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村人均资产「从人均奔驰到负债几百亿天下第一村的经历拍成电影没人敢信」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973更新:2023-04-13 06:28:46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十分感谢您的支持。

文/一锅烩菜

编辑/一锅烩菜

2011年10月8日,龙希国际大酒店在一片欢呼声中开业了。

在酒店的第60层中,赫然伫立着一头气势如虹,金光闪闪,象征着艰苦奋斗,一往无前的牛。

你绝对想不到,这头牛竟然是用一吨纯金打造的,造价居然高达3亿元。

龙希国际大酒店总投资高达30亿元,坐落在有着“天下第一村”之称的华西村。

一排排别墅高又大,一道道公路宽又长。

一个个景点美如画,一条条河流清又净。

排排别墅,家家跑车,人人持股,家家存款超600万。

这是每一个普通人都向往的生活环境和收入水平。

然而就是这个人人羡慕向往的华西村,

在2017年突然爆出一则“华西村即将破产倒闭,背负389亿巨额债务”的新闻,直接惊呆了一半国人。

那么因贫而起,因富而衰的华西村,是如何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碎的呢?

而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的华西村又是怎样一个处境呢?

“天下第一村”

现在的华西村占地面积35平方公里。华西村总资产最高时541.9亿元。

1999年的时候,华西村每户存款都已经超过了100万,所以网上现在说华西村每户存款不低于600万元,一点都不夸张。

家家住别墅,人人开豪车。如果他想,甚至可以随时坐直升机,对一般人来说是奢侈,对他们来讲确实家常便饭!

极其富有的华西村,村民的幸福指数也是全国最高的之一,孩子上学不花钱,新鲜蔬菜送货到家,居民看病、养老、日常消费全部由华西村承担。

除此之外,华西村的旅游业也是极其发达,先后打造了金塔、华西幸福园、仿建的长城、缩小版美国白宫等八十多个特有旅游景点。

1996年,华西村斥资1.2亿建造了华西村标志性建筑——华西金塔。金塔,高98米,一共7级17层,塔顶有一颗用6斤重纯金镀成的金色葫芦。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

2011年华西村斥巨资,30亿元打造一座国际化大酒店——龙希国际大酒店。

龙希国际大酒店,高328米,共74层,是集观光、旅游、购物、餐饮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体。

酒店顶层是单日可容纳15000人次就餐的旋转餐厅,酒店内部装修风格只有一个字:不求最好,只求最贵!金碧辉煌随处可见,处处透露着奢华与尊贵。

龙希国际大酒店中有个镇店之宝,那就是矗立在60层中用黄金熔铸的一头价值3亿元的金牛,凡是来此旅游的客人,无不拍照打卡。

全球各地慕名而来学习、参观、旅游、猎奇的人不计其数,单单旅游这一项给华西村创造了不菲的收入。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们眼前的这个富丽堂皇“天下第一村”华西村。

现在有多富有,曾经就有多贫穷;

现在有多繁华,曾经就有多落寞。

那么问题来了,华西村是如何将命运紧紧握在自己手中,

从曾经的破烂不堪、穷困潦倒,摇身一变成了“天下第一村”呢?

自力更生,一路致富

有福民享,有难官当。

1961年的华西村村民们常年面朝黄土背朝天,受风吹雨打,也只能有口饭吃,想吃饱饭就是一种奢望。

就在这个时候,或许是命中注定,一个人的出现,让华西村从此走上开挂之路。

吴仁宝在农户家里了解情况

1961年吴仁宝担任华西大队党支部书记,上任之后的吴仁宝只想做一件事,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

吴仁宝同村民交谈

作为土生土长的华西人,吴仁宝对华西地区的风土人情、人文地貌知之甚深。

在全国学习“学大寨”的风潮下,吴仁宝专程前往大寨村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发展理念。

回来后的吴仁宝因地制宜制定了《华西村15年远景规划》,也正是这份规划让华西村有了奋斗的方向。

当时的华西村村民在看到这个规划之后,水稻亩产千斤的目标,都感觉是在痴心妄想。但吴仁宝只想告诉村民: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最终实现亩产千斤的计划提前了7年。吴仁宝想着光让村民吃饱饭还不行,必须要让村民富起来。但是让村子富起来,只靠村子里的这些土地真的能办到吗?

