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天使真实事件「没有人知道外号死亡天使的他究竟杀死了多少病人」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683更新:2023-04-12 21:45:50

他像幽灵一样,徘徊在病榻前,伺机出手,毫不留情地夺去人们的生命。

没有人知道,外号“死亡天使”的他究竟杀死了多少病人

文/曼春 #真实案件#第102辑

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

在德雷克纪念医院的病床上已经昏迷了数月之久的约翰·鲍威尔(John Powell),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似乎开始有了些许的好转。而正当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时候,一个人影悄悄闪进了约翰的房间,他往约翰的鼻饲管中加了一些东西……

1住院病人莫名死亡,助理验尸官发现端倪

1987年3月7日,昏迷数月之久、病情开始有所好转的约翰·鲍威尔去世了。负责为约翰验尸的助理验尸官却在检验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迹象:在约翰的尸体上,有一股杏仁的气味。而这股气味则足以说明导致约翰死亡的不是疾病,而是氰化物中毒(因氰化物中毒死亡的人,尸体上也会有氰化物的杏仁气味)。

这样一来,缠绵病榻数月的约翰显然不是自然死亡,因此当地警方立即展开了调查。

警方介入调查后,起先怀疑是约翰的亲友想甩掉这个重病的负担下的手,然而经过调查,他们却发现找不到任何的证据或者动机可以证明是约翰的亲朋好友下的手,换言之,约翰的死和这些人无关。这个发现一度让调查陷入了僵局,但警方很快调整了办案思路,他们认为,由于约翰昏迷在床,所以凶手肯定是可以接近他的人,而既然凶手不是约翰的亲朋好友,那么凶手很有可能就是有资格进出约翰病房的某位医护人员。

于是,警方从德雷克纪念医院方面拿到了有资格进出约翰病房的医护人员名单,医院提供的这份名单上没有几个人,很快一个叫唐纳德·哈维(Donald Harvey)的护理人员进入了警方的视线,这个哈维因为经常出现在死亡病人的周围而被人起了个“死亡天使”的绰号。

唐纳德·哈维

发生在哈维身上的这一异常现象让警方对他产生了极大怀疑,于是警方开始花大力气调查这个哈维,他们想看看他和约翰的死亡究竟是否存在某种联系……

2调查结果令人惊骇,护理员竟是撒旦使者

1987年4月的时候,警方拿到了搜查哈维公寓的搜查令。经过一番搜查,警方在哈维的公寓中发现了足以指控哈维谋杀约翰的证据:数个装有氰化物或砒霜的罐头,许多关于神秘学、毒理学的书籍。除了这些毒药和书籍,更让人感到恐怖的是哈维的一本日记。

在这本日记中,警方发现除了约翰之外,还有其他许多受害者也是死于哈维之手。他在这本日记中,详细记录了他谋杀的人数。

于是警方迅速逮捕了哈维,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可以证明哈维有罪的证据也开始出现,而警方也依据哈维的日记着手调查其他的受害者。

随着调查地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罪恶开始浮现……

3 “死亡天使”的第一滴血,拉开了十六年杀戮的大幕

1970年,18岁的哈维从肯塔基州布恩维尔市出发,准备前往位于肯塔基州伦敦市的马利蒙特医院看望生病的祖父。哈维在这家马利蒙特医院待了很长一段时间,在此期间,他赢得了医院中修女们的喜爱。

一天,一名修女询问哈维是否愿意留在马利蒙特医院做一个护理员,这对于正处在失业状态的哈维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提议。因此哈维爽快地应了下来,并且于第二天就开始了工作。

尽管哈维并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的医护训练,但医院中的修女们仍然安排他去做诸如为病人插入导管、分发药物等的工作,并且哈维的工作还给了他每天单独和病人相处的时间。

起先哈维的工作波澜不惊,但不知道是在医院中见惯了生离死别或是其他什么原因,哈维逐渐对自己护理的病人产生了一些不同寻常的想法。

在一次夜班时,哈维正在一间私人病房查看一名中风患者的情况,这名病人突然把粪便擦到了哈维脸上。一怒之下,哈维用一块蓝色塑料布和一个枕头捂住了这名病人的口鼻,在受害者断气以后,哈维甚至用听诊器听了下他是否还有心跳。在确认受害者死亡之后,哈维拿走了塑料布和枕头,为受害者清理并且换上了干净的医院病员服,然后才毫不惊慌地叫来了护士。前来查看的护士没有任何怀疑,甚至没有询问哈维病人是如何死亡的,这名病人就这样被认定为正常死亡。

这一次的作案犹如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哈维开始了肆无忌惮的杀戮。直到1971年3月27日离开蒙特马利医院,哈维在职期间用各种手法杀害了15名受害人。

1971年3月31日,醉酒的哈维因盗窃被捕,当警察讯问他时,哈维向他们诉说了自己的杀人行为,然而警方经过调查却没有发现任何可以证明哈维说辞的证据,于是对于哈维杀人的供述只能不了了之。最终法庭判定哈维盗窃罪成立,但因为罪行轻微,所以哈维无需入狱服刑,只缴纳罚款即可。

