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婚变「雌雄同体最致命徐克电影里的性别越界和易装狂欢」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886更新:2023-04-09 21:34:48

英国湖畔派诗人柯勒律治说:「伟大的头脑都是半雌半雄的」。

从古至今,各种跨性别的故事都传承已久且经久不衰。中国的《花木兰》、《梁祝》,西方的《奥兰多》,几乎每代人心中都有属于那一代人的跨性别经典形象。

上世纪香港电影里,出现过无数这类模糊性别的经典之作:女生男相的《东方不败》,男生女相的《霸王别姬》,算是其中的巅峰代表。

而徐克大概是最常下这类颠鸾倒凤的猛料,成就最多经典荧幕形象的了。在他作品里,以性别倒错形象为主角,最典型当属《刀马旦》、《笑傲江湖Ⅱ:东方不败》和《梁祝》。

超越男女固有的性别标签,展现「男中有女」「女中有男」的意向,徐克缔造了不少传奇。

看完这些经典之作,大约每个人都会感叹:雌雄同体最致命。

《刀马旦》

女生男相的演员里,林青霞的美,几乎是一座后辈艺人难以逾越的高山。

1986年的电影《刀马旦》其实并不是林青霞第一次演反串角色。早在1977年,23岁的林美人就曾主演过一部《金玉良缘红楼梦》,在里面反串男主贾宝玉。

那个剔透痴情,风流倜傥的公子哥儿形象十分成功,也让观众第一次见识到了林青霞英气逼人的一面。

在电影《刀马旦》里,林美人剪掉长发,饰演身为督军女儿却整天男装示人,大义灭亲的革命志士曹云。

「刀马旦」本身就是京剧里一种「雌雄同体」的女性角色:它指的是各种提刀骑马武艺高强的巾帼女英雄,比如樊梨花、穆桂英之类的旦角。

以《刀马旦》为名,自然要让男性退居配角或饰演反面角色,突出大女主形象。这部片大胆构建出了的三个性格迥异的女主并行的故事结构,非常有趣。

除了曹云,从小在戏班长大却被父亲(午马饰)当丫鬟使唤,整天梦想登台唱「刀马旦」的白妞(叶倩文)的角色也十分耐人寻味。

白妞一出场,就想浑水摸鱼地登台,却被班主父亲识破,硬生生拧着耳朵拉回后台,把头摁在脸盆里,粗暴地洗掉了满脸的妆容。

身后戏班里的乾旦们笑作一团:「女人扮女人还叫演戏啊,没艺术。」

对于白妞来说,女人不能上台演戏,本质上也是对于女性的一种束缚。白妞一直努力突破固有的性别束缚想登台演出,本质上也是一种「性别越界」。

叶倩文作为一个国外长大的影坛新人,戏里却把京剧身段花枪耍得有板有眼,可谓天分拔群。她也靠这个角色提名了当年香港金像奖最佳女演员。

而钟楚红饰演贪财歌妓湘红,乱世佳人满心想骗钱跑路出国,远离动荡不安的是非之地。她是一个被动加入到这场救国乱战的人。

三个女人一台戏。台上叶倩文钟楚红上演着真假穆桂英,台下林青霞一身戎装准备开唱大义灭亲的救国大戏。三个刀马旦,两个写意,一个写实,相映成趣。

而电影里的配角中,秦沛饰演戏班里的名角花锦秀,被军阀大帅看上要收房做相公,被逼婚时着急爆发亮出一口男人声线的一幕也十分有趣。性别的反转再反转,最后让白妞顶替上台掩护自己跑路,也与三位女性「刀马旦」形象形成鲜明对照。

《笑傲江湖Ⅱ:东方不败》

徐克曾评价林青霞:「我觉得林青霞是男孩子。」

两部《东方不败》,造就了林青霞反串角色的神话。

《笑傲江湖Ⅱ:东方不败》上映的时候林青霞已经38岁。对一个美貌的女演员来说,这已是十分尴尬的年纪,更何况后浪里的王祖贤张曼玉们风头正劲,直有要把她拍死在沙滩上的架势。

虽然有过些不错的反串角色,但林青霞此前的「清纯玉女」形象更深入人心。即便演《金玉良缘红楼梦》和《刀马旦》,黄梅调电影女串男角很常见,《刀马旦》也只是演个女扮男装的假小子,都不算出格。

