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伊姐(周桂伊) 小星
北京影院终于部分、限流,陆续开放了,但依然没有非常能打、能救市的电影出现。
前几天去补看了一部新片《巨星嫁到》,感触颇深。
流行巨星凯特(詹妮弗·洛佩兹 饰演)在婚礼直播现场,收到了同为歌手的未婚夫出轨视频。
(电影《巨星嫁到》片段)
凯特一脸难以置信,又茫然无措,随着升降梯缓缓升起,她离舞台中心越来越近,舞台下,粉丝们齐刷刷地喊着——
Marry Me!Marry Me!Marry Me!
(电影《巨星嫁到》片段)
她流着泪阐述了“爱的反思”,并做出疯狂决定——
婚还是一样的结,但新郎不是巴斯提恩,而是台下的一个抱着“marry me”应援牌的陌生人。单亲爸爸、乡村数学老师查理(欧文·威尔逊 饰),出于绅士风度,成全对方的体面,也不让总暗戳戳觉得自己懦弱的女儿失望,说了“yes”。
(电影《巨星嫁到》片段)
故事讲到这里,时间进度条刚过了六分之一。
大家也都能猜到,剩下的大半剧情就是主要围绕这位巨星,以及数学老师之间的“先婚后爱”展开了。
它太像《诺丁山》了,它存在的意义,是让我深深缅怀了《诺丁山》。
《诺丁山》,美国甜心朱莉娅·罗伯茨1999年的代表作,讲述的是一个电影巨星,在旅行中邂逅了一家普通书店的店长,两个人宿命般坠入爱河。
《诺丁山》是一代人内心的爱情圣经——“一个影迷”能做的最好的梦。
(2019年,我去伦敦旅行,还特意去了诺丁山,去看休格兰特在电影里住的那个蓝色房子)
今天这个文章,不仅仅想探讨《巨星嫁到》,我更在意的是——
过去了20年,当我们再表现女明星爱上普通人,我们窥见,这个时代到底变成了怎样?
为什么我们这个时代,再也拍不出《诺丁山》了?
《诺丁山》里,两个人初次见面,安娜(朱莉亚·罗伯茨 饰演)和威廉(休·格兰特 饰演)在图书馆,那种冥冥之中涌动的情愫;
再次遇见的时刻,威廉逗笑她的样子,她情不自禁送上的吻,是爱情萌发的样子。
(电影《诺丁山》片段)
两个人的心,无法自控地逾越了当时的身份和阶层,自己却浑然不觉,只因身在此山中。
(电影《诺丁山》片段)
但是在《巨星嫁到》里,与其说这是女明星凯特一次大胆的求爱,不如说是她的一次危机公关处理。
她和未婚夫巴斯提恩的婚礼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充斥着各种代言。
(电影《巨星嫁到》片段)
然而,这边婚礼马上就开始,那边爆出了未婚夫外遇丑闻,人尽皆知。
她站在台上,台下的观众议论纷纷,作为重量级的公众人物,凯特那一秒要做出一个符合人设、满足流量、同时让事情有缓冲的决定,扭转败局。
这份爱情,从一开始,就始于下意识的利益衡量。
(电影《巨星嫁到》片段)
镜头之外,闹剧散场,当她脱下明星的外衣时,凯特短暂变回普通人,躲在不开灯的房间抱着经纪人失声痛哭。
但是,即便这样的时刻,她脑子里还有一部分想的是:“我让大家失望了。”
(电影《巨星嫁到》片段)
天一亮,她立马收起所有情绪,又变回那个万众瞩目的巨星凯特。
理智已经让她开始瑜伽健身,她又想起了昨天夜里脱口秀演员蹭热度的创作——
“也许凯特在回去的路上已经签好了离婚协议,在下车的时候,决定嫁给自己的Uber司机。”
(电影《巨星嫁到》片段)
为了不沦为笑柄,凯特决定反其道行之——把这一段5000美金保密协议就可以打发掉的爱情,刻意坚持一段时间,跟舆论对抗。
(电影《巨星嫁到》片段)
从这个角度看,她与查理的关系延续,依然无关感情,不过是为了维护形象的公关策略。
(电影《巨星嫁到》里,凯特的生活已经无时无刻不被社交媒体包围——只要起床就是妆发齐全,连吃早饭,都要植入她代言的广告;因为参加了真人秀录制,不管是她工作,还是吃饭、娱乐,随时都有工作人员跟拍、开手机直播)
在1999年,在《诺丁山》里,一个拿到奥斯卡奖的大明星戴上墨镜,还是可以自由地逛逛书店的。
(电影《诺丁山》片段)
因为那是一个,连约男生,都要通过他宿舍的室友,才能做到的年代。
手机还没出现,更别提智能手机,更别提社交网络。
(电影《诺丁山》片段)
因此,他们真的可以做到,彼此完全不知道对方的生活,靠想念酝酿感受。
让感情有“压抑”,“神秘”,才有“冲动”的可能。
(电影《诺丁山》片段)
而《巨星嫁到》里,他们的恋爱模式是女明星邀请老公参加真人秀,一起捞钱。
(电影《巨星嫁到》片段)
凯特和查理,彼此看得太清晰了,这种关系不像爱情,更像是一次合作——
凯特抓住机会扭转局面,而查理以做公益的心态,配合她完成演出。
《巨星嫁到》一直在展现,凯特的财富,权力,商业价值。
(电影《巨星嫁到》片段)
但是在《诺丁山》里,展现安娜的场景,跟这些商业场景无关,全部都为了她的感情世界服务。
比如,在职业之外,威廉和安娜彻底是平等的,威廉甚至建议安娜演更严肃的戏剧,事实,后来她也听从了。
(电影《诺丁山》片段)
就算有展现安娜光芒万丈的时候,也被他们当作了爱情的试验场。
比如,威廉为了接近她,只能冒充记者采访安娜,他们一起紧张地瞒住经纪人。
在《诺丁山》里,安娜明确地说出这样的话——“名气这东西不是真实的,你知道吗?”
