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部港剧开播了,又一部港剧扑街了。
黄宗泽、吴卓羲、关智斌、周秀娜、张雅卓、吴千语等主演的警匪剧《战毒》。
于7月9日开播,但这部剧豆瓣评分4.7。
其播放量和讨论量都是极差,毫无疑问有着黄宗泽,吴卓羲两大男神坐镇的《战毒》。
它扑街了。
与此同时,7月内地剧《重启之极海听雷》《河神2》《二十不惑》《三十而已》等等。
虽然和6月的《三叉戟》《隐秘的角落》相比有距离。
但几部剧质量口碑上获得好评,市场热度一直居高不下。
现在港剧真的是越来越不行了。
港剧不行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今天伯光从题材分析一下,《战毒》和背后的港剧为何不行了。
01内地剧和港剧的类型
国产剧一直有两岸三地之分。
两岸三地因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不同,早期各有各的优势。
关于台剧,港剧和内地剧擅长的剧种,我个人曾经也写过很多篇稿子分析,此处只大致分析一下。
1、内地剧一向擅长偏严肃的题材
原因是早期内地整个大环境不同,早期文化产业都是国营厂的工资制。再加上和港台市场经济不同的模式。
导致内地主流导演团队,一直擅长拍摄的电视剧是这些。
《雍正王朝》《大明王朝》类历史剧,《大宅门》《闯关东》类年代剧。《亮剑》《我的团长我的团长》战争剧。
《潜伏》《悬崖》《胜算》类谍战剧。
《渴望》《北京人在纽约》类都市情感剧。
其它类型也有着不少,比如《重案六组》《黑冰》等警匪刑侦剧,《神探狄仁杰》《大宋提刑官》等古装悬疑剧等。
不管如何,从8090年代一直到现在。
内地剧擅长都偏向于严肃剧,历史厚重感要强烈得多。
2、港剧擅长武侠剧和职业剧
香港因为经济发展得早,其实电视剧题材还是很多元化的。
70,80年代如《上海滩》《霍元甲》等爱国题材,在后来的港剧和今天的国产剧当中,影响非常小了。
港剧对于国产剧影响最深远的还是武侠剧,积累非常深厚的经验。
2000年过后,港剧擅长的剩下《法证先锋》《妙手仁心》《使徒行者》等警匪剧和职场剧,一直都拍得很好。
同时也有《金枝欲孽》《宫心计》等古装宫廷剧。
但是整体的影响相对较小,主要问题是当下香港自己自己古装拍得很少。
另外便是《宫心计》《金枝欲孽》等宫斗剧也是一样。
台剧这里就不分析了,毕竟和港剧衰落没有什么关系。
02港剧与内地剧题材的优劣
上面分析那个有什么用呢?
我们从电视剧的题材来讲。
明明限制较少的港剧应该有更多的发挥,结果现在大量港剧固步自封疯狂的吃老本。相反,戴着镣铐跳舞的内地剧,却在努力突破带来更多的可能。
我们从《战毒》和7月内地剧比较。
内地剧类型和题材,虽然和以前相比并没有什么破天荒有突破的,但是真的要丰富太多了。
《重启之极海听雷》是盗墓探险剧。
《河神2》算是民国悬疑奇幻剧。
《胜算》是谍战剧。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都是现实主义的女性都市剧。
刚刚开播的《穿越火线》是电竞,已经播出许久的《锦绣南歌》是古装言情剧。
虽然和之前的内地剧相比,这些剧集在题材上也没有什么突破,但是可供观众的选择有很多。
尤其是当前几大热门剧集,类型题材和观众的需求十分垂直。
《重启》针对盗墓探险观众,《河神2》是民国悬疑观众;《二十不惑》《三十而已》现实主义女性观众。
《锦绣南歌》是古装言情,《胜算》是谍战观众。
我们再看看港剧《战毒》,它就是万年不变的警匪剧。
其实如果还是警匪剧都没有什么关系,因为相同的题材只要你拍得好,观众仍然是会买账的。
《战毒》问题是拍得太烂了。
尤其是和之前同类港剧《使徒行者》,同期的《杀手》相比。
03《战毒》的不思进取
《战毒》开播前最大看点是黄宗泽,吴卓羲等香港实力派演员。
虽然都是一张张再熟悉不过的老脸,但是内地观众对这些演员非常熟悉,实力也是非常认可的。
谁不想看这些实力派演员飚戏呢?
