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剧青春之歌「翘楚云集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青春之歌四月开唱」

tvb影视大全港片资讯人气:139时间:2023-04-09 19:30:06

清晨,一列从北平向东开行的平沈通车上,乘客们将视线集中到“一个小小的行李卷上,那上面插着用漂亮的白绸子包起来的南胡、箫、笛”,随即注意起行李的主人——“不是商人,却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学生。”这个女学生便是杨沫笔下的“林道静”。

现象级的“林道静”和《青春之歌》

1951年9月列出提纲,1955年4月完稿,杨沫用近四年的时间写下三四十万字,最初取名“千锤百炼”,后改为“烧不尽的野火”。1958年,这部小说以《青春之歌》为名面世,多次再版,发行量过五百万册,并被翻译成近二十种语言介绍到国外。

1959年,电影《青春之歌》上映,红极一时,有的影院甚至24小时轮转放映该片。片中的歌曲《五月的鲜花》传唱至今,谢芳饰演的林道静,让那个散发着青春光彩的知识分子有了清晰的轮廓,令几代观众难以忘怀。

电影《青春之歌》女主角形象

不仅风靡一时,现在看来,《青春之歌》亦是“十七年文学”中最具生命力的一抹亮色。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作品中,爱情往往是个人化的体验。《青春之歌》却选择用爱情讲述政治选择和社会问题。在“林道静”出现之前,无论是《子夜》、《家》,或是《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都鲜有这样一种叙事:每一笔落在个人的成长上,并冲破了环境和事件的局限。

这样的“大女主”对当时的读者而言,过于新鲜热烈,它是一出细腻浪漫的感情戏,也是一部意在深远的成长小说,而后者,更为它带来了厚重的文学史意义。

杨沫与文学作品《青春之歌》

对1919年以来的中国文人来说,“青春”不仅是一个写作主题,更是一种特有的气质。那群觉醒的青年字典里无“困难”之字,口头上无“障碍”之语,摆脱冷气发光发热。杨沫无疑也是其中一位,1978年,杨沫在题为《青春是美好的》的散文中说:“《青春之歌》是她投身革命生涯的血。”青春伴随觉醒,揉进救亡图存的斗争实践,此种朝气斗志正如郭沫若所喻,青年是人类的春天。

实力主创 翘楚云集

“让青春火焰散发炽热光芒”

4月27日至5月1日,历经数年打磨的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青春之歌》将与观众见面。歌剧改编以“青春”为贯穿主题,围绕知识分子林道静走上革命道路、成为无产阶级战士的曲折过程,表现几位青年人在民族危亡的重大历史关头所做出的命运选择及其中蕴含的情感、道德、价值观的激烈冲突。

舞美效果图

为更好地呈现这部作品,国家大剧院邀请作曲家张千一、剧作家赵大鸣进行创作,为整部歌剧的艺术水准保驾护航。由导演王晓鹰、舞美设计刘科栋等名家组成的实力班底,将遵循音乐中体现的浪漫风格,以现代、写意、开放、自由的舞台空间表现人物的思想交锋、情感纠葛与青春理想的迸发。

本轮演出由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吕嘉执棒,并遴选了兼具实力与朝气的强大主演阵容,歌唱家宋元明、赵丽丽、韩蓬、周正中、刘涛、蔡静雯、胡越以及国家大剧院歌剧演员关致京、合唱团演员梁羽丰等,将在歌剧舞台唱响青春的旋律,重现经典的无穷魅力。

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青春之歌》

演出时间:2023.4.27-5.01

演出地点:国家大剧院·歌剧院

作曲:张千一

编剧:赵大鸣

指挥:吕嘉

导演:王晓鹰

舞美设计:刘科栋

服装设计:阿宽

灯光设计:邢辛

多媒体设计:胡天骥

编舞:贾菲

道具设计:金继峰

合唱指挥:焦淼

主演:

林道静(女高音) 宋元明、赵丽丽

余永泽(男高音) 韩蓬、梁羽丰

卢嘉川(男中音) 周正中、刘涛

王晓燕(女中音) 蔡静雯、胡越

王教授(男低音) 关致京●

●国家大剧院歌剧演员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团员

演出:

国家大剧院歌剧演员队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

文 案:章 凡

编 辑:陆 晓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123456@qq.com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湘ICP备2023000517号

港剧

港片

tvb大全

动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