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dit: pixabay.com/dimitrisvetsikas1969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纳粹统治的德国被称为“第三帝国”,那第一帝国和第二帝国是谁?好吧,不用再怀疑了。
首先,“第三帝国”一词是1923年阿瑟·穆勒·范登·布鲁克(Arthur Moeller van den Bruck)出版的一本书的书名。正如你所料,这本书因其政权的绰号而受到该地区极右势力的追捧。
作者是一位德国文化历史学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后,他思考了德国的情况,并以怀疑的态度将新成立的魏玛共和国视为一个非自然实体。他希望有一个更民族主义的解决方案。这场革命将产生德国形式的法西斯主义,融合尼采而非马克思的思想,将社会主义与民族主义结合起来。
这本书对纳粹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纳粹党当时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这一点你也不会感到惊讶。在他的沉思中,穆勒或多或少预言,未来所有德国人(包括奥地利)的理想国家将是德语中的“德意志帝国”,我们称之为“第三帝国”。
那么,之前的帝国是哪些?
至于“第一帝国”,这指的是公元800年以查理曼大帝开始的中欧帝国。理论上,它几乎整整持续了1000年,准确地说,直到1806年奥地利的弗朗西斯二世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被拿破仑击败后不久破灭。对于细心的观众来说,这段时间可能已经敲响了警钟,让他们想起希特勒关于“千年帝国”的宣言。这个感叹词直接指的是这一点,后来被洗礼为“第一帝国”,我们将把它视为一种意识形态背景。
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提到,除了纳粹,没有人将其称为“第一帝国”。今天它被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
这个中世纪的实体并不是一个典型的王国,由语言统一,拥有一个固定的首都和一种类似于法国或英国的原住民同质性。相反,虽然帝国实际上主要是日耳曼人,但它也吸收了许多意大利人和斯拉夫人。
第一阶段被称为加洛林王朝。查理曼大帝的统治范围之广,自西罗马帝国灭亡以来,西欧从未见过。他还协助教皇抵抗伦巴第人的袭击。当时对东罗马帝国(我们称之为拜占庭)相当不满的教皇利奥三世决定向这位日耳曼国王寻求结盟。长话短说,他加冕他为“罗马皇帝”,这是象征性地复兴西罗马帝国的努力,罗马教皇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尽管如此,即使到了11世纪,同时代人仍会称他们的王国为“法兰克帝国”。
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这个国家的组织是一个松散的国家联盟,最初由执政君主监督,没有太多细节。各州都属于世袭王朝,如施陶芬王朝和萨利安王朝。这一阶段始于奥托尼亚王朝,最著名的是奥托一世国王,他的统治(根据一些历史学家的说法)可以证明德国的诞生。这主要是指他在955年的莱赫费尔德战役(今天的奥格斯堡附近)中,说服大多数德国王子在他的旗帜下团结起来,抵御马扎尔人。
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直到文艺复兴早期,对皇帝的把握开始变得越来越牢固。这首先可以归因于与教皇不断的权力冲突,这削弱了皇帝的权威。最著名的冲突于1077年结束,皇帝海因里希六世被逐出教会,并在教皇位于卡诺萨的城堡外乞求宽恕。
失去控制的第二个原因是,在一个庞大的帝国中,小王国的不守规矩。
从13世纪起,皇帝的头衔不再是世袭的。他变成选举制,因此被称为“当选罗马帝国统治者”。君主由教皇在一群王子当中选举和加冕,这些特权被掌握在一些重要的主教当中。
大约在15世纪晚期,随着领土集中在阿尔卑斯山以北主要讲德语的地区,全称“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首次出现。
与此同时,皇帝的权力继续削弱。17世纪30年战争后,缓慢的分裂加剧了。与此同时,法国和西班牙等其他欧洲大国的王权正被巩固为一个威权机构(见路易十四,“L’état,c’ést moi.”),加强了这些地区的团结或共同认同感。
在查理五世统治期间,新教改革之后,帝国按照宗教路线发生了致命的分裂。正如伏尔泰讽刺地提到的,“神圣罗马帝国”既不是神圣的,也不是罗马的,甚至不是一个帝国。
在这个“帝国”的最后阶段,德国世界的主要力量开始在北方的普鲁士人和南方的奥地利人之间分裂。在普鲁士,统治者是勃兰登堡(Brandenburg)的霍亨佐伦(Hohenzolern),他于1701年被宣布为普鲁士国王。奥地利由哈布斯堡(Habsburgs)领导,哈布斯伯格(Habsborgs)一直是最后一位(皇帝)头衔持有人。
