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鱼具「杭州鱼贩还有一个隐藏身份千万网友点赞真的太牛了」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329更新:2023-03-20 22:08:42

下午1点钟,54岁的沈建江会离开卖鱼摊位,回到家中的“画室”,他熟练地玩起笔墨纸砚,在宣纸上做出

一副山水朦胧的中国画。

等到下午四点,沈建江再回摊位,杀鱼、称重、抓虾,那双曾握着画笔的手又重回维持生计的菜市场。

人前,他是杭州萧山区育才农贸市场上的卖鱼佬——外号胖子。

人后,他是醉心中国画,去过中国美院读书,还在教孩子公益课的中国画老师。

人前人后,是54岁的沈建江看起来割裂又真实的人生。

对于沈建江来说,身份的转变,从外号可见一斑,“以前大家喊我卖鱼佬,胖子,现在大家会叫我沈老师,画家。”

最近沈建江的突然走红,源于一则全球短视频大赛一等奖的视频,他正是其中的男主角。

沈建江在视频用他自己的语言描绘他学习中国画的心情:“听老师的讲课,如同一个渴了的人,一个干渴的人突然看到了一瓶水。”

来回通勤三小时

准备了三年去中国美院研修

沈建江不是科班出身,在他的身上,中国美院是一个蛮特别的闪光点。

2022年12月13日,沈建江获得2022年中国美院继续教育学院高级研修部“优秀学员”称号。

正式毕业已经好几个月,聊起从去年3月到去年12月的“美院经历”,沈建江仍有很多感情。

沈建江对中国美院的向往开始于三年前。

“一个是考虑到自己的水平,之前都是自学山水画,怕到了美院跟不上。另一个是费用问题,还没和家属做好工作。另外考虑到生意很忙,担心自己的身体吃不消来回跑,无法兼顾上学和做生意。”当时的沈建江有多重顾虑。

但美院的种子一旦种下了,沈建江形容“它自己发芽开花了”。

沈建江有意识锻炼起身体,“我以前吃饭随便吃的,现在开始规律三餐,以前每次进货,是三轮车帮忙搬货,现在我会特意自己来搬重物,锻炼身体耐力。从菜场去美院来回要三个小时。”

为了跟得上美院的水平,他开始每周抽出空出门写生,更努力钻研中国画水平。

“写生那天,一般凌晨三点半起床进货,早晨8点半离开摊位,然后跑去萧山进化、瓜沥等写生,下午1点回来继续出摊。”

看到沈建江坚持和努力,“老婆终于松口,同意我交学费去研修班进修”。

在研修班的日子,沈建江第一天就被内行人指出了画画中的缺点,“同学很多都是美术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或者学校美术老师,大家都是科班出生的,我是唯一自学进去的学生。”

同学们很热心帮助沈建江。

“他们让我下午留下来,大家一起帮我补课。”在大家的帮助下,沈建江的中国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最后离开时,沈建江获得了优秀学员的称号。

这对于以前的他来说,“实在是不敢想象的”。

生活苦但是要敢于争取

希望60岁时还能继续画

从一个卖鱼佬转变为中国画爱好者,是机遇,也是沈建江努力争取的结果。

2000年,沈建江从国企下岗后,转行水产摊贩生意。

当时不懂卖鱼门道,沈建江吃了很多苦。

“第一年,没有交通工具,凌晨1点半出发,去中巴车拼车点,拼车去新农都农贸市场进货,再挤着中巴车返回市场。”

到市场的沈建江,满身的鱼腥味,湿漉漉一身的水。

“那是真的苦,第一批很多人淘汰了,转行了,但是我就是觉得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沈建江说,第二年就开始赚钱了。

之所以会开始画山水画,沈建江说“是当时的生意上正轨了,下午都空闲了,就想着找一个爱好打发下业余时间。”

山水画,沈建江小的时候曾学过皮毛。

但是没有老师,很难坚持。

2012年,沈建江进入萧山农民书画协会,师从赵大安,开始系统学习。

“老师给我一个很大的启发,我当时自学山水、人物、花鸟,老师说一个人捧着三个西瓜,到达终点的可能性很小。但是一个人如果紧紧抱着一个西瓜,说不定会到达终点。”

在老师的建议下,沈建江开始专心学山水画。

2014年,他的《湘湖依旧》获得了萧山区企业书画美术类三等奖。

这是第一个奖,给了他很大的鼓励。

后面,沈建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奖项,还办了个人画展。

一边卖鱼一边画画的生活,给沈建江也带来了很大改变。

从前,大家都只会叫沈建江胖子、卖鱼佬,现在更多人会叫沈老师、画家,沈建江也去家乡进化镇教小孩子上画画的公益课。

相比这些,沈建江觉得画画给他带来的心灵抚慰更大,“让我懂得了生活苦但是要敢于争取,幸运之神总青睐有心人。”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