吴仁宝算了一笔账,过去几年虽然粮食产量大幅增加,但规划之后的土地也仅仅只是增加了六七亩。就算再怎么发展,有限的土地里也长不出黄金来。

吴仁宝提出了“无工不富”的思想,想要真正富起来,必须要转变发展方向。说干就干,

1969年吴仁宝从村里抽调了20个人,搞了一个小作坊。

小作坊主要生产五金配件,生产的产品基本上都是国有工厂不做的,市场上需求量又比较大的小零部件。

建厂初期一天生产出来的零部件的销售额,就比一亩地整年水稻的销售额还要高。村民们看到了工业脱贫的希望,更加坚信吴仁宝能带领大家致富。1973年的时候华西村这个20人的小工厂,一年的产值就达到了24万元。

实践是检验真知的唯一标准。

在吴仁宝正确的带领下,华西村也开始了蜕变。

收入增加了,吴仁宝决定改善华西村的生活条件,先后建造了村民文化大楼和教育大楼。

在吴仁宝的带领下,华西村一直走在全国农业的前列,成为当时农业发展的典范。

在华西村村民共同努力下,1976年华西村的工业总产值达到了28.2万元。

积极求变,再创辉煌

在改革春风的吹动下,沿海一线城市要转变发展策略。

1981年上海市想淘汰重工业生产的方式,向以经济发展为主的方向发展。

得知这个消息的吴仁宝,第一时间赶往上海,在多方的努力下,最终华西村成功中标,拿下了上海铜厂。这个举措是华西村真正走向工业化路线的开端。

1985年华西村的铜铝材厂正式投产,因为长期投资建厂,华西村账面上的资金出现了短缺。

吴仁宝一是鼓励村民每人拿出2000元投入到村办企业中去,最终通过动员村民总投入200多万元,这也预示着华西村从集体经济向公私合营转变。

越有钱路越宽,有了这笔资金后,吴仁宝和全国各地的企业开展大量合作进行联营。村里也相继建造了棉纺、织布、线材等工厂。

1988年华西村工业总产值突破一亿元,江苏省市政府给华西村颁发了“江阴第一亿元村”的名号。华西村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脱贫。

集体经济暴增的同时,吴仁宝决定村民的所有基础消费由企业全部承担,孩子们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学费全免,家庭所需蔬菜更是直接送到家里。

本以为这已经是一个“村”的发展天花板了,让吴仁宝和村民没想到的是,前方还有更大的幸福和机遇在等待着他们。

抓住机遇,成功登顶

1992年邓公在深圳画了一个圈,强调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不是只管十年或者二十年,而是要坚持100年。

远在江阴的吴仁宝在报纸上看到相关报道后,敏锐的政治嗅觉告诉他,新的一波浪潮即将袭来。

吴仁宝从村民手中筹款400多万,又从银行以企业的名义贷款2000万。在华西村从银行贷款之前,他们没有任何负债和欠款。

吴仁宝将这些资金全部用来购买工业原料,这个动作让很多人不理解,甚至觉得有些疯狂。

不疯魔不成活,仅仅三个月之后,全国掀起建设浪潮,大部分工业所需原材料价格出现了近3倍的涨幅,华西村也因为吴仁宝的这次决定,转身赚了一亿。

这一年吴仁宝为村民建造了100栋别墅。让华西村的村民实现了家家户户住别墅的愿望。

1994年华西村的工业规模再次壮大,涉及各行各业的企业多达45家,华西集团也正是在这一年组建。华西村也因此赢得了“天下第一村”的名号。

随着年龄的增长吴仁宝将四儿子吴协恩推到台前,吴协恩提出了上市的想法,最终在1999年7月华西村在深圳正式上市,成为中国农村第一股!