如果故事剧情又燃又爽又虐又甜就更好了。
结果就是《战毒》全方位失败,尤其是和同期内地剧相比。
1、《战毒》制作水平的不思进取
这些年,随着大批内地剧对于影视工业的突破。
那些粗制滥造和影视工业不思进取的电视剧,观众越来越不待见了(除非你有很好的演员和很好的故事,很多小成本网剧便是如此)。
同期内地剧当中。
《胜算》被压多年不提。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是都市剧也不以制作见长。
我们看看对于“特效水平”要求较高的两部内地剧。
《河神2》制作全面升级,有着电影质感。
《重启之极海听雷》一扫南派三叔过去电视剧的五毛特效,节奏缓慢和剧情注水等等问题。
但是我们看看《战毒》。
同样的警匪剧,画质和几年前的《使徒行者》毫无二致。
这在不断突破的内地剧当中,港剧制作水平越来越没什么看头了。
ps:港台剧一向都不以制作见长,那些北上内地拍片的港台导演拍的内地剧,制作一直拖国产剧的后腿。
《锦绣南歌》就是港台导演团队的作品。
2、《战毒》角色和剧情毫无突破
其实制作对于国产剧不能起到决定性的因素。
因为不重视制作水平,看演员的角色好,故事剧情好看的观众真的不少。
《战毒》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使徒行者》等同类剧珠玉在前的时候,非但没有做到什么突破。
相反设定老梗遍地,故事剧情bug无数。
万年不变的警匪,成看不变的卧底。
演员对于角色塑造毫无突破之处,综合起来就是部没什么看点的烂剧。
这甚至都不叫原地踏步,而是踏着踏着还倒退了。毕竟和《使徒行者》相比,它确实是倒退。
正如很多网友所讲的那样:
真的越来越不行了,演员来说,女演员已经连基本的花瓶作用都起不到了,男主演以及配角还是十几年前那一批,剧情老套路老台词,港味也没了——
04港剧烂还是合拍港剧烂?
《战毒》确实挺烂的。
但是同期t黎耀祥和陈豪主演的《杀手》,明明口碑质量又非常不错。
《降魔的2.0》,《十八年后的终极告白》,《叹息桥》,《白色强人》,《金宵大厦》等。
这些港剧口碑质量都相当不错,也深受港剧迷好评。
你就会发现问题来了。
在内地剧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原本港台剧擅长的内地剧开始占据,原本内地剧不擅长的也在疯狂追赶。
现在只剩下一个,天然有限制的类型,这是内地电视剧发展的痛。
比如灵异剧《金宵大厦》《降魔》,再到现实题材的《心冤》等。
内地导演团队或许不是拍不出来,但是不能拍你最终也没辙,现在也看不到任何解决的办法。
这些口碑好的港剧更加本土,题材内容更加的文艺,在内地官方平台上有些忌讳。
如果是内地平台有忌讳,你不能播还好提。
但那些偏文艺和职场的作品,内地观众兴趣就有限了。
原因也很简单,香港经济衰落内地经济发展,港剧衰落内地电视剧发展起来。
即使观众再吐槽内地剧太烂,但内地各种类型垂直的电视剧,已经可以满足绝大多数观众的观剧需求。
香港本土的文艺剧和职场剧,除了小众港剧迷,普通观众没有什么观剧需求。
内地观众那里有极高知名度的香港演员,同时都很熟悉的题材。结果往往选择和内地合拍,结果这些剧质量口碑很差。
尽是翻炒冷饭固步自封,内地观众也不爱看。
如此不断循环,走进了死胡同。
05尾声
最后,现在内地剧虽然问题有很多,但在影视工业在不断突破,类型垂直都做得越来越好。
现在只剩题材限制一个命门,如果放开绝对爆发。
经济,市场和观众等等持续衰落的港台剧。
现在只剩下内地限制的题材,和反映现实的本土文艺作品。
但这样的港剧和台剧,近年来每年有一到两部就顶天了。
比如去年《我们与恶的距离》,今年的《想见你》,港剧还很少。
不管如何,中国电视剧产业当中,今后港台剧只会越来越衰落,只怕没有什么前路可以走了。
虽然有些难以接受。
却不得不面对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