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冷饭在广东是什么意思「TVB炒冷饭炒出97分大爆款到底什么人能当元朗特首」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386更新:2023-03-22 05:51:12

最近“流行”怀旧。

综艺里,那些港台明星唱着劲歌金曲,仿佛回到了TVB的黄金时代。

看着看着,肉叔却不经意想起一个词:

悬浮。

扮熟扮酷扮精神,每个人都是大娱乐家。

但此时的TVB在干嘛呢?

你或许有所耳闻,去年TVB接连出了两部爆款综艺。

9.5分的《无穷之路》和9.3分的《寻人记》。

这里面,却没有花里胡哨,更没有“娱乐至死”。

而今天,肉叔想要说的是,《寻人记2》,终于出了!

豆瓣9.7,口碑更顶!

《寻人记2》主题依旧:

寻找八九十年代新闻节目里的主人公。

之所以这么受欢迎,其实离不开制作组口中的三个字:

人情味。

这种人情味,不仅仅来自采访对象的接地气,更来自节目组的“售后”:

特别是第一季播出后,反响极好,不少观众主动联系节目组“找人”。

很多人社交媒体上喊话,有的甚至用一种颇为“复古”的方式——寄信。

有打印的,还有手写的。

尤其在香港这个节奏如此快速的国际化都市中,寄信这件事本身,多少显得有点老土和过时了。

但也因为这种主动“落伍”,反而让这件事变得有些罗曼蒂克。

浓浓的人味儿。

也正因为有“人味儿”,才能让观众感受到“情”的珍贵。

譬如说——不少观众来信和其他被访者口中,有一个名字被反复提及,安仔。

全名梁安国,他自称“元朗特首”。

当事人回看当年新闻片段

自封特首?多大胆子?

别说,不但在元朗,就连香港不少政府官员都认识他,甚至包括现任香港特首林郑月娥。

可以说,是受访者中的顶流了。

安仔的故事,说起来也是奇特。

起初,人们觉得他精明。

安仔早在1982年的《新闻透视》出道。

那时候,他是古早防诈骗代言人。

原因是他在报纸广告中看到招聘后应征,结果对方要他交200块参加训练课程,于是精明的安仔一眼就“洞悉天机”。

没有“贴钱返工”(这种讲法),所以我觉得有古怪

后来,人们觉得他太较真。

去烧腊店买烧肉,店家给他称了一条骨头。他坚持不要骨头,可诉求被店家搪塞过去。

于是他打去999报警投诉店家,后来导致这家店——倒闭了。

他还很古怪。

梁安国在家都穿得十分有型,打领带穿皮鞋。

家里堆满他的囤货,从山珍海味,到各种生活用品和家具。

比如录音机,一买就是60台,还有10台冰箱,元贝4大包,花旗参8盒……简直就是一小型海味铺兼超市。

但他又有一种冷幽默在身上。

我是一个容易受伤的男人

唔……好的。

谈起当年投诉的事,他也不认为自己较真有什么问题,相反觉得店家有义务让消费者知晓。

为此,他还即兴创作烧肉版《半斤八两》:

半斤八两,骨头占了二两

半斤八两,烧肉得返(只剩)六两

家阵(现在)买烧肉,边有半斤八两咁理想

许冠杰听了觉得很赞

这么看,明明是个还挺有趣的人对吧?

但在某些人眼里,他人傻。

神憎鬼厌。

为什么?就投诉那些事儿。

梁安国还有个称号,投诉王,一有看不顺眼的,他就会打电话投诉。

不管是小巴超载、汽车违停,还是有人放炮仗、乱扔垃圾,万事皆可投诉。

除了公共大事,还有些个人私事。

比如去餐厅吃饭,要是不好吃,如果人家马上给他解决,也就算了。

但要是别人嫌他事儿多还骂他,他便不会客气:

打电话找食环署来查厨房,找劳工处来查雇员是否有记录,消防是否有阻塞通道。

反正不会就此罢休,因此他还有个“记仇本”——

这架巴士,我一上车他就骂我

不知道为什么

我致电999截停这辆巴士

眼里容不下一粒沙,注定惹人嫌。

不过。

败也投诉,自然成也投诉,在不少熟人眼中,梁安国人见人爱。

譬如——曾有一段时间,外面摆摊的沟渠冒白色的泡沫,影响市容,更影响做生意。

商贩们打电话投诉,结果有关部门互相踢皮球。

有人忍无可忍,找“投诉王”大吐苦水,请他出面帮忙解决问题。

果然,没多久就来人了,还是某部门的高官亲自来处理。

(找梁安国)比找区议员好

元朗特首的称号就这么来的。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个人会如此极端?

其实不止外人,家人也这么说他:

又可怜又可恨,他两极的,没有中间的

要不好极,要不坏极

遇到对他好的人,他会主动送上温暖。

遇上骂他傻歧视他的人,他会睚眦必报,抓到一点痛处就投诉到底。

性格问题?成长经历?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一次不经意的“自述”,我们得到了一个重要的信息:

我是青山大学硕士生,青大毕业的

现在在油麻地精神科“进修”

(青山指的香港青山医院,是一所精神病医院)

心病还须心药医。

摄制组于是专门联系到一位精神科医生,安排医生和梁安国面谈。

梁安国常年独居,身边没什么朋友,所以尽管来的是医生,他也热情招待。

一如既往。

把医生领进家门后,梁安国就开始了他的滔滔不绝,分享自己的各种囤货。

只是,这看起来,像是中介带人看房?

