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居原文「心居原著一家子尔虞我诈到底谁该对顾磊的惨死负责」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94更新:2023-04-18 11:18:29

01

《心居》中顾磊因意外去世后,很多人骂冯晓琴,说是她的心机害死了顾磊。

我不太同意这个说法。

顾磊确实是因为追离家出走的冯晓琴而从楼梯上跌落而死,但那是意外:当时冯晓琴因听到丈夫、公公、姑姐三人合议如何提防自己,出于悲愤离家出走,顾磊去追她,因腿脚不便从楼梯上失足跌落而亡。

如果说一定要有人对顾磊的死负责的话,那么顾士宏、顾清俞、冯晓琴,甚至顾磊自己都有责任。

如果不是顾家父女在屋中叮嘱顾磊提防已嫁入顾家七八年的冯晓琴,她也不会气得离家出走,自然也就不会有顾磊为了追她而从楼梯上失足跌落。

抛去命运的残忍,他们每个人都应该对顾磊的死负责。

而相比于父亲顾士宏、姐姐顾清俞,以及顾家一大家子老老少少,我觉得作为妻子的冯晓琴对顾磊的死更悲痛。

因为顾磊对她来说,不仅仅是丈夫,更是她和儿子的依靠,是她在顾家、在上海立足的底气。没了顾磊,未来一切都是未知数。

媳妇(儿媳妇、弟妹)就在隔壁忙碌,他们却可以视若无睹地关起门来商议如何防着她,可见他们是真的没把冯晓琴当一家人,更没放在眼里。

这样的优越感才是这本书最残忍的地方:我不懂你,所以提防你,所以看轻你。

02

如果没有顾士宏一家,尤其是顾清俞的掺和,冯晓琴和顾磊是可以过下去的,不一定多么幸福,但至少可以相安无事:

因为顾磊虽然“窝囊”,但他的可贵之处是看得见且完全接受自己的“窝囊”,这样的人不会抗拒妻子当家做主,也愿意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妻子的“指挥”;

冯晓琴虽然有心机,但她的心机是有善良打底的,而且她很务实,不会不明白“夫妻本是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个道理。

我能理解顾清俞作为姐姐,在母亲早逝,父亲又没什么主意的情况下,竭尽全力想照顾好残疾弟弟的心情,但所谓亲人最无奈的地方就在于:

无论你多么爱对方、多么强大,都不可能替代他( 她)去经历人生!

某种程度上正是顾清俞对顾磊的“溺爱”和事事包办,导致了顾磊的懦弱和不思进取:

一个人如果在日常大环境中处于尚可维持的水平,且又有一个完全托底的依靠的话,是很难燃起斗志的。

以顾清俞的聪明能干,我不相信这么多年她看不到冯晓琴的付出,以及她善良的性格底色;以冯晓琴的精明心机,我不相信她看不透顾清俞嘴硬心软,对弟弟、对儿子、对这个家是真心呵护。

明明都想这个家好,却因为成见一直明争暗斗、互相提防,平时家庭氛围差就不说了,最后甚至间接导致了丈夫(弟弟)的死亡。这样的结果,又是谁想要的呢?

所谓家和万事兴,可能真的是知易行难。因为我们都很难跳出自己的惯性思维,去设身处地地为别人想想。

03

和传统电视剧中善良、隐忍,为了爱情或者家人可以奉献一切的女主角不同,冯晓琴贪婪,有心机,会算计,是个为了实现阶级跃层可以放低底线、牺牲爱情的狠角色。

但要说到贪婪,谁又不贪婪呢?

如果说出身农村,又没学历、没背景的冯晓琴为了在上海站稳脚跟,不惜未婚先孕抓牢顾磊这个老实的上海本地人,是贪婪,那么年纪大(原著中顾磊比冯晓琴大七八岁)长相一般、没什么能耐,腿脚还有些残疾的顾磊看上年轻貌美、爽利能干的冯晓琴,是不是贪婪?

顾家一家一边享受着冯晓琴近乎卑微的全方位照顾,一边期待她完全无所图,是不是贪婪?

哪怕一直在原生家庭中扮演付出角色的顾清俞,她一边看不起冯晓琴一边期待她能用自己的精明、能干撑起这个父亲没主意、弟弟软弱的家,是不是贪婪?

传统观念下,男人可以“好色”,女人却不可以“贪财”。这才是大家不喜欢冯晓琴,把顾磊意外死亡的责任全部推给她的根本原因。

冯晓琴向上攀爬的姿态确实不好看,为了能在上海立足她利用了顾磊,“出卖”了自己的爱情,可她的可贵之处在于:利用的同时也给了真心,“出卖”的同时也保留了底线。

《心居》原著中有这样一句话:

真正的做人的道理,便是夹在那些说不清理不尽的缝隙里。无可无不可,那些灰色地带,才是一言难尽的人生。

同样面对命运的伤害,顾磊是软弱的,残疾的身体、懦弱的性格,让他一直生活在姐姐和妻子的“阴影”之下,从来没能超越命运。

而冯晓琴是强悍的,她像蓬勃的野草一样在极其有限的资源下,在人生的缝隙中尽可能地活出了自我。

只是不论好与坏,活着的人总有机会弥补,而逝去的人就永远逝去了……

骑白马的贝玛:

宝妈、写手、民宿主,一个一边在创业路上苟延残喘,一边坚持码字的中年少女。在这里分享烟火生活和辛辣观点。关注我,我们一起嬉皮笑脸面对人生的难!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