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TVB的时候,你是一只受保护的动物,在一个很安全的环境,但是你要尝试新的东西,哪怕是离开这个安全的地方”,昔日TVB当家花旦胡杏儿谈到“离巢”TVB时说道。
艺人要跳出舒适圈成就自己,同样,TVB也需要跳出舒适区,创造新经典,毕竟靠情怀、吃老本是注定走不远的。
曾几何时,TVB台庆是港剧迷一度期待的“王牌节目”。如今,“万千星辉”的台庆不再,只剩下寥寥几个老艺人的镇场子和一群叫不上名字的年轻人。
今年的台庆,舞美如“丽花皇宫”,被网友吐槽“跟十几年前的春晚一样”
全场艺人的衣服花花绿绿,迎面扑来一股浓浓的“影楼风”
当家花旦小生,你能喊出的名字有几个?
曾经鼎盛一时的TVB,如今看来似乎有点英雄迟暮的感觉。已经走过53年的她,是否还能回归当年盛况?
一直以来,TVB就是港剧的代名词,影响着几代人。然而,近几年关于“港剧没落”、“港剧已死”的论调不绝于耳。确实,80、90年代是港剧的黄金时代,多少至今依然是经典中的经典如《万水千山总是情》、《大时代》、《笑看风云》、《天地男儿》等剧集将TVB推向鼎峰。早期的“无线五虎”到中期的罗嘉良、欧阳震华、陈慧珊、蔡少芬、张可颐、郭可盈、萱萱、林保怡等中坚力量,再到中后期的黄宗泽、林峰、陈键锋、胡杏儿、佘诗曼……光影中,这些演员已经被划上时代的符号。
反观如今的TVB,可谓是风光不再,星光黯淡。上述的一众演员已经甚少出现在TVB的“公仔箱”里面,他们更多的是活跃在大银幕上或内地观众的视野当中。港剧式微的因素是多重的,但最主要是幕后人才的流失,众多一线艺人的出走,从而导致青黄不接。
杰克马曾经说过,员工离职的原因不是钱没到位就是心委屈了。TVB人才流失、离巢热潮不减,罪魁祸首当属员工的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简单说就是薪酬低。
其实,TVB薪酬低似乎已经成了众所周知的事情。在23周年台庆时,周星驰搭档吴孟达就曾以粤语相声的形式公开调侃过TVB薪酬低,涨工资难,而艺人控诉公司压榨、工资低的新闻在网络上更是一搜一箩筐。
1990年台庆 周星驰和吴孟达表演的相声
昔日TVB花旦佘诗曼就曾经表示,在内地拍三部戏的薪酬能够抵上TVB十年拍戏的薪酬;近年来频繁活跃在内地的综艺咖王祖蓝也曾经说过“内地赚的钱是TVB的N倍之多”的话;出演过《大时代》《西游记》《大唐双龙传》等经典剧集的TVB金牌配角郭政鸿,打滚了十几年依然得不到热捧,转战内地发展后,不到两年就可以在香港买房了。
人才流失是港剧没落的表象,从资本的角度上来看,没钱是影视王国坍塌的主要元凶。
今年二季度,TVB在对外公布的2019年度财报中披露,无线2019年度收入同比减少18%;净利润方面,更是连续两年亏损,较比2018年,亏损额扩大48%至2.95亿港币(约2.69亿人民币)。
TVB近五年财务回顾
TVB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亏损在2018年,当年全年营收为44.7亿港币,股东应占亏损为港币1.99亿港元。
资本向来嗜血,逐利是它的唯一性。财政收入下滑,资本亏损,随之而来的裁员就变得自然而然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风雨飘摇半个世纪的TVB从“人人都看”沦落到如今韶华不再,被调侃“小圈子文化”、“圈地自萌”,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
在那个娱乐资源相对匮乏的年代,“优爱腾”还没有诞生,美剧、英剧、日剧、韩剧也才刚进入大众视野,某音、某手还不知道在何处,最重要的是,那是个还没有网络的年代,央视和各个地方台引进港剧,造就了港剧神话。年代剧里的家国情怀、江湖武侠剧里的快意恩仇、家族剧中的时代浮沉变迁……受到内地观众的热烈追捧。港剧——这个在当时内地大众眼中的“潮物”,在一段时间里直接影响着大众的衣食住行。
