP备2023000517号

港剧

港片

tvb大全

动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