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大家要明白一个概念,“美国亚裔”这个词在美国不仅仅是一个族裔,而且是一个“哏”(Meme),有点类似于中国人自己戏称“帝都人”、“魔都人”。这个词里汇聚了一大堆的刻板印象,成为美式脱口秀、stand up(单口相声)中常见的喜剧元素。
《瞬息全宇宙》中杨紫琼饰演的 Evelyn (发音像 Everything,又契合电影主题),就是“亚裔家长”刻板印象的集大成者。这些刻板印象包括不限于:
因为是女儿所以被爸爸嫌弃(出生时医生对父亲说“对不起,是个女儿”)觉得自己丈夫软弱无能 (对女儿谈丈夫“如果离开了我,他该怎么活下去”)开一家洗衣店 (对比《毒液》里的便利店老板)不擅长英语 (“你们总是用这些大词来吓我们”)为了家庭忙得不可开交,没有追逐过梦想过度保护孩子 (“不要乱跑!”)对孩子用 Emotional Damage 来表达关爱 (“你得吃健康点,越来越胖了”)大家是否注意到,光论这些元素的话,中美两方并没有本质的分歧。同样的刻板印象在中国,被总结成“中国式爸妈”,中文社交媒体上也充斥着“亲妈哏”—— “有一种冷,是妈妈觉得你冷”;“有一种丑,是妈妈觉得你丑”;“有一种小孩,是邻居家的小孩”……
真正的区别,在于哏所处的大环境。在中国文化的语境里,“亲妈哏”像是在关心“妈妈不幸福”;而在美国文化里,“亚裔家长哏”关心的是“我”不幸福。
所以,《妈的多重宇宙》这部电影,最最最最最最适合对标的国产电影是《你好,李焕英》。
一个引入了“多元宇宙”作为戏剧元素,一个引入了“穿越”作为戏剧元素;
一个从 Evelyn 拯救变成多元宇宙恶魔(绯红女巫?)的女儿 Joy 开始讲起,一个从女儿贾晓玲试图给母亲李焕英带来快乐开始。
四舍五入同一个妈,之所以故事方向完全相反,正是因为中国文化、美国文化的大语境完全相反。
中国本质上仍是集体社会,“中国式家长”对小孩的各种教育方式,都服务于一个成年人如何更好地在集体环境里生活。
雅言、谦逊、待人礼貌、举止端庄“责备贤者”(为什么只考98,还有两分呢?)“求诸己不责于人”(你怎么不想想自己的错)“三人行必有吾师”(邻居家的小孩)……这些教育在一个熟人为主的集体社会里,是不断给予我们正反馈的(表扬、尊重、敬佩、信赖)。越是成长的孩子,越接受这些道理(“长大了”)。
而美国是资本主义“丛林法则”最好的代表,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切人与一切人的战争”中:
说脏话代表强悍(tough)炫富(flexing)才能赢得羡慕用敌视他人表达自己不好惹奇装异服以彰显个性不要道歉因为显得软弱,然后没有人能评价(Judge)我(don't let anyone to tell you are not good)。美国有无数优秀的电影在反思这种社会文化 (《阳光小美女》、《撞车》、《巴别塔》、《云图》、《老无所依》、《三个广告牌》)。
因此,中国的家长必须是儿女在集体文化氛围里唯一的鞭策者(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只有至亲好友才能批评自己);而美国的家长却应该是儿女在丛林社会中唯一的避风港(永远包容、永远不伤害)。
这就导致美国亚裔家庭呈现了一种极其典型的文化撕裂。
父母作为一代移民,仍然习惯于亲亲仁人的集体文化;而儿女作为受歧视的少数族裔,却需要在丛林社会里长出豪猪的尖刺来保护自己。
结果父母的“保守”教育无法让儿女赢得其他肉食动物的尊敬,而子女的叛逆又成了父母眼中的失败品,这导致了亚裔儿女非常容易变成精神上的流浪汉(homeless people),无家可归。
“亚裔家长哏”,就是对这种社会现实的一种人文自嘲。这种极其强烈的爱与依恋(父母的爱、希望得到肯定)得不到之后,化作极其强烈的仇恨(自我毁灭)。
所以《你好,李焕英》里的故事主线是女儿试图拯救没有幸福生活的妈妈,而《瞬息全宇宙》的故事主线是妈妈拯救恶魔化的女儿,
但《瞬息全宇宙》中变为大魔头、不断探索多元宇宙、想要让世界毁灭的那个女儿,她内心深处最大的秘密其实和 《你好,李焕英》一模一样:
——妈妈如果不把我生下来,是不是会过得更幸福?