(电影《诺丁山》片段)
而在跟威廉的朋友聚会的时候,大家说要把最后一个小蛋糕,留给最倒霉的人。
安娜甚至清醒而悲观地说出:
“不久的将来,我的美貌会消逝,
别人会发现我不会演戏,
我会变成一个可悲的中年妇女,
长得有点像以前的一个名人。”
(电影《诺丁山》片段)
我们相信安娜会真的爱上威廉,本质是因为,她自己坚信的那一点——
“我也只是个普通的女孩
站在一个男孩面前
请求他来爱她。”
(电影《诺丁山》片段)
也因为威廉为她朝思暮想,经历了那么多次相亲,依然无法忘却她。
(电影《诺丁山》片段)
有别的男人在吃饭闲聊的时候,言语轻薄安娜,他会挺身而出,有男人的血性。
(电影《诺丁山》片段)
威廉既觉得安娜危险、不可捉摸,害怕自己受伤。
但最终又忍不住飞蛾扑火。
(电影《诺丁山》片段)
在那个年代,爱情,还是一件重要的事。
今天呢?爱情跟流量、财富比,它算什么。
美国火到出圈的真人秀节目《与卡戴珊一家同行》,就是这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节目之一。
作为全球顶流网红,卡戴珊在节目中把她的生活、家庭成员间的矛盾、家族的生活方式……事无巨细全部搬上了荧幕。
(真人秀节目《与卡戴珊一家同行》片段)
观众们津津有味围观了她与坎耶·维斯特这段关系从开始、结婚到离婚全过程,为他们的热度和各种代言,大把花钱。
(卡戴珊和侃爷)
这种“感情在利益面前早就不重要”的点,在电影《巨星嫁到》里也被诚实呈现了。
明明未婚夫背叛过自己,明明她和查理关系进展很顺利,凯特坚持接受前未婚夫邀请,同台合唱《Marry Me》。
因为他们共同创作的歌曲得了格莱美提名,她迅速决定,在公众面前修复两人的感情。
是啊,比起格莱美,什么他妈的爱情不爱情的?
在今日娱乐圈,爱情服务于利益的事,我们也看麻了吧。
白百何和陈羽凡一指禅事件后,在离婚声明里,我们才知道,两个人离了那么久,但为了商业代言,他们在跑男里互相甜蜜喊话:“还想妹妹呢是吧?”
阿娇离婚后,我们重新看她在综艺里别扭的表现,才印证了她自己说的:“那时候已经分居了,但合同早就签好了。”
杨幂和刘恺威一直不承认离婚,直到嘉行上市,明白了,是为了上市前尽调别出问题。
这件事完全怪女明星吗?绝不。
对比一下《诺丁山》里的休·格兰特,以及《巨星嫁到》里的欧文,你清晰看到——这个时代的男人,变得多么懦弱,无力。
而《巨星嫁到》的欧文,即便凯特明确了跟他的关系,也度假过,上床过,看到她在格莱美上跟前男友表演——他没有争取,没有纠结,他直接退却了。
《巨星嫁到》里,去挽回感情的,去表明心迹的,是女人。
可是,付出那么多代价,去跟那么懦弱的男人相爱,有什么意思呢!
对于女人的内心而言,爱情如果不能双向奔赴(尤其男生的态度),达成一种忘我,爱到与世界无关,它还叫什么爱情?
我们拍不出《诺丁山》,不是编剧不行了,技术手段不行了,是真的,时代变了。
在这个被社交网络裹挟的注意力经济时代,大家有太多太多方式消耗过剩的情感,情感本身也成为了碎片。
爱情这种需要巨大专注力的事,发生和持续的概率,太低了。
而紧张的都市生活,一切跟利益绑定太死,大家在感情里算投入产出比,算得太清晰了。
在这种计算里,女性越发意识到,谈个人感受太奢侈了,太多陷阱了,太伤害利益了,这就是范冰冰说的“万箭穿心,习惯就好”,也是杨幂说的“我早戒掉了情绪”。
这没有不好,女性被爱情彻底牵引,把人生全盘赌在另一个人的良心上,赌在命中注定的极小概率里,太容易付出代价,某个意义,时代进步了。
只是,夜深人静,我们必须承认,爱情这件小事,真的越来越奢侈了。
本质上,它就像《诺丁山》里朱莉娅和休·格兰特相遇的书店一样,在今天的电商时代,书店自身,都在大片大片死去。
所谓经典和封神,就是因为从此遥不可及,才能永恒仰望。
我们再也拍不出《诺丁山》了,想到这里,就想痛哭一会。
打住,忍住,让我感伤一分钟,就一分钟,我很快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