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自黑「最新热点迪士尼请来最自嗨的动物野心多大」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318更新:2023-04-19 18:07:57

iWeekly

迪士尼动画史上评分最高的电影《疯狂动物城》(Zootopia),从3月的第一个周末开启霸屏之旅。这一动物大都会里发生的离奇故事绝不只是搞笑这么简单,迪士尼在一部动物大片中藏着怎样的野心?

“不吃之恩”竟然有了合理的存在感

迪士尼近年在《冰雪奇缘》(Frozen)和《超能陆战队》(The Big 6)两部以人类角色为主的影片大获全胜之后,终于回归了卡通世界难以割舍的主题:动物。简单而言,新片《疯狂动物城》讲述了一只兔子“俏女警”和一只狐狸“二混子”共同抽丝剥茧,缉案追凶的故事,采用了一对天敌搭档相互羁绊,矛盾与笑料频出的“古典主义”传统架构。

可千万不要小瞧《疯狂动物城》的野心,在生物学上,各种动物总要借由一系列吃与被吃捕食关系的标准,被划分成不同的类型。这条血腥的食物链,一直是标榜童真的动画世界不愿真正涉足的雷池。而这部电影给了近百年动物电影中“不吃之恩”一个合乎逻辑的交代,即用一套缜密的理论,真正让这个抛却物竞天择的“反达尔文主义”动物世界产生存在的合理性。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乌托邦”(Utopia)这个理念的时候,强调最美好的社会应该是平等、没有压迫的世界。《疯狂动物城》正是一个依据这套理论打造的城邦,如同英文片名Zootopia,电影中的架空世界是一个没有人类存在、纯粹由动物主宰的世外桃源。

在这里,驼鹿和美洲豹可以坐在一起主持晚间新闻,而绝不会血染演播室;小型动物和大型动物居住在同样的街区,小一点的仓鼠拥有自己的独立设施,如特设的过马路通道,以防被大动物忽略踩伤。当然,这里也庸碌嘈杂,动物们手握商标为“被咬了一口的胡萝卜”的手机,甘为“低头族”,往来穿梭在挂着奢侈品“Bearberry”“Preyda”等巨型广告牌的摩登大楼之间……

不得不说,迪士尼用一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精尖的CG技术,打造了一座出乎意料之外,倒也尽在情理之中的动物大都会。就其视觉的璀璨洗礼程度而言,或许莫过于动画版的《明日世界》。

合家欢结局里的真相只有一个

本片的主人公兔子朱迪是个标准的小镇姑娘,来自距离摩登动物城300公里外兔子群居的兔窝城。对大都市的觊觎以及当上警察的憧憬,让她从小决意和父母以及自己的 225个亲兄弟姐妹过不一样的“兔生”。迪士尼万年不变“寻找自我”的主题内核于是有条不紊地铺展开来。

朱迪就如同无数到纽约曼哈顿打拼的追梦女孩一样。在一个唯有犀牛、老虎、水牛这类巨型动物才能当警察的摩登动物城里,一只小小的乡下兔子想要打破只能查抄车牌的职业天花板,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警察,自然要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遑论还要和一只专营歪门邪道,满脸老奸巨猾的狐狸亦敌亦友。

再复杂跌宕的情节设置,在好莱坞式动画落幕之际,总不免回归“认知并超越自我,打破偏见珍视友谊”的甜腻美好大团圆。但这一次,《疯狂动物城》在合家欢的框架下,往前走了一步。这些毛茸茸的萌物通过搞笑戏谑的方式,揭示了与人类社会相似的矛盾和理念:多样性诱发了多数派和少数派的物种划分,动物会更倾向于与相似者生活毗邻,在熟稔的种族群落中寻找庇护,回避与自己看上去不同的物种,从而滋生了偏见,酝酿了矛盾。这一切都与当今纷杂躁动的人类现实世界如出一辙。

自古以来,人类总愿意以动物作为幌子,用《伊索寓言》、《列那狐史》(The History of Reynard the Fox)等读物,揭露生活中令人不寒而栗的兽性,阐述沉痛冷峻的哲理。但我们为何要将生活塑造得这么严肃,何不尝试在一部动画片里领略一种崭新的、可爱的自由与平等,和兔子朱迪一样执着地相信:在疯狂动物城,任何事都可以尽善尽美。

对话《疯狂动物城》导演

Q: iWeekly

A: 瑞奇•摩尔(Rich Moore)& 拜伦•霍华德(Byron Howard)

Q:这或许是第一部合理解释了“卡通世界里,为何天地动物可以相互不吃”的电影,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你们去构架了这样一部电影?

A: (拜伦•霍华德)我们一直很想做一部关于“能够说话的动物”类的动画片,而我们的“大佬”约翰拉赛特希望我们能做一部彻底不一样的拟人动物类动画,不只是会说话的动物,不单是把动物拟人化,要跳脱出原来的限制。斑马、猎豹如何能一起生活?它们为何能像人类一样穿着拥有高度文明,是我们想挖掘和解释的。

(瑞奇•摩尔)我小时候也好奇过为何卡通世界里,动物间相互不吃的原因。我记得看过一本关于会说话的北极熊生活在大都市里的漫画,当时我就好奇北极熊怎么生活在这么酷热的城市?就像《狮子王》里会唱着主题曲(Circle of Life),但从来没有为我们演示过如何生命的轮回。所以,我们想做一部和这一切都不一样的动物电影。

Q:在《疯狂动物城》建构了一个美好和谐的世界,食物链被打破和废除,肉食动物可以和草食动物一起生活相安无事。电影中我们看到了小兔子是靠吃胡萝卜生存的,但没有说大的肉食动物们不吃小动物后会以什么为食,它们究竟是靠什么生存的呢?