于是,《妈的多元宇宙》和《你好,李焕英》在人文精神上殊途同归了。
张小斐饰演的李焕英为什么不嫁给厂长儿子、过上富婆的生活呢?杨紫琼饰演的 Evelyn 为什么不改变人生成为一个 KongFu master、电影明星或歌唱家,而是要回到那个她一事无成、百般憔悴的中年妇女宇宙呢?
——只因为,她们的女儿在这里。
对两个世界的妈妈而言,对自己女儿的爱才是自身最本质的存在,超越了财富、名望、奢华等一切外物。和女儿在一起的 these few specks of time, 才是妈妈最珍惜的:
因此,看了《你好,李焕英》后想拥抱一下自己母亲的观众,也同样会为《瞬息全宇宙》里的 Evelyn 流下热泪。
这本质上是从 “亚裔父母”的刻板印象出发,通过一个奇妙的故事对刻板印象进行解构,从而还原了母爱和家庭的本质。
《瞬息全宇宙》对于中国人、中国文化而言都是不友好的;但对于美国华裔,乃至美国的少数族裔而言,却是能够治愈他们一生心结的神作。
我在 Tiktok 上找了大量观影评论来看,许多年轻观众哭得稀里哗啦,简直不成人形,而且都在呼吁电影和主演们获得奥斯卡大奖。
TikTok 和油管都有大量观后感视频
这些不同族裔的美国观众,都没有关心电影中的 “中华” 背景,而是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带入其中去被感动。
而其中一名观众的评论尤其在文化上震撼我:她的移民父母因为贫穷,当初意外怀孕,根本不想把她生下来,可最后没有成功堕胎;养育她的过程关系也始终紧张,她也因此一直恨自己的父母,或者不如说恨自己……而 《瞬息全宇宙》的剧情对于她的人生经历而言,太过于扎心,痛得她几乎无法用言语表达。
这种以爱与宽容为导向的和解,带着很强的中华文化特色,其实也是《瞬息全宇宙》向美国社会的一次逆向输出。
最佳剪辑:原创性极强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神作《瞬息全宇宙》的电影艺术文本,是具有开创性的。这才是真正的电影(大导口中“真正 cinema”),用连贯画面带动情感的艺术。对表达方式的不懈探索,才是电影作为一种艺术的价值所在。
那么,何谓“魔幻现实主义”呢?
我个人的定义是,故事的主题、戏剧冲突本身是高度现实主义的(可以对比宗教电影试图塑造的神圣感),但在表达方式上却不断进行时间、空间、物质与文化元素的颠倒错置,用表层的不合理来破坏 观众/读者 理性思维的连贯性(细思极恐、“这不对劲”),但深层的情绪思维却是连贯的。
从而让 观众/读者 难以去 “理解”主题,反而能够更好地去 “感受”主题。魔幻现实主义,本质上认为人类贫瘠的理性是我们认识清楚现实真相最大的障碍,“魔幻”反而让人打开心眼(潜意识),更能看清现实。
举几个典型的例子,《大话西游》里至尊宝说出“靠,I 服了 you”、唐三藏高歌 “only you~~~~”这合理吗?这合理吗?这合理吗?
再举一个例子,电影《飞驰人生》的结尾,赛车失控,张弛驾车飞向了巴音布鲁克海。巴音布鲁克有“海”吗?
如果用纯粹的现实主义镜头,张弛飞跃的是一个悬崖,则观众们的情绪都会系于坠崖的恐惧,反而就无法注意到角色超越自我那一刻的绚烂感,和面对生死时的从容
我非常喜爱使用了魔幻现实主义元素的电影。周星驰的各种电影,姜文的《让子弹飞》、《太阳照常升起》、《一步之遥》,张猛的《钢的琴》,美国电影如《鸟人》、《海上钢琴师》、《爱乐之城》等。
如果把“魔幻现实主义”风格比喻为辣椒,那么上述电影都把辣椒作为调味料,而《瞬息全宇宙》里根本就是湖南菜,辣椒本身就是主食!!!
