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鲸出版165年后卷福英国首相都还在为它献声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718更新:2023-04-17 07:54:35

文 韦嘉蓉

“我写了一本邪恶的书”,1851年,美国作家赫尔曼·梅尔维尔的《白鲸》第一次出版。160年后,2011年的春天,痴迷于《白鲸》的艺术家安吉拉·科凯恩和作家菲利普·霍尔在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半岛艺术中心,召集策划了一个鲸主题讨论会和展览,很多艺术家、作家、音乐家、科学家和学者都受邀参与。正是由于这个活动的热烈反响,普利茅斯大学随后启动了一个名为“白鲸记大阅读”(Moby Dick The Big Read)的项目,希望由名人来朗读《白鲸》,每人一章,共135章,还邀请了不同的艺术家绘制插画。

现在,这个项目已经圆满结束了。曾凭借电影《迈克尔·克莱顿》拿下奥斯卡最佳女配角的蒂尔达·斯文顿,拥有“垃圾教皇”“恶趣味之父”等名号的电影人约翰·沃特斯,美国当代装置艺术家苏珊·席勒等名人都“承包”了其中一章,连英国首相卡梅隆也凑了个热闹。不过,其中最受关注的还是“亲爱的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甚至有书迷表示,“啊,光是听卷福的一口英音,就感觉耳朵要怀孕了!”

莫比·迪克,一条鲸的名字

“假如要从美国文学史中挑选一部最伟大、最出色的长篇小说,我的答案是梅尔维尔的《白鲸》。”在作家格非的心中,《白鲸》的伟大毋庸置疑。

1820年的寒冬,新英格兰捕鲸船“埃塞克斯号”在南太平洋航行时,受到一条庞大的、拥有复仇意志的鲸的猛烈攻击。小说家赫尔曼·梅尔维尔被这出真实的海上惨剧启发,创作了《白鲸》。小说里的“莫

比·迪克”,是一条恶名昭彰的白鲸,夺去了无数捕鲸人的生命。船长“亚哈”因为在一次捕鲸中被它咬掉了一条腿,发誓不杀死“莫比·迪克”绝不罢休。他的船几乎兜遍了全世界,终于与大白鲸相遇,但是他的一意孤行把他本人和船员带向了与白鲸同归于尽的道路……

《白鲸》里的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甚至人物塑造都相当出彩,科普性的内容比例也相当重,涉及捕鲸业发展史、神学、地理学、博物学等多个领域。格非认为,尽管这部小说的文字通俗,“却并不是一部适合广泛读者口味的通俗小说”。豆瓣网友“Strychnine”就只给了两颗星的评价,“价值观混乱,过度吹嘘男性崇拜又要个体面劲,书名干脆叫《金刚娘炮和白鲸的二三事》好了”。

乔布斯、星巴克都受它影响

当然,爱《白鲸》的人还是很多。甚至,星巴克(Starbucks)这个名字,就来自《白鲸》里爱喝咖啡的捕鲸船大副的名字Starbuck。

美国喜剧演员切维·切斯就是它的“忠实拥趸”,他曾在上世纪80年代的《疯狂高尔夫》《动物屋》等影片中大放异彩,《白鲸》是他最喜爱的一本书,每次媒体邀请他推荐书籍他都会选这本。

因为出演《007:大破天幕杀机》和《云图》被中国观众熟悉的英国演员本·威士肖不仅读《白鲸》,还在海难片《海洋深处》中直接扮演了《白鲸》的作者梅尔维尔。

美国人向来喜欢列清单,巴诺书店(Barnesand Noble)就专门列了一个“奥巴马书单”,《白鲸》和《美国历史的反讽》《罗斯福传》《所罗门之歌》《金色笔记本》《莎士比亚全集》等书一起上榜,大概是看重主人公身上那种勇于冒险的开拓精神。乔布斯也深有同感,他的最爱就是《白鲸》《李尔王》和迪兰·托马斯的诗作。

最走心的“白鲸粉”要数歌手周云蓬,他是在冬天读的《白鲸》,小说的“单纯壮丽”深深打动了他:“我们看到它的头突向前方,凝结着无数的褶皱,乳白色额头闪闪发光。它的背上,竟然插着一支标枪。那标枪在它雪白的背脊上傲然挺立,像是一支旗杆,引得海鸟纷纷驻足,它纵身跳跃起来,巨大的身体腾在空中。喷出的水雾像是一条闪烁的冰河,在阳光下熠熠闪亮……”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