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桃花开放「春天桃花开|毕业生观后感」

tvb影视大全港片资讯人气:183时间:2023-04-18 18:37:14

春暖花开,在这个季节就要来一片轰轰烈烈的光后感而不是影评,一个热血沸腾的大头写的观后感

这是一部60年代的美国电影,那时美国的社会是动荡的,像极了青春期的少年,而这部《毕业生》就诞生在这样的背景下。

《毕业生》根据查尔斯·韦伯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由迈克·尼科尔斯执导,达斯汀·霍夫曼、安妮·班克罗夫特等主演。该片于1967年12月21日在美国上映。

影片通过描写大学毕业生本恩的爱情经历,体现了青年人的成长以及对成年人社会的奋起反抗。

该片的基调是喜剧,但是主题确沉重且严肃,正是在这种"严肃的搞笑"下,影片

体现了一种辛辣的讽刺感,并且让这种讽刺力度得到了增加。

刚刚走出学校大门的男主正迷茫之时,不缺吃穿不缺学历,一切都被家里安排妥当的他不知道自己毕了业是否还要这样安逸生活,这时他遇到了风流的鲁滨逊太太。这个青年不知道到底是该拒绝还是接受,来自一个半老徐娘的诱惑。可在约会中他遇上了太太的女儿,并被她的青春和纯真所深深吸引。

被蒙在鼓里的罗宾森先生还极力撮合男主和他的女儿,这让同龄的他们开始了他们正常的恋爱关系。

这部电影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东窗事发,女儿知道了她男朋友和他妈妈偷情的事后与另一男订婚,男主抢婚的过程,从男主问询结婚地点到抢婚的过程,不论剪辑手法,摄手法还是演员的演技都是一流的,把整个紧张的过程拍摄的淋漓尽致,就好像观众们更希望男主能更快的见到接新娘,可不管他怎么着急赶到现场时两对新人都已完成了那最后一吻,在男主呼唤他心中的新娘时他得到了回应!那时的他们已经不顾传统仪式,凭着青春的热血抢婚成功,并且顺利的逃到了公交车上,一阵像孩子一样的狂笑后。车上的人回头看着他们,慢慢的他们嘴角变平,再也笑不出了。当激情冷静下来,他们陷入了沉思。

逃婚的意义是什么?偷情的意义又是什么?是不是只是为了填补青春期该有的激情和毕业的迷茫罢了。那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在背景音乐《寂静之声》中弥漫开来。

这部电影是那个躁动时代的缩影,他们活在父辈"制定好"的未来里,终于在《毕业生》中奋起反抗。

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感受到父辈们的限制,关于工作,生活,理想甚至爱情。

青春时的我们有着一双翅膀,希望能翱翔在我们梦想的自由世界里,但是踏出校门那一刻起,我们迷茫了,不知到底该往哪前行,一步天堂另一步可能会像男主一样,在黑暗中迷失,重见光明时还可能再度迷失。青春的没有方向,担心未来大概就是青春的必修课了。

青春时我们有着燃烧的热血,教堂抢亲的那场戏相当过瘾,两个相爱的人面对所有的亲朋好友,在婚礼上强行逃出。那一刻,他们得到的爱情,那一刻,他们背离了所有的亲人。那一刻,他们幸福而激动,那一刻,他们可曾想到未来的生活? 这些也就是他们在公交车上冷静下来想到的吧。

青春时的我们有着一次次的迷茫,就像在最后他们在黄色公交车上,眼神凝重下来时,他们眼下得到了爱情,可是他们下一步该去哪?随着公交车消失电影结束,给我留下的是沉重,虽然羡慕男主的勇敢,但那无比的沉重更真实。

《毕业生》有一个光明的,令人欢欣鼓舞的结尾。这是一个凯鲁亚克式的结尾,追求自由的本恩拒绝了与成人世界的妥协,他们选择了逃离,却没有自己的目的地,他们一直都在路上。作为20世纪60年代好莱坞电影的代表作之一,它准确地表现了那个时代的年轻人:他们叛逆,激情,憧憬未来,渴望正义,厌恶虚伪,追求幸福,为此而肆意挥霍自己的青春。

《The sound of silence》是首乡村民谣的曲风,带着淡淡的忧伤与迷茫曾经让我沉醉其中很久。每次听到这两首歌曲,就会想到班毕业的时候。这也是这部电影精彩的点之一。

青春我们笑着,哭着,玩着,闹着。沉淀下来后,还是要感谢经历。影片结尾的留白就留给长大后的我们填补吧。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123456@qq.com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湘ICP备2023000517号

港剧

港片

tvb大全

动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