简单而言,《瞬息全宇宙》把“多元宇宙”的视觉体验发扬到了极致,想象力秒杀了同样以多元宇宙为噱头的《奇异博士2》、《蜘蛛侠-无家可归》,而这种视觉体验服务于 “魔幻现实主义”的精髓——不让观众思考,让观众去感受。
这一点集中体现在无数精妙的“转场”上。杨紫琼饰演的女主思维在同一时间穿越多个宇宙,而穿越那一瞬间往往是实拍的,在保持了情绪连贯时,制造了微妙的“不对劲”:
被另一个宇宙的丈夫拉到了另一个位面
女魔头“调频”时调到女儿悲伤离去时出车祸的现场
女主设想自己成为明星那个宇宙时,旁边闪烁闪光灯
各种转场充斥着“不合理”,但观众却无暇思考,因为整部电影一直用凌厉的剪辑快速在“多元宇宙”中切换观众的视角,往往只留下不到一秒的瞬间让人无法思考。
但那种“不对劲”已经通过潜意识影响了我们的思维,瓦解观众的理性,只剩下情绪和感受。
当然在一切不对劲中,最最最最最最不对劲的,是那个脑洞炸裂的热狗星人……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恢弘音调依然在人类的黎明时刻响起(库布里克的2001漫游太空),只不过声音 漏 气 了!!!
剧中这一幕我看一次爆笑一次
热狗状手指的猿猴打败了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后代人类除了用热狗形状的手指翩翩起舞,“交流感情”,情到浓时手指还会喷出热狗里的芝士和番茄酱(《惊声尖笑4的外星人》)……
一闪而过的画面,这可真是太不对劲了!!!
我看电影的时候,贼喜欢这种 “有什么不对劲”的体验。
就像我喜欢互联网这几十年里出现的 BT 文化、脑洞文化、弱智学、沙雕学、还有最近流行的废话流一样。“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这句话在理性上是反范式反预期的,但情绪上却是合理的。要设计出一个“不对劲”的转场,花的脑洞恐怕比构思一个超级英雄登场要难太多了。
最佳女主角:一直被刻板印象锁定的杨紫琼,终于展示了她演技派 独立女性的真实自我《瞬息全宇宙》的导演花了很大的精力去扰乱观众的理性,与此同时保持观众情感连续性的任务,就全在主演杨紫琼的身上。她表现了家庭主妇、功夫宗师、女明星、还有母亲等多种截然不同的气质,而每一种气质都有说服力。
而导演之所以会找杨紫琼来饰演,估计因为原本故事架构是写给成龙的:一个本来(平行宇宙中)能成为武术明星的家长,和他叛逆的、失败的、同性恋女儿和解。让一直和成龙演对手戏的杨紫琼来出演“母亲”的角色,非常自然。
由于成龙显而易见不会出演这部电影,故事框架被改为了”母亲“ 和 “女儿” 的和解,于是杨紫琼替代 “成龙” 的角色成为主角。
令人惊艳的是,杨紫琼不仅继续发挥了她功夫明星的才华,而且在这部电影里贡献了极其精湛的演技。比起 “多元宇宙” 里通过外型改变就可以塑造出来的多种人生,Evelyn 在不同社会关系中、根据不同身份表现出来截然不同的气质,才更能体现杨紫琼的精湛演技。
