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到我了我看它就是上半年最大黑马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179更新:2023-04-12 17:35:13

如今的恐怖片,早就不是单纯的满足大家视觉刺激那么简单。

人们更爱看导演在影片里加入大量的政治隐喻,借此来批判现实中的阴暗面。

而今天小妹要介绍的这部新剧,可以堪称上半年的最佳恐怖— —

《他们》

Them

几位合拍导演里,尼尔森•克拉格算是恐怖类爱好者的熟人。

他是《拉契特》《美国恐怖故事》《美国犯罪故事》《姿态》的导演之一。

在惊悚领域几乎从未失手,部部都是精品。

《他们》豆瓣目前7.6,在一周全球口碑剧集榜上排名第九。

这回讲的故事,有两个关键词:

美国 种族歧视。

时至今日,种族歧视仍是全世界的敏感问题。

尤其在美国,白人与非裔、亚裔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张。

往近了说,有接连对亚裔老人下毒手的新闻。

往远了说,那个被警察压在身下致死的黑人令群众愤怒不已。

开讲之前,小妹有必要普及一下历史知识。

1916——1970年,差不多有六百万的非裔美国人,为了得到工业性就业机会和摆脱种族隔离,从美国南部的农村迁徙到了东北、中西,西部生活。

史称“大迁徙”。

露琪,亨利以及他们的两个女儿,就是“大迁徙”其中的一家。

他们要去的地方,是加州康普顿。

亨利是位工程师,他买下的房子是在一个全白人的社区。

这也就意味着,亨利和露琪势必要遭受到来自白人的凝视。

果不其然,在十天内,一家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签署房屋合同的时候,露琪注意到这样一行字:

仅供白种人购买,禁止有黑人血统的人居住。

这个开端便简单粗暴的说明了,在上个世纪对黑人的歧视无处不在。

甚至已经演变成了喝水吃饭呼吸般平常。

房产经纪人连忙解释:这已经不具备法律效应了,世界在变,有些事情正在翻篇。

可真是如此吗?

入住后,露琪一家面临着双重困境。

一方面,是以由贝蒂领头的太太团带来的破坏。

第二天,她就和其他太太搬着椅子拿着音响,犹如沙滩观光般齐刷刷的躺在他们屋前。

越来越多聚集在屋外的白人让露琪不得不给子弹上了膛。

在社区开会上,贝蒂的发言最慷慨激昂:

1876至1900年,黑人从事的都是保姆和搬运工这种低贱的工作,而我们的父辈则创造了世界,开创了文明,如今我们怎能容忍黑人鸠占鹊巢。

大家拍手叫好,组成了“驱赶黑人”联盟。

计划包括举着牌子示威:“保持康普顿的洁白” “不欢迎有色人种”。

以及砸窗户、扔石头、对着床单尿尿、将砂糖倒进车的加油口、撒图钉,给狗下毒...

亨利去新公司,连公司前台都不把他放在眼里,更别提上司的百般刁难。

不让他参加内部派对,公司分发的利润也没有他。

很讽刺,派对上的乐队全都是由黑人组成。

另一方面,一家人被白人的手段给逼疯,纷纷出现了心魔。

大女儿读初中,只因为答对了一个问题,全班同学就拍桌子起哄。

老师反而让她留校察看,理由是“扰乱课堂纪律”。

在这期间,有个白人女孩主动找她说话,两人成为了朋友。

女孩给大女儿化妆,鼓励她在同学面前展现出美好的一面。

在心魔的诱惑下,大女儿迫切地想改变自己的肤色。

为了参加学校的拉拉队,大女儿将整桶白色油漆泼到了自己身上。

小女儿也不对劲,她在课堂上背入籍美国的宣誓,可才刚开口就面色狰狞的重复“包里的猫咪”。

某天露琪发现小女儿脖子上有道伤疤,小女儿说是维拉夫人伤害的她。

可露琪知道,维拉夫人只是故事书里的角色名。

再加上亨利对甜点的厌恶,偶尔还会冒出个脸色惨白却涂满黑色油漆的小丑来缠着他。

一家人逐渐走上了失控的道路...

