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涂污的鸟电影镜头解读「从黑白影像到象征主义元素深度解读电影被涂污的鸟」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386更新:2023-04-18 13:17:13

1965年,波兰裔美国作家耶日·科辛斯基出版了小说《被涂污的鸟》,小说以一个男孩乔斯卡的视角,讲述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的暴行。时隔半个世纪有余的2019年,捷克导演瓦茨拉夫·马尔豪尔以小说为蓝本,创作出了同名电影《被涂污的鸟》。影片在第76届威尼斯电影节入围最佳影片的角逐,并且代表捷克参选了第92届奥斯卡电影节。虽然最终没有斩获奖项,但是丝毫不影响这部影片成为经典。

耶日·科辛斯基

小说《被涂污的鸟》刚出版的时候,就因为包含太多匪夷所思的“虐待”情节而遭受非议,瓦茨拉夫·马尔豪尔整体剧情脉络延续了小说的故事主线,同时去掉了一些耸人听闻的糟粕,让整部电影的重点放在对战争暴行的描写以及对战争行为的反思上,使得电影的风格偏向昏暗而非黑暗。

电影的主线故事简单而繁琐,简单之处在于整部电影全部围绕着男孩乔斯卡的流浪之旅展开,前后一共9个短故事,通过不断地流浪,乔斯卡认识到了世界的残酷。战争笼罩下的世界到处都是阴霾,不仅直接影响了处在战区的人们,也间接改变了乔斯卡的世界观和人生。从影片之初天真烂漫的少年,到无声忍受世界的迫害,到了最后自己的心智甚至都受到了不良影响,把一张干净的白纸扔进墨汁中会发生什么?看一看乔斯卡前后的改变就明白了。

这是一部非任务型的电影,主角从始至终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去达成,他要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生存,停留或继续前行都是为了生存。这也意味着影片节奏不会太紧凑,在舒缓的故事进展中,观众的注意力全都放在了乔斯卡的流浪之旅上,给观众创造了一个更好的体验空间。观众的观影过程就像是跟着乔斯卡一起见证了人间百态,以一个小男孩的视角重新审视战争的影响。

瓦茨拉夫·马尔豪尔

电影《被涂污的鸟》有着非常特殊而强烈的的风格,外在的风格表现在导演采用了黑白影像,而非常见的彩色画面;内在的风格表现在对象征主义元素的应用上,导演用一些有象征主义的元素帮助观众理解电影的内涵。

黑白影像风格

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界》早在1935年就已经上映,因为彩色画面包含了更多的颜色元素,而颜色也是构图和营造影片氛围的一种有效方式,所以彩色画面出现之后便迅速成为了电影主流。甚至有些早期的黑白电影为了凸显出颜色所蕴含的戏剧张力,耗费巨大人力在电影胶片上一帧帧地手工上色,最有代表性的便是1927年爱森斯坦拍摄的《十月》,黑白画面上出现了一面彩色的红旗飘扬,这面旗帜代表了反抗和希望,颜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浮华世界》

但是有的导演却喜欢反其道而行之,在彩色电影云集的今天,很多导演却又开始尝试用黑白影像讲故事。这种电影的黑白风格在近些年愈演愈烈,不仅得到了观众的喜爱,还在各大电影节上得到了评委们的认可。其中包括荣获第75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以及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的《罗马》,荣获第71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导演奖的《冷战》,提名第71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盛夏》,都是以黑白风格致胜。

《罗马》

我国导演近些年也创作了许多黑白风格的电影,比如藏族导演万玛才旦的作品《塔洛》更是拿奖拿到手软,就连至今仍未公映的小成本文艺电影《村戏》也获得了空前的关注。范伟正是凭借黑白影片《不成问题的问题》获得了影帝,而年轻导演黄信尧的作品《大佛普拉斯》也将小成本电影的黑色幽默发挥到极致。这些电影因黑白风格而得到更多关注,同样地,影片的高质量也推动了黑白风格的发展,让更多观众认识、接受了这样一种返璞归真式的影片风格。

以影片《被涂污的鸟》为例,分析黑白影像的优势和局限性。

优势

《被涂污的鸟》讲述的是二战时期的故事,影片中充斥着暴力事件和直观的血腥画面,黑白影像可以剔除掉血腥中的残忍,让暴力回归暴力本身,而不是成为制造血腥的噱头。换句话讲,导演让观众更多地注意到施暴者的残暴行为,以及受害者的痛苦,而不是将目光放在血红色的视觉刺激上。

黑白影像更加贴近影片的整体风格,能表现出强烈的年代感。通过乔斯卡的一连串遭遇,观众更多的感受是世界的残酷,战争时代中的每个人都承受着生命之痛。战争时代是故事的背景,就像黑白影像是电影的背景一样。汉语中有一种表现手法叫寓情于景,导演便是把对战争的印象融入进单调的黑白色调,也只有黑白色才能担负得起如此厚重的悲惨历史。

战争时代的世界是没有活力的,就像是染了瘟疫一样无力而痛苦,战争中的每一个普通人都面临着同样的生存困境,他们身上的独特色彩早已消失殆尽,在战争的大背景下,每一个人不过是如蝼蚁一般的存在。黑白色的影像剥夺了每个人身上的独有色彩,他们在广袤的土地上单调而相似地苟活,营造了极其压抑的影片氛围。