比多元宇宙更显多元的情绪表达,杨紫琼驾驭起来得心应手、切换时流畅丝滑。
而最令我惊艳的,是她在片尾和家人和解之后,对自己的丈夫含情脉脉的样子就像一位含春少女,以花甲之龄,没有一丝让我觉得矫揉造作的地方,甚至觉得有点可爱:
我在震惊之余,在油管开始大量寻找她的访谈,试图理解这位演员。
如何看待杨紫琼凭借《瞬息全宇宙》获得第 80 届金球奖音乐/喜剧类电影最佳女主角?53 赞同 · 16 评论回答
最后我的结论是,杨紫琼是一位典型的西方文化中的进步女性。她既为自己女性的身份、气质而骄傲,又有大多数男性也远比不上的好强和刚毅。
所以青年的杨紫琼并没有东亚文化中女性常见的含蓄内敛,她从小学芭蕾、热爱表演,参加选美,这都是西方文化的特点。而她以芭蕾演员出身,被洪金宝、成龙相中出演功夫电影,就从来不把自己当成花瓶,而是在大男子主义的环绕中,坚持吃比男人更多的苦,还要做得比男人更好。
她带着 “women” 的身份自觉去参演成龙电影
她在一次访谈中说她和成龙是好朋友,但戏称成龙是 “男权主义的猪”,因为成龙在拍戏时总是试图保护这些妹妹,并没有真的把对方视作和自己一样的专业演员来要求看待(尽管在《警察故事3》拍摄意外中真的救过杨一命),这比起演功夫戏时吃苦受累,更无法让她认同。
警察故事3 里杨紫琼跳车时,差点头朝下摔落
然后呢?然后杨紫琼就从一个芭蕾舞演员,成功成为了举世为名的功夫女星。
但她还是跌落了行业给人划下的陷阱中了。杨紫琼在功夫电影中太过成功,饰演的角色不是女侠就是女英雄,像最经典的《警察故事3》、《风尘三侠》、《卧虎藏龙》、《剑雨》等,杨紫琼的角色形象一直都是老成持重的大姐型人物。
而大姐型人物,在情绪表达的演技上是没有太高的要求的,没有大悲,没有大喜,没有古灵精怪,没有刁钻狠辣。
本性调皮多动、风趣幽默、骄傲倔强的杨紫琼,因为饰演严肃大姐时的演技实在太好,导致她的演艺生涯也被框死在了老成阿姨的形象上,连为她量身订造的优秀电影《阿金》(许鞍华导演,扮演大陆武术高手在香港做替身跑龙套的故事,或者更适合惠英红)都是如此。
这对她而言何尝不是讽刺点满的悲剧呢?
所以当杨紫琼第一次读到《瞬息全宇宙》导演给她的剧本时,她心想这是她等了一辈子的机会,终于遇到了懂她的人,事后谈起时也不禁落泪。
《瞬息全宇宙》让杨紫琼终于在演艺生涯中找回了自我,也替她感到高兴。在看到她得到金球奖的消息时,感觉和惠英红战胜小花得到金像奖、张小斐在《你好,李焕英》里飘红都类似。
最佳导演:周星驰式荒诞喜剧的精神传承在《瞬息全宇宙》中,实现多元宇宙穿越的办法,是做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统计学概率上几乎不可能会去做的事情。而且越蠢越好。
这个设定极其搞笑,角色的诸多荒诞行为,贡献了绝大多数笑点。而导演们在设计穿越手段上的脑洞,比起《死侍2》X小队团灭、《ZS小队2》特遣队团灭的桥段要高超得多,也自嗨得多。
看过电影的朋友,我猜大多数印象最 TM 深刻的是这玩意:
如果你能用它来穿♂越平行宇宙,你 干 不 干 ?