《东方不败》不一样。

金庸原著《笑傲江湖》里,东方不败毫无疑问是个反面角色——他起先是任我行手下的小喽啰,为追求巅峰武学挥刀自宫,习得《葵花宝典》成就盖世武功。

这是个不男不女不伦不类的角色。

据说徐克其实想找王祖贤,但王美人觉得角色太另类拒演,结果被林青霞演成一代经典,这才有了后来王祖贤林青霞组CP的《东方不败风云再起》

在徐克电影里,东方不败有着男人的远大志向,却要以女人的身份去完成。他并非为一己私利练功,而是想改变苗人受人欺辱的命运,一统江湖,为此不惜自残。

东方不败跟令狐冲的关系,也完全突破了传统儿女私情的桥段。从悬崖邂逅,到湖中巧遇,再到月夜对饮,东方不败把令狐冲当知音,交心相处,煮酒论英雄。

最经典一幕,两人湖中偶遇,相对豪饮。林青霞一身红衣,仰头饮酒的绝世容颜,不仅征服了令狐冲,也征服了荧幕前的所有人。

徐克后来说,在《笑傲江湖Ⅱ:东方不败》里,「东方不败」代表着某个能够跳脱原有处境的人,作风大胆到惊人的程度。

在某种程度上说,「东方不败」的角色跟《奥兰多》略有相似。奥兰多本来是男性,后来变性成女子,从此雌雄同体。最终,奥兰多从性别认同中解脱,认为「根本不必在两者之间进行选择,他们就像是一根树枝上结的两个桃子,哪一个都不错。」

从江湖霸业的角度看,「东方不败」的形象是彻底抛弃了传统性别认知的。性别的模糊处理让角色具备了某种意义上的神性——在佛教里,佛和菩萨就没有性别。

通过挥刀自宫,东方不败抵达了神性领域,从此只能胸怀天下。但跟令狐冲的感情,把一尊神拉回了人的领域,最终他被性别身份的尴尬处境逼入绝境。

《梁祝》

易装在中国古典戏曲里由来已久,《女驸马》、《花木兰》,以及徐克这版脱胎于传统戏曲的《梁祝》。

在传统的男女两性分立的秩序里,人们欣赏着男性的阳刚和女性的阴柔。但逾越性别的易装表演,意味着突破社会性别角色的壁垒,打开了原本属于另一种性别的全新领域。

一身男装,就让女性得以施展才华建功立业,不是金殿夺魁就是武场争雄,这是古代女性的性别乌托邦。

传统戏曲《梁祝》也是这种白日梦,只是它悲剧收场。

电影不同于原著的地方很多。在徐克的电影里,祝英台(杨采妮饰)并非主动选择了男扮女装,而是不学无术,父母担心她嫁入豪门却失礼于人,才逼迫她去了书院读书。

学院里亭望春(何润东饰)一角,作为同性恋将性别越界的暧昧审美直白地宣之于众。梁山伯(吴奇隆饰)觉得男人对男人是「虚」,男人对女人是「实」,却在梁祝二人的感情升温中对自己虚虚实实地产生了极大的疑惑。

有趣的是,电影里祝老爷(徐锦江饰)身为朝廷命官,却要靠跟同僚们比拼涂脂抹粉来巩固门第官位。涂脂抹粉争不过,只好让女儿祝英台联姻来维持士族门阀地位。

而祝夫人也曾在书院易装读书,却抛弃了自己的爱人(孙兴饰)嫁入豪门,留爱人在溪水边落发为僧。

要么还原女儿身嫁人为妇,回归传统秩序,要么以命相博悲剧收场,可以化蝶双飞。一代代人的悲剧轮回,最终在祝英台身上以命终结。这种对世事的夸张嘲讽,意味十足。

在处理性别困扰时,徐克的操作比较粗暴,他让梁山伯在学院中偶然发现了祝英台的性别,并且在十八相送的桥段中就发生了关系。

经典的十八相送居然被摒弃了,等于把一个超越性别的恋爱故事改成了俗套的异性恋故事。这或许是为迎合大众价值观?

但原版那个超越性别的爱情故事显然更为高级——我们所爱的是那个人,不管他是男人,还是女人。

于是,在1998年关锦鹏导演的《男生女相:华语电影之性别》中,关锦鹏评价徐克的反串时说:「徐克擅长以性别或者性向的疑云阵阵做起跑点,最后又总是在异性恋才是唯一的前提下跑完全程。」

但不论如何,从美学意义上说,雌雄同体从不是异类或病态,它是两种性别特质的彼此融合,是美的最高境界。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