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涌|14岁确诊抑郁被全家人抛弃深析深海背后的抑郁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278更新:2023-03-21 18:20:09

今年春节档,看了一部动画电影《深海》,讲述了14岁主角小女孩参宿,生活在爸爸再婚的家庭里,她很想念妈妈,妈妈却鲜少回复她消息,这让她一度以为“我不够好”。

在爸爸重组了家庭,很快有了一个弟弟,将所有的爱都转移到了儿子身上。参宿在新家庭里备受冷落,日渐沦为家庭中的边缘人。

没有人在乎,没有人重视。

一件件堆积而来的“小事”让长期生活在暗淡之中的参宿最终跳入了深海之中。

“你要多笑笑,自然就会好了。”

时至今日,依然还是有很多人,不能足够客观地看待抑郁症这件事,就像《深海》中参宿的爸爸,即便在女儿已经被确诊是抑郁症的时候,还是说:“不用花钱治疗,你要多笑笑,自然就会好了。”

对于抑郁症,大家普遍认为是患者过度悲伤了,“想太多”、“太悲观”、“很难快乐起来”,抑郁患者总会被贴上这些标签。

但心理学家维雷娜卡斯特却不这么认为,在她的《体验悲哀》一书中写道,“一个人之所以患上抑郁症,往往不是因为过度悲伤,而恰恰是拒绝了悲伤。”

当情绪处于自己可以承受消化的范围时,在好好处理过后便恢复平静;而当事件过于冲击,让我们产生难以承受的悲伤时,我们会为了保护脆弱的平静,下意识地选择否认或情感隔离。

意识上的拒绝悲伤,有的人会认为自己已经不会再为那件事情悲伤了,但往往不过是把悲伤赶到潜意识中去罢了。

对于陷入悲伤的人来说,他能轻易地说出自己悲伤的原因,“我的猫去世了”、“我失恋了”、“我跟好朋友吵架了”……

他们常常会感觉自己的悲伤是无缘无故的,是难以控制的。

“因为今天不小心打碎了一个杯子,所以我痛哭了半天”

“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不开心,只是早上醒来时感觉一切都很没有意义”

“我也不想这么悲观,但我不知道怎么让自己开心起来……”

抑郁的人无法指出卷走自己生活意义的元凶,无法理解自己当下的状态。

那些潜藏在意识之下的,无法向外表达的愤怒和悲伤在压抑之下转化成了强烈的自我仇恨,自我厌弃、愧疚感、有罪感……

这些情绪不断在生活中堆积,到顶点甚至会让人产生自杀的想法。

“有时候,这个世界看上去是灰色的,就算是这样,也一定有一些光亮在等着你。”遇到南河,是参宿的幸运。

但对抗抑郁症,对真实的抑郁症患者来说,是一件孤独又漫长的事情,要漫无边际的悲伤止住,需要把它转化为有具体指向的悲伤,让潜意识“意识”化。

对抑郁症而言,用理智说服自己相信生活的美好之前,先要允许自己去感受、回忆曾经受到的伤害。

应当让自己勇敢表达自己的愤怒,并将愤怒传达给正确的目标。这确实会很难,但那些真正埋藏在心底的痛,永远都在,我们每次触碰都会流血。

只有当你肯哭泣、肯流泪、肯谈论时,那将不成为怆痛,要允许自己去了解和理解自己的痛苦和愤怒,用正确的方法哀悼我们的失去;自然而单纯的悲伤,是一种治疗。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