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十六号病房「回顾长影拍摄的经典电影十六号病房小病房中的大温暖」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671更新:2023-04-13 21:17:31

于1983年上映的电影《十六号病房》是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一部知青电影,曾获文化部1983年优秀故事片二等奖,第七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演员宋晓英凭借此片获得了第四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

《十六号病房》改编自作家乔雪竹的短篇小说《遗忘在病床上的日记》。乔雪竹上大学时曾因肺病住进北京一家病院,病房中的病友和她一样都是知青。当乔雪竹感到迷茫时,一位扎根农村的病友给了她鼓励,但那位病友最终却因病逝世。乔雪竹在病房里以病友们为原型写下了这部小说,而后被改编为电影《十六号病房》。

《十六号病房》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某结核病医院的第16号病房里。由李羚、宋晓英、方卉、方晓琴分别饰演的常琳、刘春桦、桑青青、田进军因病住进了这间病房,她们同为病患,都是知青,性格却各不相同。常琳和桑青青是因病回城的待业青年,田进军是上了大学、从事写作的知识青年。常琳有理想有抱负,但理想未竟又患有疾病,有着很大的精神压力,她的性格也因年少时的经历而孤僻忧郁。桑青青在父母的体贴照顾下,无忧无虑。田进军对古墓研究有着极大的热情,想借助历史歌颂不死的精神。

在乡村任教的刘春桦住进来后,病房里常常充满笑声。刘春桦发现常琳失去了战胜疾病的信心,格外关心她,还将自己与同为农村教师的丈夫陈仲男(冯恩鹤饰演)的经历讲给她听。身患肺癌的刘春桦在住院期间并没有把病痛放在心上,每天关心着自己的学生和病房中的病友,她的丈夫陈仲男为了陪伴和护理她,睡在户外的长椅上,这一切的困难都没有让夫妻二人失去乐观的态度。

常琳从刘春桦夫妇身上看到了闪光的精神,她对生活进行了认真的思考,重新振作起来。直到刘春桦弥留之际,她仍在与常琳畅谈人生,而她乐观积极的精神在她辞世后依然鼓舞着病友们。常琳也决定到乡下去,接替刘春桦留下的工作。

影片将故事放在一间病房中展开,将焦点聚集在四名病人和一名病人家属身上,由小小的病房与广阔的现实世界联系起来。片中没有明显的外部冲突,但五位知青的精神碰撞一直贯穿全片。在不大的环境中、不多的人物间,影片塑造了有层次、有变化的情感递进,透过银幕传递给观众一种激荡人心的温暖力量。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裴雨虹

编辑:于悦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