此事之后,哈维进入空军服役。然而,服役没多久的哈维就因为过去的不良记录被长官发现,而于1973年3月9日被勒令退伍。退役后的哈维起先在列克星敦市的红衣主教山医院做一名兼职护士助手,之后又于1973年6月在列克星敦仁善撒玛利亚医院找到了第二份护理工作。直到1974年8月,哈维一直同时做着这两份工作。也许是因为这两家医院管理制度比较严格,哈维工作的时候一直没有机会和病人独处,因此人们推测,这也许就是他在这两家医院工作期间一直没有杀掉任何一名病人的原因。

1975年9月,哈维搬回了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搬回来的几周后,哈维在V.A.医院找到了一份夜班工作,由于哈维的工作琐碎繁杂,而且具体的工作任务主要取决于哪个部门需要哈维的协助,因此在这家医院里,哈维几乎可以不受监管地去到医院任何一个角落。

在接下来的十年工作中,哈维至少杀害了15名病人,并且他在自己的日记本上详细记录了杀害每一名受害者的手法:用塑料袋和湿毛巾捂住受害者的口鼻使其窒息而亡;在病人的甜点中喷洒老鼠药;将氰化物注射进病人的臀部……在犯下累累恶行的同时,哈维还在研究如何更好地隐藏自己的罪行。

1985年7月15日,哈维从这家医院辞职,并于7个月以后也就是1986年2月进入了辛辛那提的德雷克纪念医院,成为一名全职护士助手。在之后的13个月中,哈维通过切断呼吸机、将空气或者氰化物之类剧毒物质注射进病人静脉等手法,又陆续杀害了23名病人。当然,这也是哈维最后的疯狂,因为1987年3月,约翰·鲍威尔的被害身亡终于将警方的注意力引到了他身上,而他的累累罪行也最终大白于天下。

1987年唐纳德·哈维走入法庭受审

4 他为什么要杀死那些病人?

哈维的罪行在令人感到恐怖的同时,也让人感到十分不解:为什么作为护理员的哈维,要杀死那些身患疾病的病人们呢?

1991年,哈维接受了《哥伦布快讯报》记者的采访,在这次采访中,哈维吐露了自己内心的想法。

记者问到:“你为什么要杀害那些人?”

哈维说:“我被人掌控了18年,而现在轮到我掌控别人了。我享受着控制人们生死的感觉,因为我有这样的权力。”

而当记者问到:“是什么给了你掌控他人生死的权力?”

哈维回答:“当我没有因为最初的15起案件被捕的时候,我就有了这样的权力。自那以后,我将自己任命为法官、检察官和陪审团,也因此,扮演着上帝的角色。”

5恶魔的归宿

唐纳德·哈维于1987年被法庭认定罪名成立并被判处了数项刑期不等的监禁,而根据美国的有关规定,哈维最早也要到2047年也就是他95岁的时候才能等到第一次假释听证。

唐纳德·哈维被押往监狱,图片来源:toutiao.china.com

狱中的唐纳德·哈维

2004年唐纳德·哈维接受矫正机构的访谈

然而,哈维却再也不可能等到2047年的那次听证了。因为在2017年3月30日那天早上,有一名犯人闯入了已经病危的哈维的牢房。闯进后,这名犯人将哈维殴打致死。杀人犯唐纳德·哈维终年64岁。

6写在最后

唐纳德·哈维的罪行在犯罪史上并非个例,在世界上很多地方其实都曾出现过类似的犯罪模式,而这一类的犯罪很多时候都会发生在医疗领域,因此也有人称之为“仁慈天使”或者“死亡天使”,而这种犯罪的特征和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仁慈杀手”:他们坚信(有时候也可能是妄想)受害者正遭受痛苦或者得不到帮助;

(2)残酷成性:利用他们的职位带来的便利控制那些无助的受害者;

(3)恶毒的“英雄”:行为人已经危及了受害者的生命,但他们仍然在试图“挽救”受害者,有些人甚至在明知受害者已经死亡的时候,仍然试图复活他们,而这样做的目的则是希望营造一种无私助人的假象。

从上面的介绍,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所谓的“仁慈”的人,其实只是一些残酷成性、恶毒无比的杀人犯而已。他们以自己的标准评判受害者的处境,并且在进行了所谓的判断之后,无情地剥夺了他们认为身处痛苦、无助的受害人的生命,或者用受害者的鲜血来为自己塑造一个无私助人的虚假形象。这样的一群人,终归只是一些心理畸形的杀人犯,他们永远都不可能是他们自认为的天使!

本期参考资料:

1. Murderpedia: Donald Harvey

2. Wikipedia: Donald Harvey; Angel of mercy (criminology)

3. "Angel of Death" serial killer Donald Harvey dies after prison attack(Published March 30, 2017;<Associated Press>)

4. Donald Harvey-The Angel of Death(thoughtco.com)

5. True Crime Corner: Donald Harvey(BY LORETTA SISCO POSTED ON APR 11, 2017)

6. W. Carlton Weddington:My Six Months with Donald Harvey,"The Angel of Death"(By W. Carlton Weddington, on Fri Apr 14, 2017)

7. 本文插入如无特殊说明,均来自:murderpedia

8. 题图素材来源:www.mtime.com

本期编辑团:

主稿人:曼春;审稿:小缘缘;校对:豌豆小六;美编:林远方

本文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