《他们》乍一看像极了17年的大热黑马《逃出绝命镇》。

导演都在用偏超自然的元素来揭露白人的阴谋。

只不过《他们》恰恰站在了《逃出绝命镇》的对立面。

《逃出绝命镇》的重点,在于逃。

《他们》的终点,在于亨利露琪决定要跟白人对抗到底的决心。

比如,两部剧里都用了棉花这一植物。

棉花在历史上对黑人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逃出绝命镇》的男主在关键时刻就是用棉花逃过了一劫。

《他们》的小女儿被维拉夫人教会了一首歌,歌词内容是这样的:

“年轻快乐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棉花地里的辛劳,也已成过眼云烟”

露琪大惊失色,惨痛的曾经再度被唤醒。

原来,露琪还有过一个儿子。

那天亨利开车带着两个女儿去看电影,家里只有露琪和儿子。

露琪在门口遇见的白人疯子,对她唱的就是这首歌。

随后,又来了两位白人疯子侵犯了露琪,还害死了尚在襁褓的儿子。

从此露琪的精神便高度紧绷,一度患上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

亨利对甜点厌恶,是他以前参军的时候被迫当实验小白鼠吸有毒气体,而气体的气味就是甜味。

上一家被白人搞疯的黑人一家,妻子将漂白剂淋在了丈夫和儿子的头上,嚷嚷着“白白净净,万事顺心”。

导演是在告诉观众:这当然不止是他们几个人的伤痛,而是在一百年的历史中所有有色人种的伤痛。

如同屋前的草坪被汽油烧下了“黑鬼 天堂”。

白人的天堂即黑人的地狱。

《他们》又名“异类”。

只有黑人被当做异类吗?

某种角度来说,没有男人女人、黑人白人。

有的只是统治者和失语者。

“白人社区搬进来一户黑人人家”其实是资本家的阴谋。

因为当时的白人以和黑人住在一个地方为耻。

如果搬来了一户黑人,那么白人则会选择搬家。

传统的银行禁止贷款给黑人,所以地产商和房产经纪人一起联手。

可以给黑人贷款,但贷款利率会超过20%。

白人通常会打折售卖房屋,地产商再将打折的房屋提高两倍卖给黑人。

这样一来,地产商稳赚不赔。

可房产经纪人作为整场策划的唯一女性,却被其他地产商用完即弃。

贝蒂曾在会议上说过:

黑人的到来会让白人的生活沾染霉菌,覆盖上一层洗不掉的黑色。

然而当她家壁纸的一角露出了刺眼的霉菌,却不是黑人造成的。

在她浮夸恶毒的表面下,其实也说明了千疮百孔的女性问题。

贝蒂也动过搬家的念头,便回家里借钱。

只不过这和父亲诡异交易般的对话,让小妹明白了什么。

贝蒂的丈夫也是个值得玩味的角色。

他和贝蒂没有孩子,关系也不冷不热,还偷偷转移了账户里的钱,贝蒂不得不去和一个牛奶工私奔。

但他也是社区里唯一尚存理智的人。

为什么?

直接挑明,他是个骗婚GAY。

“当一个男人被放到女人的处境里,他就会变成一个女人”

同理。

当你将一个白人/异性恋放到黑人/同性恋的处境里,TA就会变成一个黑人/同性恋。

是了。

在一百年前,黑人和LGBT群体被当做异类。

女人没有话语权。

那么你有没有想过,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

不让发声的,是纹身、打耳钉,染发的人?

甚至不想结婚不想生孩子的,也会被驯服。

别以为这离我们很遥远,《使女的故事》了解一下。

话又说回来,我们到底要怎么做,才能削弱歧视现象?

先从张开嘴开始。

哪怕是微弱的、渺小的声音。

我们只需让有的人知道:这个世界,不能只有一种性向,也不该只有一种颜色。

他们,也是我们。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