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选《芳华》。
其实没有值得不值得一说。一个奇幻,一个现实。各人有各人的口味。
就我个人而言,不得不承认,《妖猫传》呈现的大唐,在和尚和白居易的移步换景之间,每个场景细节都丝丝入扣,确实美仑美奂,但要说大唐画面的呈现,并没有越过徐克当年的《狄仁杰》。而整部电影看下来,我只记住了三十秒。
哪三十秒?
辛柏青饰演的李白,那吟诗的三十秒,演技爆棚,让人落泪。
那狂放不羁、嗜酒如命、豪气纵横又多情善感的三十秒。
这才是余光中笔下的“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的李白啊。
而《芳华》有瑕疵但足够真诚。
有一幕印象很深:清晨的练功房里,温柔和煦的一米阳光,悠扬的琴声动听的歌声、 靠着钢琴压着腿的姑娘,双双对对旋转着的年轻人……这一幕是银幕下的我的记忆,是银幕后的严歌苓的记忆,是银幕里的刘峰的记忆,也是那一代文工团集体的回忆吧。
我喜欢这部片子。
也许是因为不服输的老钢炮本人,也许是因为撤档时发布会上严歌苓的那一哭,也许是因为儿时不真切的记忆里有过片中的场景,也许那些歌声和舞者真的太美,也许何小萍的那场独舞让我心悸和流泪……甚至我觉得,如果影片在那场独舞中戛然而止,应该刚刚好。
有人问我,如果刘峰没有那一抱,如果何小萍没有拿军装,是不是他们的结局会不一样?
就像朋友看至爱梵高后,问我如果梵高当年拥有美好的爱情,是不是结局会稍有不同?
我想起严歌苓的话,她说:每一段错误都会用来塑造你将来的人生。
我想起欧亨利的《命运之路》,里面的那首诗:
“我踏上许多条道路
追求人生的真义。
我心纯志坚,以爱情指路,
难道真心和爱情
在人生之战中不愿为我佑护,
让我主宰、选择、左右或铸造
我的命运?”
答案是:没有。因为我们每一种选择都是由当下的那个内心世界决定的。命运之路,倘若你有机会回首重来,依然没有什么不同。
两部电影看下来,各有千秋。
个人喜好不一样,我相信对于两部电影有不同的评价。
如果你喜欢古典类,场面效果,你可以选择《妖猫传》,如果你喜欢相对情感类,你可以选择《芳华》,我是比较喜欢情感类的,所以,我选择《芳华》。
我先说说《芳华》这部电影。
《芳华》的故事对于我这个八十后来说,很多是真的很陌生,但是,并不影响我观看。
电影的故事说的是六七十年代的文工团的兴起到衰落,里面的故事演诉着一代人的青春有一代的芳华,对于故事,我们也许陌生,但不会对于青春这个概念生疏。
以前你从父辈听到第一次又收音机,第一次穿牛仔裤的兴奋感,你感觉不能理解,电影里就有提到这些尘封的往事。
看了电影的故事,可能你会莞尔一笑,但是,毕竟这就是一代人的记忆。
故事让人比较惋惜的就是刘峰这个人物,从英雄到落魄工人,因为暗恋林丁丁这个女孩,放弃了大学,继续留在文工团 ,因为抱了林丁丁,生命就发生了转折,在战争中失去了一只手,最后的结局是跟故事的主人翁相依为命。
故事诠释的是不同年代,不同的芳华,最后电影几句台词点明了电影的主题。
说完芳华,我在说下《妖猫传》。
《妖猫传》,是通过一只三脚猫,在大唐时代不停的复仇为线索。法师空海与白居易最终揭晓杨贵妃历史谜团。
画面感比较强烈的是描绘了大唐盛世。
画面感比较强烈的还有幻术师的幻术。前部份的故事悬疑到最后揭秘。
从技术角度来说,画面是比较细腻,但是,很遗憾,从头看到未,我找不到凯导有一句耳目一新的电影台词。
如果一部看下来,没有让我思想的思考,我想不太适合我的观影感悟。
所以,从情感类而言,二部电影,我感觉《芳华》适合去电影院看。
当然,如果你其它想法,欢迎探讨。
对比而言,冯小刚的《芳华》更能产生共鸣和回味。而《猫妖传》的故事相对更加遥远,且讲述的故事主题过于集中于爱情,没有《芳华》那么丰富和饱满。
也许是由于个人的成长经历,比起很多对这个故事表示愤怒不平、感受到心痛与失落的人不同,我觉得《芳华》很诚实、很耿直、又很积极地描绘了真实的青春和人生。有人说文工团的那群人怎么那么残忍,怎么那么对待刘峰和何小萍。我想说,如果换做你,在同样的情境之下,你不见得能“出淤泥而不染”。
处处雷锋不求回报的人,得不到他人的珍惜;你做得好被贴上了雷锋的标签,他人就会以雷锋的标准要求你,让你不得有一点自己的“人样儿”;性格不讨喜、家境糟糕、内心自卑逆来顺受的人在环境里被孤立、被欺负几乎是必然发生的事情。《芳华》讲述其实就是生活的真相。而冯小刚、严歌苓那一代人,经历了这些真相之后再回忆青春,依然觉得青春最美,所以《芳华》拍得很美。
再说说《猫妖传》,虽然讲述的是一段怨念。但是其中绮丽绚烂的特效场景、玄幻壮阔的画面风格,让这个本身悲剧的故事充满了壮丽之感。