此时的华西村户均存款超过100万,华西村固定资产更是达到了20亿。所有企业均是盈利状态,58家企业没有任何亏损。

也是这一年华西村给村民购置了150台小轿车,实现了车辆自由。

随着企业不断增加,华西村的土地不能满足当前发展现状,2001年经过江苏省批准后,华西村开始扩大面积,采用“一分五统”的方式吸收周边村庄。

一分即:村企分开;五统即:经济统一管理、干部统一使用、福利统一发放、村界统一规划和劳动力同等条件下统一安排。

经过连续三年扩大后,华西村的总面积从原来的0.96平方公里增加至35平方公里。

2001年,华西村将村子按照区域分成了13份,从华西一村一直到华西十三村,拥有人口3.5万。

紧跟时代的脚步,拥护党的政策,做对的事情。让华西村彻底和贫穷说了再见。国家对华西村也是给予最大程度的支持。

2003年7月4日,吴协恩全票通过了华西村选举,当选了华西村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则是由吴仁宝的长子吴协东、次子吴协德、女儿吴凤英等人共同担任。

退休后的吴仁宝在华西集团任职二把手!如此多的家庭成员在村里担任重要职务,难道说华西村要变天了?

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一味保守看不到新事物,不去紧跟时代步伐,那么就注定要被淘汰。“天下第一村”也不例外!

危机到来,大厦将倾

“我一定带领大家开创新时代!”

这是2003年7月12日华西村新任党委书记吴协恩发表公开讲话时,传达给村民的信息。

吴仁宝搞实业,他就大力发展金融业。

2008年钢铁行业迎来最后一舞,华西集团的钢铁行业贡献了300多亿的收入,超过了华西集团总收入的66%,创历史新高。(华西集团的收入支柱就是钢铁板块)

只是这一切看似风光的表面下,隐藏着巨大危机。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国家就多次倡导绿色、环保理念,这个政策对高污染行业来说就是一把随时落下的铡刀。

自此之后,钢铁、纺织等重污染工业就已经在走下坡路。对于这类企业转型是必然之路。果不其然,2011年钢铁行业急转直下,华西集团的各个钢铁、纺织企业全面亏损。

加上很多企业因为工人和租金的问题将生产线转移到了东南亚国家,这对本来就不景气的纺织业来说就是雪上加霜。

此时能拯救华西集团的只能是快速转型,发展互联网新兴产业。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了领导者的魅力,吴协恩一直在求变,但是效果微乎其微,反而广撒网的做法,让华西村资金流出现压力,集团变得无比笨重。

2011年华西村斥30亿巨资建造龙溪大酒店,本来想用酒店推动华西村的旅游业发展。结果2012年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六项禁令,严格限制高消费,这个政策给吴协恩泼了一大盆冷水,龙希国际大酒店,入住率极低。

就在华西集团陷入窘境的时候,新的打击再次降临,2013年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去世了。也隐喻出了华西村的未来命运。

2015年华西村大量引进高端金融人才,全力扩展业务,涵盖银行、证券、期货等多个金融领域,控股、参股、联营企业更是不计其数。

而后又跻身教育、文化、医疗等产业,甚至电竞、直播行业也有涉足。

根据2016年3月份的数据显示,华西集团旗下企业总数达到了208家。如此庞大的规模,加上资金流的压力,华西集团总资产541.9亿元,负债389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了71.8%。

华西集团2020年公布的业绩报告,全年总收入23.56亿,利润总额为负3.38亿。

自此之后,“天下第一村”彻底跌落神坛,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中。

小结:

解放思想无止境 ,科学发展不停步。 时代的发展不会以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顺应时代,紧跟潮流,并且积极求变,才有可能立于不败之地。

2021年华西村又出现了“挤兑”风波,后来发言人表示,华西集团资金是没有问题的,兑付也是没有问题!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