最终,随着以革命为名席卷全国的拿破仑(Napoleon)风暴,以及“打倒贵族”的呼声,这一结局终于到来了……与此同时,他或多或少地试图使自己成为皇帝。
这把我们带到了19世纪,当时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随后所有中世纪的东西都浪漫化了。这种艺术流派被用于民族意识形态的形成,在欧洲中心地区,民族意识形态表现为将所有德国人民团结成一个国家的愿望。
再往前推进一点,神圣罗马帝国被纳粹视为军阀无政府状态的终结和中世纪德国身份的诞生。因此,其强有力的领导人受到了表扬,尽管他们在某些方面存在问题。例如,查尔曼因撒克逊人是异教徒而杀害了数千名撒克逊人,据称他们一直在唠叨热爱撒克逊的希特勒。
然而,在将过去浪漫化的范围内,许多老国王,如巴巴罗萨(Barbarossa)或上述奥修(Otho),都被描绘成德意志民族的英雄。
这些国王的传家宝被视为半神圣的,事实上是政治化的。例如,在维也纳著名的帝国皇冠和其他服饰物品,以及最后一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座椅在1938年3月安施卢斯(Anschluss)(接管奥地利)之后,纳粹直接带到纽伦堡。
纽伦堡是旧时代的化身,这得益于其中世纪市中心和古代城堡的光环,也得益于城市本身的重要性。纽伦堡是帝国议会(Reichstag)的席位之一,也是神圣罗马帝国(Reichskammergericht)的最高司法机构之一。此外,它几乎位于战前纳粹领地的中心,十分方便。因此,它被选为神话化的古代和现代德国传统的中心——一种意识形态资本。因此,它是纳粹党最具魅力的活动——纽伦堡集会的举办地。1934年的集会由莱尼·里芬斯塔尔(Leni Riefenstahl)拍摄,并制作成一部名为《威伦斯胜利》(Triumph des Willens)(《意志的胜利》)的宣传片,人们最了解的纳粹形象大多来自于这部电影。
从维也纳带来的皇室文物,在1938年9月的党代会上展出,当时距离奥地利的安施卢斯会后六个月。这些文物还包括圣枪,朗吉努斯用来刺穿基督的长矛,(当然)赋予了它神奇的力量。拥有它的人是不会被打败的。
不幸的是,没有人告诉1945年4月在激烈战斗后占领该城的第3、42和45步兵师。
由于其象征意义,它被盟国选为审判纳粹战争罪行的地方,即纽伦堡审判。
是的,纳粹非常关心他们所称的“第一帝国”,我们不要忘记,它最终被拿破仑打败了。当然,由于法国人的过错,这是另一件要追究他们的事情。
这一切都把我们带到了第二帝国。
在经历了19世纪的动荡之后,1871年,普鲁士国王——德国最强大的国家——在他的将军们的帮助下,在大臣的谋略下,俾斯麦击败了拿破仑三世统治下的法国人。此后,当巴黎仍被占领时,他被封为大多数德语国家的皇帝。
关于神圣罗马帝国复兴的讨论正在进行中。仅仅把这个新国家命名为“德意志帝国”,或“德国帝国”,就意味着这一点。这个被法国人推翻的旧帝国,在击败法国人和拿破仑的基础上重新统一。
象征意义最突出的例子是基夫哈斯纪念碑(发音:“Kif Hoy ser”),这是德国同类纪念碑中的第三大。书中描绘的是沉睡中庄严僵化的国王巴巴罗萨,在他身上,第一个威廉国王仿佛从岩石中浮现出来,化身为预言家和国家的救世主。
尽管如此,目前还没有人想过将这个帝国称为“第二帝国”。是的,这个政权确实与过去相似,但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主权现代国家。一个倾向于创新,从技术上讲不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第二次迭代。
然而,在1918年战败后,许多人都想起了拿破仑被外敌压垮、德意志帝国解体后的那段日子。如前所述,他们开始将他们生活的时期视为另一个过渡时期,一个没有国王的时期。基本上,人民,尤其是那些反对民主制度的人,把希望寄托在未来的帝国上。
正如范登·布鲁克所说,这个“第三帝国”将是前两个帝国的延续,现在两者都被视为德国统一命运的迭代。与神圣罗马帝国或第一帝国不同,第三帝国将是一个真正的主权帝国,与德意志帝国或第二帝国不同,它将包括所有德语民族。因此,它将包括奥地利和波希米亚(当时在捷克)。在纳粹的国歌《德意志圣歌》中,明确提到了这个地区,第三帝国应该统治世界的一部分,从意大利北部(如今天所见)到波罗的海,从荷兰到爱沙尼亚。
因此,纳粹自称第三帝国,意味着德国历史的自然延续,甚至预言的实现。这也在他们自己、神圣罗马帝国和德意志帝国之间建立了联系。当然,谢天谢地,包括其本国公民在内的所有人都认为,第三帝国并没有纳粹所希望的持久力。
公众号ID/Zeroorez93
微博/Lancelottt
作者/Nasser Ayash
译者/Lancelot
原文/blogs.scientificamerican.com/beautiful-minds/what-humans-could-be/
本文基于创作共同协议(BY-NC)发布,文章仅为作者观点,未必代表zeroorez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