局限性

题材的局限性。每一种独特的风格都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可以事半功倍,但是运用失衡将会放大风格的局限性。黑白风格虽然有以上的多种优势,但是电影由黑白发展为彩色却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根本原因在于黑白色的单调只适用于小成本的文艺片,而且是以故事、表演等外在因素为主导的影片。《被涂污的鸟》接近三个小时的时长对于导演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缺失了色彩的吸引力,只能通过曲折离奇的故事和优秀的表演来弥补,这也对演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构图的局限性。众所周知景深在镜头中的重要性,突出景深的重要方式便是色彩。黑白影像会让画面偏扁平,失去了立体的观感,也缺少了景深带来的视觉刺激。对于张艺谋、李安这样的色彩运用大师来说,去除影片的色彩相当于抽离掉影片的灵魂,即便如水墨风格的《影》,也不是完全的黑白风格,而是采用偏暗的色彩设计而已。

象征主义元素

象征主义本是指一种绘画流派,后来被成功运用到电影中,凭借独特的指代意义及表象背后的深层含义,逐渐成为导演最常用的电影创作手法之一。《被涂污的鸟》整体结构简单,故事脉络清楚,想要明白电影表面的主线剧情并不难,但是如果想要探究导演的真实意图,那就必须从这些象征主义的元素入手。

需要注意的是,象征主义元素一般会比较隐晦,有的还会前后联系产生更大的戏剧张力。通过象征主义元素的运用,可以帮助丰富影片的线索,为观众留下更多想象的空间,即“留白”的作用。《被涂污的鸟》中有大量的象征主义元素,导演通过这些元素向观众传递了自己的创作理念和电影主题。

被涂污的鸟

影片名字叫《被涂污的鸟》,源于影片中的一个段落:养鸟人把一只鸟的翅膀涂成了白色,放鸟回群后发生了诡异而惨烈的一幕,被涂污的鸟受到鸟群的攻击而死。被涂污的鸟是鸟群中的异类,明明是同一物种,却被鸟群视群起而攻之。被涂污的鸟象征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法西斯阵营围猎的犹太人,在本片中自然指代男主角乔斯卡。“被涂污的鸟”这句话中有两个群体,一个是受害者,一个是施暴者。乔斯卡看到污鸟被驱逐致死,联想到自己流离失所的处境,不禁潸然泪下,导演用乔斯卡的眼泪表明了自己反战的立场和态度。

随波逐流的木船和浮木

木船是乔斯卡亲手做的玩具,他在上面放了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来找我”,并且画上了自己和父母的简笔画。他把木船放进了溪流,木船随流前行,带着乔斯卡的愿望前行。而浮木出现在乔斯卡被人吓入激流的时候,深感无力的乔斯卡只能紧紧抱住水面上的一根浮木,随波前行。

把木船和浮木放到一起来分析,可以起到前后呼应的作用,如果你看电影的时候注意到了这两个细节,就会感受到加倍的凄凉。木船和浮木都是像浮萍一样随波逐流的物体,它们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水流带着它们前行。它们象征着在战争年代中的普通人,被时代浪潮裹挟着前行的无力感,只能随波逐流求得生存。

烈酒

乔斯卡在影片中和烈酒有过两次联系,第一次是寄宿在养鸟人处的时候,养鸟人给他倒了一杯酒,但是他拒绝了。在养鸟人这里,虽然依然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却难得地得到了一段安稳的日子。养鸟人虽然是个奇怪的人,却并不会欺负乔斯卡,乔斯卡明白自己还是孩子,不能饮酒,所以他拒绝了。第二次是一帮兵痞洗劫村庄,逼迫乔斯卡喝酒,从而更方便偷偷地把他送给德军,乔斯卡被灌得酩酊大醉。

通过前后两次对喝酒的态度,可以看出乔斯卡的处境越来越糟,酒精一般意味着成年。从他主动拒绝酒精,到被人灌下烈酒,象征着在战争年代里,他被迫提前长大,提前感受成年人世界的善恶和冷暖。生活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战争年代更是如此,导演在酒中也暗藏了自己坚定的反战立场。

当然了,影片中还有其他一些比较独特的象征主义元素,比如被斩首的公羊、被挖掉的眼睛、手枪等,我就不一一赘述了,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在评论区和我交流。

反战主题

无论是黑白影像风格还是象征主义元素,捷克导演瓦茨拉夫·马尔豪尔都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出《被涂污的鸟》的中心思想——反战。出生于波兰的《被涂污的鸟》原著作者耶日·科辛斯基童年经历了战乱,有一部分读者认为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小说,也是作者真实的个人经历,科辛斯基否认了这种猜测,但是也承认童年时的黑暗历史是这本书创作的灵感来源。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的时候,出生于1933年的科辛斯基刚满6岁,恰好是和《被涂污的鸟》主人公乔斯卡相仿的年纪。

影片用黑白影像营造了一个丧失基本秩序的世界,用敏锐的镜头捕捉到了黑暗时代下无奈而残酷的众生相。乔斯卡刚开始流浪时,面对欺辱还会进行言语的反驳和身体的反抗,但是经历得多了,他逐渐明白反驳毫无意义。在黑暗世界中流浪的乔斯卡从失语到失诚,从无奈自卫到主动袭击他人,一张干净的白纸逐渐被混乱的世界涂上肮脏的色彩。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碎给人看,《被涂污的鸟》就是这样一部关于乔斯卡成长的悲剧。导演没有用直白的话语来表达对战争的厌恶,而是用细节元素潜移默化地向观众传递反战思想。其实,影片讲述的又何止是乔斯卡一个人的悲剧呢?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