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西方经济危机「大转折从疯狂消费到高失业率1973年的西方发生了什么」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292更新:2023-04-11 15:53:54

《大转折》:[英] 马克·莱文森 / 多绥婷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2022-3 /

文丨云海

经济史家马克·莱文森的《大转折》一书,是一部回顾20世纪后半叶全球经济史的专著。不同于一般的经济发展史或者国别史,该书以问题为导向,聚焦1973年这样一个西方经济发展轨迹上悄无声息却至关重要的时间节点,致力于解答关于西方经济在70年代发生大转折的若干问题。比如,战后西方经济为何能够迎来黄金时代?黄金时代为何在1973年戛然而止?以及西方为何无法再次重现黄金时代?

如果从经济学家的角度来看,20世纪的下半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始于二战的废墟,却见证了以西方国家为主的经济奇迹,人们不愁找不到工作,房子、汽车和消费品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一系列政府主导的福利计划也带给人们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然而,1973年到20世纪末的第二阶段,则呈现出与上一阶段完全不同的光景,人们见到的不再是热闹的繁荣景象,而是循环往复的经济危机、缩水的养老金价值、家庭积蓄的快速消耗、购买力的大幅下降、失业率的居高不下,那是一个充满焦虑的时代。

随着西方国家战后四分之一个世纪年复一年的持续增长,人们将经济上的成功归功于缜密详细的经济计划,由此催生了“新经济学”理念。正如美国总统肯尼迪的首席经济顾问沃尔特·海勒所断言的,在更好的统计分析和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下,经济模型将帮助政府精准预测出如何调整支出和税收以消灭失业率,并且还不会推高通货膨胀。

然而,历史证明,这套基于“新经济学”的所谓政府计划可以促进繁荣、提高生活水平的观点,只不过是一场残忍的骗局。1970年以后,高收入国家经济出现波动,商品热潮很快退去,全球市场对于原材料的需求下降,大宗商品的价格跌落。此时,虽然美国的工资还在不断攀升,但失业率和通胀率也同样居高不下。为了在经济周期中力挽狂澜以赢得连任,尼克松提名那个时代最杰出的经济学家伯恩斯担任美联储主席,后者试图以宽松货币政策来降低失业率,却无力抑制美元贬值的通货膨胀,影响波及世界主要经济体。飙高的通货膨胀率成为了70年代最为突出的经济问题。最终,到了1973年初,通货膨胀开始失控,导致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了崩溃。政府计划终于酿成了一场经济灾难。

西方国家通货膨胀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1973年初,11个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宣布要将油价提升15%,以弥补美元贬值造成的损失,并在几经谈判后,于该年10月份降低产量、提高油价,从而爆发了石油危机。

作者指出,生产率困境是解释1973年前后的繁荣和滞胀的关键。生产率即利用固定数量的劳动力、资本和原材料,能够生产出来的产品越多,这个经济体就越富有。得益于工人熟练程度的提高、企业与政府的大量投资和技术创新所带来的生产率的快速提高,造就了战后经济的增长奇迹。而在1973年10月生产率增长速度下降以后,传统的经济管理方式(如提高或降低利率、税收和政府支出)就很难再有效地发挥作用了,全球经济的长期繁荣由此画上了句号。

作者进一步解释到,随着技术变革的速度越来越快,很多工作所需的人工数量减少,直接导致了20世纪70年代末代高失业率。自动化导致了技能和手艺的贬值,工人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议价能力也相应下降了。这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劳动收入份额下滑,西方中产阶级在黄金时代中稳定的好日子也由此急转直下。

不过,作者在解释黄金时代缘何突然终结的同时,也指出,黄金时代的终结实际上开启了一场全面的经济转型。对于新经济来说,真正的价值是创新、设计和市场营销创造出来的,而不是将原材料转化成制成品的物理过程。工业经济已经被信息经济逐步取代,无论何种力度的政府补贴都无法逆转这一进程。

1973年以后,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和应对通货膨胀政策的失效,西方国家的政治倾向开始右转,撒切尔夫人、里根、中曾根康弘等政治家先后崛起。他们抨击高税收和福利国家政策,在经济政策上主张控制通货膨胀、降低税收和缩减政府规模。然而,撒切尔夫人等人的经济政策同样没有能够让西方国家重现之前的繁荣景象,无法带来人们所期待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作者悲观地发现,“大多数经济改革都不会带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因为,这些政治举措的目的在于让经济增长快于生产率进步所允许的水平。上世纪90年代日本的房地产泡沫、2008年的次贷危机,莫不如此。

#阅读的温度##读书##春日生活打卡季##头条故事会#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