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本该是九分以上的中国式救灾电影,结尾三十分钟被秀翻车了。豆瓣给了六点七的评分其实已经算的上是夸奖了。以下是观后感,结尾剧透,想看本片的推荐看看,有了心理准备就不会像笔者本人一样感动了大半场最后三十分钟被气的七窍生烟。
本片是经典的半部好电影,前半段都挺好,灾难影片各种要素都处理的不错,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人物形象上不同于传统国外灾难片,塑造了一群共度时艰的英雄团体形象,引用中外神话的不同,表达了鲜明的中国特有的团结奋进的精神。如果这个套路能一直保持下去,估计口碑反响不比流浪地球差。
但是,最后的三十分钟编剧开始秀了。电影画风大变,从众志成城中国式抗灾变成了个人英雄主义秀。拍摄视角和叙事主体开始无脑变身了,好像是突然更换了上海堡垒的剧组。 主角父子被救出山洞后剧组开始秀操作了。首先,强行安排剧情让两个伤员父子救世。主角好像未卜先知一样了解到指挥部丁总的困难,主动要求更换炸山方案。刚刚山洞里还哭的像个无助的孩子的主角突然开了洞察之眼,以上帝视角瞬间了解了指挥部刚刚遇到的困难,变身成为融智慧和勇气于一身的救世主,给自己安排了救世任务。其次,强行让主角掉装备徒手攀岩。身手辣么矫健的主角从直升机上跳山崖平台的时候辣么不矫健的打了很多滚,振臂一挥就把装备扔了,然后又辣么矫健的抓住平台,显示了主角的实力。笔者觉得这个操作就是要表达一个意思,主角实力强大,根本不需要直升机用绳枪送备用装备,不然怎么能显示主角徒手攀岩的牛笔呢。其次,又强行安排主角老爹突然出现也徒手攀岩。说实在的,主角老爹的出现真的是吓了人一跳。在主角伸手去抓一块所有人都能看到的即将脱落的岩石后,出了危险的主角一把被老爹扶住时表现出了极大的惊讶。这个转折真是秀翻了我的智商。合着主角你爬了半天都没看见你爹在你边上哈?于是之后的情节就理所当然了,老爹的出现就一个作用,死,往死了煽情,无脑煽情,降智煽情。大孝子踩着老爹越障,老爹掉落,掉落过程中再敬个军礼。此时仿佛有人在说,看,煽情吧,还不赶紧哭?是的,我当时确实哭了,被这弱智情节气哭了,真真切切的感觉到了剧组对观众智商的忽视。再后来,最神的操作出现了。主角千辛万苦爬上了爆破点,体力超强,通过绳枪一点不停歇的把炸药扔进山洞,在最后订了五分钟的爆炸倒计时后突然体力耗尽,连路都走不了了,与此同时,打了半个小时酱油,坐看主角父子攀岩秀的直升机丁总一群人突然遭遇横风,飞行员毫不犹豫铁血切断绳索撒腿就跑,把主角扔到爆破点等死。这里看的人一脸懵逼,因为之前影片用了半分钟特意安排飞行员自我介绍说他原来是解放军战斗机飞行员,难道安排这个情节就是要强调解放军是逃兵吗?无力吐槽。另外,直升机遇到横风之前抢运炸药的时候丁总还不忘给主角送一部手机好让主角有机会煽情。天啊,剧本安排能不能用点心?感情是丁总早就知道要遗弃主角所以提前送手机?为了煽情故意送主角去死是吧?终于到结局了,一顿假的令人叹为观止的五毛特效为影片拉下了帷幕。
平心而论,本片前半段抗灾人物群像塑造的非常优秀,是片子的最大亮点。这也为我国的灾难电影提供了启示。面对灾难,中国人要的不是诺亚方舟,中国人要的是愚公移山,精卫填海。中国的灾难片不需要好莱坞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我们自有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中国的灾难片完全可以脱离好莱坞的个人英雄主义,宣扬我们自己的中国式抗灾精神。虽然《峰爆》这部片子被最后三十分钟的神操作毁掉了,甚为可惜,但它也是成功的。通过英雄群像的塑造,中国电影人应该已经明白了未来中国式灾难片的出路。期待中国灾难片以后也可以出现像流浪地球那样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