另外,港剧神话的诞生更是吃尽了大环境的红利,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在那个香港还没回归,还不能人人都去玩耍的年代,对内地大众来说,“香港”这俩字本身就带着强烈的神秘色彩,那个年代里的人世浮沉、风云变幻都吸引着大众的目光,人们只有通过港剧中讲述的香港故事窥探着最地道的香港魅力。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内地影视工业的发展,神话破灭。千禧年初,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保护性政策,规定港台澳合拍剧和引进剧等不能在内地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这让港剧失去了内地市场。
如今,“优爱腾”崛起了,短视频来了,娱乐方式变多了,它们攻城略地般加速港剧那“一亩三分地”的瓦解,港剧已经不是大众消遣娱乐的唯一选择,港剧从以往的文化娱乐中心的“化身”变成了“小众文化”。
TVB在剧集创作方面的流水线式的工业化制作模式,创造了那个属于它的大时代。然而,TVB也是大时代中的一份子,定会被时代洪流所裹挟。工业化的运营模式带来的是一段时期内的精确控制,“这是一件太美好的事情,曾经有很长的时间,公司是这个状态,太重要、太美好了”,TVB节目及制作副总经理,TVB高层之一的杜克明表示,但是时间一长,工业化模式所带来的体制僵化的缺点便会显露无疑。
年复一年的流水线作品,看了开头就能猜到结局的套路,部部差不多的时装剧,被观众吐槽“不善变”、“几十年不变”。对此,创作过《创世纪》《金枝欲孽》《天与地》的TVB金牌编审周旭明曾表示,“TVB不是不变,而是对照内地,它没有进步,那就是退化了”。
创新,尝试大胆内容,是TVB与观众重新建立连接的重要一步。其实,TVB不是不行,“TVB也可以拍《24》、《CSI》那样的美剧”,创作过《神雕侠侣》《天龙八部》《巾帼枭雄》的监制李添胜曾这样说过。然而,公司高层的管理思维保守,担心过于创新的题材不合师奶的口味,会影响收视率。2011年,以敏感的“吃人”为题材的时装剧《天与地》收获了网络口碑奇佳,收视率却扑街的两极分化严重的结果,这是周旭明所能预见的,“因为这太创新,不是大众化的东西”,然而他却坦言“不想总写迎合师奶们的玩意儿”。
《天与地》“高口碑、低收视”的现象引发了大众对港剧改革的大讨论。不管如何,“求变”是TVB的当务之急,因为这个世界发展得太快了,“TVB现在这个状态已经无法适应这个世界”,杜克明表示。
2015年起,TVB积极与内地视频网站合作,先后在“优爱腾”上线港剧专区,增加播放渠道。另外,掀起重启IP热潮,《再创世纪》《深宫计》《法证先锋4》《溏心风暴3》《使徒行者》第二、三部都试图用经典IP来取悦观众。然而IP重启没有预期那样成功,几部经典IP续集的热度一直都是不温不火,未见爆款作品。
“经典IP再造”受阻,TVB尝试与内地视频网站合作拍摄,豆瓣评分7.4的《铁探》和评分7.2的《踩过界》等作品可以看出TVB正在尝试用新的制作理念和创作方式来寻找出路,务求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华丽转身”,但可以预见期间的阻碍和挑战是无处不在的。
作为一名港剧迷,TVB承载了我们这代人的青春与成长。虽然,如今的TVB韶华不再,但是依然希望这艘时代巨轮能够继续前行,就如港剧《巨轮》中的主题曲里面唱到:“这巨轮,又再一天一天转,我们未可回归到美丽从前,亦有新经典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