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叹息桥「港姐停办港剧式微豆瓣88分的叹息桥或许给出了答案」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472更新:2023-04-01 02:47:26

文 | 庄石

Viutv在香港的兴起,这或许意味着港剧多元化的一个趋势。香港作为国际性的大都市,不止只有豪门恩怨和商海斗争,更多的还是普通城市白领,他们是如何生活如何思考的?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豆瓣8.8分港剧《叹息桥》的出现意味着什么。

(2019香港小姐竞选决赛现场。图为黄嘉雯获冠军、王菲亚军、古佩玲季军。IC photo / 图)

收视率降低、题材重复造成的审美疲劳、演员的青黄不接....港剧近几年的这些问题,的确让越来越多的观众愈发失望,不过,近期的一部港剧却有点不一样。

非典型的“都市剧”

自3月28日开播以来,港剧《叹息桥》收获了8.8的豆瓣评分,成为2020年开播的国剧最高分。更令人意外的是,它并非出自于老牌电视台TVB,而是香港新兴电视台Viutv。

跟以情节跌宕起伏著称的TVB不同,Viutv走的是小众文艺路线。其实在2016年Viutv制作的《玛嘉烈与大卫.绿豆》就已经备受好评,而同样是以都市爱情为题材的《叹息桥》无疑更进了一步。

其中,最让人耳目一新的是其多线叙事方式。《叹息桥》用20年前的历史与当下现实两条并行的时间线,用至少7个主人公的独自叙事视角。也就是说,让不同的人从他们的视角来讲述同一段经历,观众可以从“罗生门”中看出记忆的荒谬之处,没有一个人的叙述是完全真实的,只不过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再对事情进行美化。

比如剧中有一幕是男主和女主一起去看电影,男主视角展现的是两人看完电影一起快乐走出去,而女主的视角是男主自己走出去,却没有顾及到自己穿高跟鞋走路不方便。

同时,它还采用了“第四面墙”的方式,让主角对着观众说话。此举在美剧英剧中比较多见,比如《纸牌屋》和《伦敦生活》,在国剧中则很少采用这种“非典型”的手法。因而,《叹息桥》也被认为是一部具有电影质感的电视剧。

艺术效果和技法固然精致,《叹息桥》的精妙之处还在于其独有的氛围。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典型的“都市剧”,甚至观众从中看到王家卫的影子。这正是国剧所欠缺的,近些年以城市白领为题材的电视剧非常多,比如《欢乐颂》、《北京女子图鉴》、《都挺好》等,然而实际所展现的依旧是狗血和滥情的桥段,观众只能看到主角恋爱、分手、出轨,却很少反映出人物的内心感受。

在《叹息桥》中,虽然讲述的是都市中三女四男的感情纠葛,但大多数时候观众会觉得这并不像一部所谓的爱情剧,因为它所呈现的不是双方如何在恋爱,而是双方在爱情中体现出的人性中的怯懦、自私、虚伪和乏味。

比较典型的就是胡启源和何乐儿这对所谓的“情侣”,他们的关系很大程度上是与爱情无关的,而是夹带着各自的欲望和算计,一方是为了逃避控制欲强的母亲;另一方则是为了图安稳、为了结婚而结婚——实际正是 “妈宝男”和“恨嫁女”的真实写照。剧中的呈现并非脸谱化式的歇斯底里,是那些隐藏在平静湖面下的骚动。

作为接受过较好教育、有着体面工作的城市白领,他们之间的冲突很少会大开大合,在很大程度上会让人觉得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却已经在内心中把对方判了“死刑”。剧中花了大篇幅来讲述他们的少年时代,让观众清晰的看到性格和原生家庭对于个人的影响,那些爱情中的悲剧,并非由于遇人不淑,相反恰恰是一种“宿命”,人看似在成长,实则不过在一遍遍重复同样的选择而已。

(《叹息桥》剧照/ 图)

“反浪漫”刷新认识

都市生活的光鲜体面或许从来就只是幻影,大多数人其实一点都不可爱。人们总在抱怨自己为何找不到理想的爱情,实际上你的爱情就是你真实的投影。

在《叹息桥》中,则用了“反浪漫”的方式来嘲讽那些所谓的浪漫想象。剧中的第一集中就展现出了一段看似很浪漫的异国相遇,富家女去比利时看叹息桥,遇见了流落异乡的年轻男子,他给她画头像,送她手套,然后二十年后她们在香港又相遇了。

如果放在其他的剧中,这必将是一段一见钟情、多年后重逢的浪漫爱情。《叹息桥》却无情地告诉观众,男主对女主毫无兴趣,他们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相反,男主非常清晰的看到了女主的本性,这不过是一个被父亲宠爱着,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幼稚女生。敏感隐忍的男主又怎么会爱上她呢?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女主和“妈宝男”的结合一点也不意外,因为他们是同一类人。

不得不说,《叹息桥》在刷新人们对于港剧的认识。这会让人想到近期热门的台剧《想见你》、《我们与恶的距离》等,这些也是完全摆脱了以往台湾偶像剧的烙印。

其实,无论是港剧还是台剧,都曾有过一段辉煌时期,但随着美剧等外国剧的引人,它们则渐渐走向了没落。这或许与电视剧的定位有关,在过去电视剧的定位是娱乐性,主流人群是家庭主妇和老年人。

近些年美剧在打破这些限制,电视剧同样可以具有艺术性和实验性,无论是在内容深度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可以媲美电影,就像陈丹青所言:“美剧是二十一世纪的长篇小说,因为它仍然在告诉你人比你想得要复杂得多的多的多”。如今,人们对于电视剧的要求也自然越来越高,传统的玛丽苏以及狗血剧情已经无法再吸引观众了,人们渴望从中看到一些更为深度和本质的内容。

在此基础上,就不难理解Viutv在香港的兴起,这或许意味着港剧多元化的一个趋势。香港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不止只有豪门恩怨和商海斗争,更多的还是普通城市白领,他们是如何生活如何思考的?这些都是可以挖掘的题材。这些其实和投入资金无关并无直接关联,反倒在于创作的自由。

《叹息桥》无疑是一次很好的尝试,从剧本到开拍总共用了三年的时间,愿意打破传统讲故事的方式,这看似很小众却何尝不是对于观众最大的尊重。从近年的电视剧市场也可以看出,任何剧作都能找到它的对应受众,如同在美剧中既有老少皆宜的《老友记》,也有晦涩难懂的《真探》。

港剧也应是如此,如果市场可以吸引到更多的独立编剧和导演,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去尝试一些“先锋理念”,那港剧才会迎来文艺复兴。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