A:我们没有具体说出,但大家仔细观察电影的细节会发现,当狐狸尼克和兔子朱迪被北极熊黑帮带走后,可以在那个场景看到冷冻的三文鱼三明治。在这一点上,实在对不住《海底总动员》了,对不起小鱼尼莫了。我姑且认为鱼类没有灵魂,所以只好吃他们了。电影中还有一个场景,也介绍了有关食物的情况。由于猎食类哺乳动物他们不能吃小羊小牛之类的,仍需要蛋白质摄入,我们设置成是可以吃虫类的,我们预想了这个世界会有虫虫汉堡一类的连锁店,蟋蟀薯条一类的食物。说到这里,感觉又很对不起另一部迪士尼皮克斯的动画《虫虫特工队》(Bug’s life)。总之,如果你留意一下,会发现当尼可和朱迪越过一个栅栏时,可以看到地上扔着虫虫汉堡的包装盒,也是一个细节提示。这就是我们的“疯狂动物城”的食物情况。

Q: 我注意到在中国版的电影中,新闻播报员是一位大熊猫,好像在其他的版本中是不一样的,请问为何做这样的处理呢?

A:因为世界上有太多美妙可爱的动物,我们不可能都在《疯狂动物城》呈现,所以我们觉得在不同的上映地点用当地不同的动物,会很有趣。于是在新闻播报员这个职位上,澳大利亚的上映版本用的是考拉的形象,巴西是猎豹,加拿大是麋鹿,日本是貉(Raccoon Dog),而中国就必须是大熊猫了。

文章来自《周末画报》

撰文:牟汀汀

编辑:舒予

补充阅读:动物怎么都跑出来了?

迪士尼数十载,动物卡通始终得到全球观众的无条件宠爱。而近些年,二次元萌物也愈加频繁地出现在我们身边,每一个都令人爱到无法自拔。

白熊咖啡馆(しろくまカフェ)

2012年最治愈的年度动画,被网友称为“可以有效缓解痛经的治愈动画!”故事发生在城市一角的白熊咖啡厅,主要角色为咖啡厅的主人白熊以及常客熊猫和企鹅。这部作品拥有强大的配音阵容,画风清新欢快,交替上场的动物角色憨态可掬,在整个亚洲范围都引发了观众的广泛热议。

欢乐树的朋友们(Happy Tree Friends)

明媚的画风、可爱的动物角色、欢快的配乐,俨然一副治愈系动画的模样。不过你可不要被它的清新外表蒙骗了,这部短小精悍的系列动画短片几乎都以血腥画面收场。不过小朋友们看了真的不会做噩梦吗?

连我小镇(Line Town)

《连我小镇 Line Town》是以通讯软件LINE的“网红”卡通角色可妮兔、布朗熊、詹姆斯、穆恩等作为主角的搞笑日常动画。可妮与布朗的LoveLine,穆恩的减肥经历、詹姆斯的自恋举动都是Line Town的看点。作为LINE的衍生动画,《连我小镇 Line Town》也延续了通讯软件中的各种软萌表情。

马男波杰克(BoJack Horseman)

在这部动画的设定中,人类与拟人化的动物生活在一起。故事的主角马男波杰克是一匹过气明星马,终日沉浸在对自己曾红极一时的情景喜剧的追念之中。他懒惰、贪吃、毫无责任感,想靠写自传博取关注却因拖延症迟迟未落笔,直到濒临破产的出版社给他找来了一个代笔……这部现实感十足的动画充斥着辛辣讽刺,堪称致郁级动画。

咱们裸熊(We Bare Bears)

故事在三只憨态可掬的熊之间展开,它们分别是热血灰熊Grizzly,宅男熊猫Panda和全能北极熊Ice Bear。三只熊性格各异,总是叠成罗汉行动,在人类社会中上演着各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有趣故事。这部作品画风可爱,笑点不断,被称为减压治愈神器。三只萌系小熊的温情日常让人百看不厌,堪称美式小清新的代表作品,自2015年首播以来已制作两季。

猫汤(ねこぢる草)

2001年根据日本连载漫画"Nekojiru Udon" 改编的动画电影。猫弟弟为了重病在床的猫姐姐寻回失去的半条灵魂,沿途经历各种诡异的场景。现实和幻想交替出现,温情与阴森画面穿插体现,以可爱的猫形象为主角,展现对现实社会的辛辣讽刺,同时也展现了生命主题的永恒悲剧。被称为“最恐怖的温情片、最温情的恐怖片”,画风暗黑而发人深省。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Fantastic Mr. Fox)

近年风头正盛的年轻导演韦斯•安德森编剧并执导的定格动画,由乔治•克鲁尼、梅丽尔•斯特里普联袂献声主演。这部作品根据挪威藉英国儿童文学作家罗尔德•达尔的同名儿童故事改编,讲述了狐狸爸爸在漫长的婚后生活中按捺不住本性再次行窃,而后为了躲避追捕带着一家人与人类斗智斗勇的故事。本片提名了第82届奥斯卡金像和第67届金球奖的最佳动画长片。

补充阅读部分编辑:朱文迪、石文韵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