后来,他总算想起让医生坐下了。

但坐哪里呢?

家里基本没外人来,连多张椅子都没有。

最后不得不拿行李箱将就着坐下。

或许面对的是医生,也或许很久没人认认真真和他说话了,在这段对话中,梁安国的分享欲异常强烈。

他总会突然语调升高,激动地讲起某些让他愤愤不平的事。

大多是他被欺负的经历。

曾有女学生走过,在后面趁机敲我的头

有学生冤枉我,有学生讨厌我

要班长记下我的名字,老师叫我来打我屁股

……

他提到一句:

那会我软弱,不会报警,默默忍受

小时候不合群,如今就要和看不起自己的人结怨。

那份从小就植根在心中的自卑,让现在的他变得逆反。

他就像溺水的人,想要拼命抓住一块浮板——投诉,成了这块救命的浮板,也成了他对抗外界的一种方式。

有老板骂我“白痴仔”

我就告他的餐厅,罚了他几千元

有一家店更过分,他说“傻仔安”

好,我就用胶水堵他的钥匙孔

在这场对话最后,医生给了一个建议,让他尝试不要那么轻易投诉,试着不要恶毒地骂人。

他反问,那不就是忍了?

医生又补充,也不是忍,就是试着不要那么激动。

结果他一句让全场爆笑:不要激动不就是忍了?冲凉不就是洗澡?

对话有说有笑,但医生还是察觉到梁安国的异样。

他一些举动,跟自闭症谱系障碍患者的病症重合。

比如大量积囤,在家也要衣冠整整,经常重复某件事,有时说话语调突然升高,聊天话题跳跃等,这都是类似自闭症的行为,让梁安国和外人无法正常沟通,难以适应社会规范。

自闭症患者虽然属于精神病,但有些患者智商很高,如果家人及早发现并进行治疗,或许人生轨迹会大不相同。

梁安国显然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他只能在这个世界上,靠着自己的经验,寻找自己能够生存下去的方式。

社会上仍有很多梁安国。

作为旁人,你不必一定要和他们成为朋友,但,试着抹掉有色眼镜上的成见,说不定也能挽救一个人。

看到这,你或许就能理解,节目所强调的“人情味”到底是什么了。

从时代话题出发,通过寻一个人,捕捉一群人的共同特征。

透过一个人成长的脉络,去还原一个时代厚重的发展轨迹。

尤其是第二季。

就像现在的梁安国。

虽然较真得“乞人憎”(粤语:令人讨厌),但就如黄霑所说:

宁为真小人争取社会地位,莫让伪君子霸占整个世界。

肉叔觉得这是第二季比第一季分儿高的原因所在。

说到底。

《寻人记2》那份独特的人情味,就来自这种主动的滞后。

它在回望。

回望那些曾经被时代忽视,乃至被抛弃的人,并向他们伸出手。

同样的例子也发生在9.5分《无穷之路》里。

作为扶贫节目,它没有盲目唱颂歌,也没有过度煽情和渲染。

但巧合的是。

两档节目来自同一功臣,TVB新闻部。

明明是综艺真人秀,他们用的还是原始的新闻采编的准则去做。

换句话说。

它们只是完成一档新闻节目该做的事——如实呈现。

这跟主持人有很大的关系。

《无穷之路》的主持人陈贝儿,让这档节目充满和《寻人记》一样的人情味。不妨来一个对比。

同样是面对底层大众。

《极限挑战》某一期,张艺兴和山区留守儿童有一段对话:

-你都没怎么看过她(妈妈),你为什么要想她

-我是她生的

-从来没养过你耶

这发问???

反观在《无穷之路》中,陈贝儿采访贫穷山村里的年轻小伙拉博。

可以选择走出山村的拉博坚持留在山上,就是为了照顾父母。

听到这番话,陈贝儿没有做任何追问,眼里充满惋惜,转而表达欣赏,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臂:

-很孝顺

-必须的,必须的

后来拉博谈到自己做直播,积累了不少粉丝。现在被一家旅游公司看中,成为签约导游。

陈贝儿发自肺腑地祝福他:

-我对你有信心的,我现在很替你开心,真的

-谢谢姐姐

对于这群贫穷的被采访者,她没有站在高处俯视。

从她的举动中,你能感受到一股热切的真诚。

这份真诚,为节目注入了宝贵的人情味。

而《寻人记》呢?

老实说,这档节目的架构很简单。

一集才20来分钟,拍摄手法也不复杂,画面基本就是采访双方你来我往的对话。

它下的功夫,全在观众看不到的幕后。

你以为寻人就是打打电话那么简单?

NONONO,远远不止。

他们查阅了大量资料——网络上的、报刊里的、书本中的,还有对着古早高糊画质视频逐帧逐帧反复看,就更不用说走遍大街小巷拉着人问。

但问题是,寻人不是你想寻,想寻就能寻。

很多时候你花了大半年,进度仍如同在大海里捞一根不知道是否存在的针。

寻寻觅觅要花很多气力,往往找不到,偶尔寻到宝。

食白果才是常态。(粤语,指白忙一场)

花大量金钱时间和精力,去坚持做一件还不一定有结果的事。

值不值得?是不是傻?

肉叔不敢说。

但可以肯定的是——正因为有这份充满“傻气”的坚守,那份真诚才被保住。

而真诚。

才是一个节目。

甚或一段人生的根本。

本日打工人:王家卫生委员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