一直妖猫通过作妖的方式引导白居易和和尚去探寻贵妃之死的真相,大家都可以杨贵妃“三千宠爱于一身”而歌颂她的爱情故事,但事实上贵妃在兵变之下被活埋而死,皇帝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和颜面,选择将贵妃欺骗活埋。
但无论是30年前的白鹤少年还是30年后的白居易,他们内心都爱着这位美丽的贵妃,她的颜迷倒了整个大唐,但却没有换来皇上的终极爱情。皇上要天下,牺牲了她。《长恨歌》还是《长恨歌》,但男主另有他人。
上天造就红颜,男人造就祸水,黄轩演得不错。
《芳华》和《妖猫转》都值得去看一看,毕竟都是大导演想要拍摄的电影,而且风格迥异,口碑都还不错。
我选择的是《妖猫传》。
1、个人喜好,想见识下大唐盛世。我们常常说起唐朝的繁荣、鼎盛,很多外国人都慕名而来到我们的国家,想在电影里看看真实的唐朝。
陈凯歌花了6年的时间搭建一座城,为了一部电影,种下2万棵树,等到树苗郁郁葱葱,繁华盛唐再现。
除了故事是虚假的,有种一切都是真实的,不管是宫殿,还是树木,等待让人对这一切的美好,哪怕是一个虚幻的梦也充满期待。
2、眼光独到,每个演员都像量身定制一般,恰到好处展现了自己的极致。
电影的剧情还算不错,不是太好,我觉得最难得是每个演员的表演,不管是黄轩演绎的带着孩子的诗人,还是辛青柏的带着癫狂的诗仙李白。
皇帝、金吾卫统领到太监,似乎每个演员都展现出了自己的光彩。除了黄轩,其他的演员戏份并不多,在不多的镜头前,依然突出了人物的特点,真的是好演技。日本的几位演员也是实力不俗,每个人都表演得非常自然。
美到炫目的贵妃。与以往不同,这个杨贵妃带了异族血统,而且并不算胖。但是却让我一看到,就心生爱意,美丽而且高贵,艳丽而又脱俗,一袭红衣真是美不胜收.
张雨绮果然是天生的唐朝美人,配上她那妩媚的声音,天衣无缝。其实以前看她的戏,都不太喜欢她的声音,唯独在这部戏里,觉得这样的美人就要这样的声音。
意外的惊喜,刘昊然。看他现代装一直只觉得帅气,没有想到他的白鹤少年会如此富有感染力,小鹿般的眼睛,生动灵巧,充满灵气。
《妖猫传》算不上最好的电影,但是这部电影里面绝对有最好的表演。
在我看来一部好的电影要么能带我见识我没见识过的世界,要么能告诉我我没听说过的观点,如果二者兼而有之,那就是一部上上作。就这个评判标准来说,《芳华》一条没做到,《妖猫传》做到了第一点。
有些人很奇怪,喜欢讲自己过去的故事,也不管别人感不感兴趣,反正他讲起来的时候总是一把鼻涕一把泪,把自己感动坏了,私心里觉得别人肯定也会感同身受,如果你不跟着抹眼泪,他觉得你这人是不是三观有什么问题。《芳华》就是这样一部电影,几张没有辨识度的脸,没什么新意的阶级斗争,穷人看了觉得,对啊,我们就是这么惨的;富人看了说,切,开不起玩笑,你们穷人就是自卑。所以,不知道这部电影是为了讨好谁。
《妖猫传》讲的道理虽然也是千篇一律,甚至跟《无极》一样,讲的都是帝王无情,男人们都爱将自己的欲望怪罪给女人。但是架不住陈导审美高级啊,黄轩与空海的街头快闪带我们游览了开元盛世的繁荣市景,极乐之宴带我们领略了盛世繁华(PS: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人看过思聪家的傣秀,极乐之宴的幻术表演真是迷之相似啊),杨贵妃的盛世美颜更是倾城倾国倾我所有,这样的视觉盛宴真叫人心潮澎湃。
生活已然如此艰辛,我不想再花钱去请你告诉我一遍事实如此,我想生活在生活的幻术中,眼中尽是尘世繁华。
说真的,我至今还没看过《芳华》,但就身边看过该电影的朋友的反映来看,《芳华》确实是一部不错的影片。几乎每个看过的朋友都会一边向我推荐这部电影,一边给我剧透电影里的精彩剧情。
虽然我没看过《芳华》,但我也看过对这部电影的相关评价,知道《芳华》主要讲述的是生活在七八十年代文工团里的一群年轻人,经历着爱情和生活中的变数。
和大多数90后一样,我们都不曾有过电影里的经历,但《芳华》却鲜活地将那个时代的生活展现在我们面前,同时激发我们更多有关人性方面的思考,精神层次较高。
而《妖猫传》我是看过的,它展现给观影者更多的是唐朝的盛世风光,可以说影片的视觉效果绝对震撼。
但相比《芳华》而言,《妖猫传》所传递给观众的情感并不强烈,相信对于大多数观影者来说,可能较难理解影片中导演想要传递给大家的无上爱。
其实这两部电影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如果你是文艺青年,那么我会推荐你去看《芳华》;如果你更注重画面感,那我会推荐《妖猫传》。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部电影黄轩都有参演,而且他在电影里的表现可圈可点。喜欢黄轩的小伙伴们,不妨两部都去看一看。
你的情感树洞 微信公众号:3的6次方 ID:wosi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