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风车》
三岁以上的孩子如果经常把句子说反属于语言发展上的障碍,有时与感觉神经系统及动作神经系统有所关联。
因为语言的发展需要很复杂的动作计划过程及内在指令执行动作的能力,才能将每一个动作连贯起来,并且将文字变成声音表达出来,如何在大脑内部决定好先说哪一个字、如何控制发声部位、舌头的位置等,都需要完整复杂的控制能力。
因此,我们发现一些语言表达有困难的儿童常伴有口腔神经运用不良的情形。
游戏目的:
加强口腔动作运动能力;帮助宝宝提升计划动作能力以及手眼协调能力;加强脑干前庭刺激
游戏流程:
1、准备好色纸与口香糖,指导孩子利用色纸折纸风车,在示范时给孩子嚼口香糖,以促进口腔神经的控制能力。
2、将折好的纸风车悬挂在孩子抬头可及的高度,将孩子抬头吹动挂于高出的纸风车。
《青蛙赛跑》
孩子小时候话说得不清楚,六岁左右识字能力和注意力也比同龄的孩子差。五岁以上的孩子出现这些情况主要是:大脑皮质的主要功能影响认知发展、语言、逻辑思考、组织能力等;如果孩子的初级反射整合能力发展不良,孩子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有时也同时影响视觉空间的辨识能力,而常常忘记字怎么写,如此一来自然对看书识字不感兴趣,语意的流畅和表达能力同时受影响。
因此大脑启发的基础就必须从脑干的初级反射整合能力来加强眼球运动和姿势控制,将有助于幼儿改善注意力不集中的现状,视觉空间辨识力的语言的发展也自然有所进步,屡教屡忘的情况才能改善。
游戏目的:
增进脑干初级反射的整合;增进孩子口腔肌肉张力的发展,改善构音问题;促进孩子对距离空间的判断;提升幼儿主动学习的动机和情绪的稳定;促进身体姿势及大肌肉的协调和控制能力
游戏流程:
1、准备前庭滑板、小球、玩具数个,让孩子在地上放置几个玩具,设计成关卡。
2、将小球放在起跑点。
3、让小朋友趴在滑板上,用口吹动小球前进,利用双手向前滑动,身体必须绕着障碍物,一面吹球一面控制身体动作,以不碰到玩具为原则直到终点。
《细嚼慢咽》
4岁的小朋友说话不顺畅,紧张,口吃。幼儿口吃发生在2—4岁左右。口吃的原因通常是口语表达能力追不上语言理解能力,因此小朋友无法顺畅表达时家长不用过度急切,有时爸爸妈妈经常等不及孩子说完就纠正或打断孩子的发言,对孩子其实是一种练习机会的损失。
和口吃的孩子说话要慢,而且最好避免用儿语,除此外也可以在生活中设计些可帮助孩子发音练习的游戏。
游戏目的:
游戏适合两岁以上的孩子,帮助孩子让嘴部肌肉充分的运动,强健肌肉的张力发展。
游戏流程:
1、准备一些肉干或鱿鱼丝或口香糖和律动感音乐。
2、先播放音乐,给小朋友一块肉干,和着音乐的节拍,嚼三十下。
3、再把肉干吃掉。
《吸纸片》
口腔触感的敏感程度,关系到幼儿是否将大脑中的讯息转化为声音,且通过声带、舌头、唇、齿的完整计划,准确的模仿出来。一般而言,婴幼儿在3岁前对于各种语言声调有很好的区辨能力。
可是还有像上幼儿园的小朋友连口型都模仿不出来,父母就要注意加强孩子口腔部位的神经刺激;否则一味加强听觉刺激,反而会影响幼儿沟通表达的兴趣。
游戏目的:
反复练习吸气、吹气可刺激口腔神经。
游戏流程:
1、准备一张薄纸、吸管、一个容器。
2、请爸妈和宝宝把薄纸撕成小碎片。
3、把纸片让孩子用吸管吸起放在一个容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