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警察「十大警察杨建威不忘初心的领路人」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937更新:2023-04-19 15:38:52

图中中间 杨建威

(吕麒麟)在领导眼中,他是德才兼备的得力助手;在同事眼中,他是年轻有为的业务精英;在百姓眼中,他是平易近人的人民警察;在战线民警眼中,他是技术大拿的代名词。而他自己却一直说,他只是全市公安战线中的普通一员。但是,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全市十佳民警、全省优秀政法干警、全省公安信息化建设先进民警、8次荣立个人三等功,这些沉甸甸的荣誉记录着他挥洒汗水、奉献青春的点点滴滴。从警二十载,从一名激情满怀的大学生成长为伊春公安科技信息化战线的领路人,杨建威默默地用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在工作中敢当重任,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为公安科技信息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白了头的年轻人

信息技术是一门专业性强、更新速度快、科技含量高的现代科学体系。原来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已经有很多用不上了;而且随着公安科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很多关于网络和信息通信的技术都是最新的,不学习必然无法胜任工作,甚至会被淘汰。为全面掌握和熟练运用这一领域的知识,杨建威花大力气主动找时间、挤时间,努力钻研计算机信息系统知识和网络通讯技术,虚心向同行中的专家求教,向技术公司的骨干学习,逐步掌握了新兴通信和网络方面的新技术、新理念,新知识。科技信息化工作虽然没有枪林弹雨,但是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如其来的技术难题,连轴转是常遇到的事,刚满40岁的他,两鬓也出现了白发。

杨建威把工作当作自己成长的训练场,在给自己充电的基础上,他还带着全市各分局科技信息化部门民警,一同研究学习新系统、新应用,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公安信息化与我市网络建设、通信设施建设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也使自身逐步成长为全市公安计算机应用和网络建设领域的行家里手。

几年来,全市的公安网络全部建成并全面升级;全市公安机关所使用的应用系统由原来的十几个发展到近百个,极大提高了全警工作效率;全市公安科研项目工作由原来的“零基础”逐渐发展到每年都有新突破,个别项目还被公安部全国推广。他经常笑谈自己是个“小老人”“我还年轻”,其实这些成绩背后付出的辛苦和汗水,隐藏在他灿烂的笑容和斑白的头发当中。

图中左一 杨建威

公安局里的工程师

伊春市公安局民警遇到计算机和网络问题,第一意识的反应就是“找科信”,其实在老民警心中就会想到“找建威”。从警多年,无论是民警还是部门领导,杨建威不知道解决了局里多少大大小小的难题。其实,杨建威的本事可不只是简单的维修电脑,他开发和参与的重大项目为单位带来质变的提升,“公安局里的工程师”这个称号一点也不为过。2012年,随着信息传输数据量的加大,全市公安网络信息传输出现了梗阻现象。若要请技术公司来解决这一问题,要花费大量资金,当时单位也根本拿不出这笔经费。为了攻克这一难题,少花钱、多办事,他和同事们克服了资金不足、设备不到位、技术力量匮乏等诸多困难,一边千方百计找资金、跑原料、购设备,做好物质准备,一边研究技术难点,找专家咨询,查资料实验,反复进行调试。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将全市公安网络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并最终测试成功。在原有设备不淘汰的前提下,将2M数据专线提升为100M带宽的传输电路,使信息传输能力提升50倍,满足了各警种大数据量的传送,仅此一项就节省开支150余万元。几年来,他自主及与人合作开发了网上考核系统、森林案件信息管理系统、IP地址网上备案系统等一些系统和应用,解决了公安工作中的难题。

图中中间 杨建威

通信保障排头兵

通信保障是公安科技信息化的重要工作之一,每一次的执勤任务都是一次历练,每当接到重大任务,杨建威总是用“人生能有几回搏,莫让年华付水流”这句话激励自己。

2010年,乌马河区一鞭炮厂爆炸事故,为建立畅通的指挥渠道,保障各项指令的准确下达,杨建威开着当时唯一能发挥作用的传输车,带着无线对讲机冲进了爆炸现场,将对讲机分发给现场指挥员,并架起设备实时向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传输现场图像。当时负责现场警卫的同行,还有武警战士们,都劝他们不要进去了,地下至少还有十几吨炸药随时可能爆炸。杨建威感谢了同志们的好意,还是把车子开到现场中心开展工作,一坚持就是数个小时,直到危险解除。后来同事问起此事,为何能那样平静而坚定的冲进爆炸现场工作,他指指身上穿着一身警装和别在上面的党徽,笑而不语但目光坚定。

这些年,他完成十三届省运会、森博会、马拉松、中等各类通信安保上百次,一次次精心研究部署,一次次实地测试检验,做到了通信保障工作“零失误”,为各项安保整体工作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视频侦查千里眼

2007年至今,伊春视频监控建设不断发展,如今大大小小的监控摄像头设立在城市每个重点角落,多年来成为百姓受益的重要举措。作为建设者和应用者,如何发挥视频监控的重要作用也是杨建威着力思考的问题。从布置、网络传输,到图像处理、分析应用,几年来他配合刑侦等部门破获了一系列案件。

2017年,伊春市公安指挥中心接到报警,一辆开往鹤岗的货车被破窗盗抢。接到消息后,杨建威带着民警凌晨4点钟赶到单位,对过往车辆展开排查分析,通过一个小时的工作,最终锁定嫌疑车辆报送指挥中心,当日下午犯罪嫌疑人被抓获。类似这样的案件还有许多,为人民群众寻找遗失家属、物品更是家常便饭,杨建威从未言语一声辛苦,不断的历练使他成为名副其实的“千里眼”。

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信息化发展一直在路上。近年来,运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和信息化手段提升公安机关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杨建威按照局党委的要求,不畏艰辛,放弃所有节假日休息时间,带领同志们夜以继日地工作,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完成了多方面的建设成果。他毫不吝惜自己的个人时间,对部门内的同志倾囊相授,逐渐将部门民警培养成独当一面的优秀人才,大大提升本地科技信息化队伍能力水平。由于经常加班,总是会被家人误解,他总是自嘲解围,但是当手下弟兄因为工作和家里闹矛盾,他第一时间电话打通做起了“和事老”。 又是一个头脑风暴的夜晚,时钟再一次悄悄指向11点,略显疲惫的身影划过市公安局的大门,楼外已是夜深人静。披着星光回家,对于他来说,已经不知从何时起成了习惯。看着一片祥和的万家灯火,他的眼神更加坚定。这就是一个不忘初心的领路人,杨建威。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