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山 北固山「美国人90多年前无声电影中的焦山北固山」

tvb影视大全港片资讯人气:623时间:2023-04-09 21:45:18

最近(发现一部)摄于1928年的电影,1928年2-3月一支访问中国长江的美国舰队!拍摄下了当年的焦山、北固山还有圌山,这部无声电影目前收藏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下面让我们一起打开这段尘封的历史!

1

一部91年前4分钟的无声电影,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记忆,动态地记录下了民国时期的焦山北固山风貌。

在该影片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1928年焦山的模样,影片中可见一艘小火轮停靠在焦山旁,这种小火轮直到80年代在镇江还能见到。

△一艘小火轮停靠在焦山旁

影片中的北固山前峰上的城墙清晰可见。

△1928年的北固山

△影片片段

这部影片不仅呈现出当年镇江的地理风貌,

也记录下了当时镇江人民的生活场景。

当时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也在这部影片中得以体现。

2

91年前的镇江到底长啥样?

文旅君查阅资料翻出了1928年

镇江三山的老照片。

这些珍贵的老照片,

带你走进镇江三山的岁月!

80回(1931年1月出版,摄于1928年)

位于镇江北固山的甘露寺,相传三国时期,刘备曾来此招亲,宋时北固山因辛弃疾的一首《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而闻名天下: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80回(1931年1月出版,摄于1928年)

镇江的金山风光,裹山而建的金山寺,始建于东晋年间,山上的慈寿塔和江天一览亭,相映成趣。金山寺是禅宗四大名寺之一。

南朝梁武帝萧衍在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的农历二月二十五日,于金山寺举办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也就是佛教界中的水陆法会,成为汉传佛教最重要的一种修持法。

80回(1931年1月出版,摄于1928年)

金山寺的宝塔,图为七层的慈寿塔,始建于南朝的齐梁时期,唐宋时为双塔,后被火焚毁,明清重建,最后为光绪年间复建。

80回(1931年1月出版,摄于1928年)

金山寺外的中泠泉,曾在江水之中,随着水位升降而时出时现,泉水甘冽醇厚,因极宜泡茶唐时被评为天下第一泉,苏轼曾写下: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

泉畔建有芙蓉楼,王昌龄曾在这里写下《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80回(1931年1月出版,摄于1928年)

金山寺上的江天一览亭,因岁月演变,金山原是一座江上岛屿,清康熙帝曾登此处,饱览江天盛景,亲题江天一览,后世而刻碑建亭。

图中亭旁堆满建筑材料,像是在修建中。

80回(1931年1月出版,摄于1928年)

位于北固山甘露寺旁的铁塔,始建唐代,宋代毁后明代重修,清同治年间折断。

80回(1931年1月出版,摄于1928年)

金山寺内的一场法事活动,图左下方,一位头戴瓜皮帽的少年和僧人们一起持香祭拜。

80回(1931年2月出版,摄于1930年)

焦山定慧寺的门坊,始建于东汉,原名普济寺,清康熙帝南巡时游此,改名为定慧寺。

80回(1931年2月出版,摄于1930年)

焦山素称书法之山,位于定慧寺内的书法残碑,图中是称为“碑中之王”的《瘗鹤铭》碑刻。

80回(1931年2月出版,摄于1930年)

焦山的书法碑刻,那时墙壁上也写有游人的留言,最上面的碑刻下,甚至还有英文的内容。

镇江三山91年前的样子,承载了大镇江的辉煌历史。100年后的三山,更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

3

在历史文化视野中,镇江有太多的骄傲,别的城市视为珍宝的某种遗迹和传说,镇江数不胜数,却内敛低调!

金山寺

在历史进入二十世纪的时候,金山寺穿越千年历史,再次成为镇江的象征。它的象征意义不仅来自于水漫金山寺的故事传统,更是来自于它山被寺裹、塔拔山高的独特建筑风格。

历史上的焦山定慧寺处在长江中心,波高浪急,交通不便,但作为镇江历史最悠久的寺院,在镇江人民心目中,一直是一尘不染的庄严净土,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杨宪华/摄

北固山甘露寺驰名天下,是因为这里是刘备招亲故事的发源地。

千百年来,虽然风云变幻、朝代更迭、历史变迁,但金山、焦山、北固山一直是镇江人心中的一个依托,伴随着镇江人走过风雨,走向春天,走进未来。

来源:文旅镇江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123456@qq.com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湘ICP备2023000517号

港剧

港片

tvb大全

动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