可是我本人印象最深刻的,却是这个:
找到别人粘在桌子内侧吃剩的口香糖
放到嘴巴里嚼一嚼,化身超级英雄
这一段就像有人挠我咯吱窝一样,让我忍不住汪汪大笑。
我感觉导演抓住了周星驰喜剧中荒诞感的精髓:“捉鬼用保鲜膜,打鬼用巧克力”。黯然销魂饭为什么能让人怅然泪下?因为“洋葱,我放了洋葱”……
像《银河护卫队》一样,在大boss面前用尬舞拯救世界
荒诞感是一种经典的喜剧形式,但对荒诞感的理解是否到位,决定一个导演能成为周星驰,还是排烂片尬片时的王晶。
荒诞感是有功能性的,因为荒诞喜剧的内核是现实悲剧只有足够荒诞,才能用一个童话式的喜剧来安抚观众去直面残酷的现实。
《瞬息全宇宙》本质却是一个家庭悲剧。
女主角 Evelyn 从小得不到父亲关爱,一辈子没追求过梦想,人到中年面临事业失败,丈夫想要和她离婚,而更重要的是她的女儿陷入了生活的绝望。
一家人外公、丈夫、妻子、女儿全都面临着彻底失败的人生。正走在自我毁灭的道路上。
正因为如此,剧中的喜剧元素必须是荒诞的,而且要足够荒诞——就像多元宇宙的恶魔叫 Jobu Tubaki (明显瞎编)、反派的组织叫贝果(Begal)——荒诞到观众绝不会像看《源代码》或《开端》一样费神去思考剧情的设定。这样才会用心跟着角色的情绪走。荒诞感是魔幻现实主义最重要的调味料。
平行宇宙是上帝(导演)赐给 Evelyn 的童话故事,就像周星驰电影里《长江七号》的外星狗、《功夫》里的如来神掌、《少林足球》里的少林功夫一样……都是导演送给观众的镇痛药。
把残酷的悲剧掩盖在观众放肆的笑声中,从而能让现实被演绎出来。
最佳电影:在美国主流成功学文化元素中诞生的反成功学《瞬息全宇宙》在它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中,夹带了太多的流行文化哏,以做到最少的镜头让观众得到最多的讯息。中国观众想必会对其中《黑客帝国》、《杀死比尔》、《料理鼠王》、王家卫《2046》的哏印象最深
模仿NEO 的飞踢
像 Neo 一样静止子弹
《杀死比尔》式的功夫教学,又有类似《一代宗师》里拿大饼决斗的场面……
《小丑》里的广告牌舞者
平行宇宙里的《料理浣熊》
邵氏武侠电影风格
那根销魂的烟
但我要提醒大家,注意电影中这些主流文化元素中的“成功学” 含义,比如各种各样的功成名就的明星(功夫巨星、电影明星)。而这些成功学元素,更是集中出现在了平行宇宙大魔头女儿身上,从而有更强的叙事价值:
猫王
舞王
墨西哥摔跤王
高尔夫球炮王(误)
lady gaga 吗?
流行歌天后
为什么女儿 Joy 的 “恶魔形态”,总是不断在各种明星形象中切换呢?这本身就是符合电影主题的隐喻。
因为 Joy 就像美国的许多青少年一样,在家庭和社会中都找不到自我存在意义。
在濒临崩溃的时候,看着他们喜欢的影视娱乐明星,就幻想着平行时空的自己也一样拥有那样的 “个性”。而在亚裔父母眼里,这种对奇装异服的追求,并不是一个丧失自我的青年在绝望的泥潭里寻找自我拯救的树枝,反而是不知感恩的堕落。
父母们认为傻得要死的流行文化是腐化儿女的恶魔;恰如电影中 Evelyn 不肯承认多元宇宙大魔头是自己的女儿,而是自己的女儿被这个大魔头操纵了。
都意识不到是自己对儿女们的过度保护、过度要求,扼杀了她们对自我主体性的感知,才造就了这种以奇装异服来自我表达的客体文化。这种隐喻和剧情的契合,同步率相当之高。
而这种成功学元素的铺垫,却是为了反成功学的精神内核:
杨紫琼饰演的 Evelyn,在他的 alpha 丈夫的说明下才知道,之所以她才是那个多元宇宙万里挑一的人,正是因为她 Evelyn 所有命运中最废物、最失败、没有追逐过任何梦想、没有办成一件事的那个:
正是由于主宇宙的 Evelyn 如此废柴,她才可以弹射到任何一个多元宇宙的自己身上。在对抗多元宇宙大恶魔的过程中,她不断见证了自己可能的人生景象:如果曾经的人生选择不一样,Evelyn 可能成为一代功夫宗师、万众瞩目的电影明星、最聪明的量子力学科学家、或至少是一位擅长给病人复健的骨科大夫……
而她人生失败的起点,就是不顾父亲的劝阻、毅然和她的丈夫私奔到美国去做美国梦。
当 Evelyn 像 Joy 一样拥有了穿越所有多元宇宙的能力时,她终于进入了和女儿一样的意识。
当望子成龙的父母不断逼迫一个平庸的儿女上进时,儿女看到的却是,相比于父母所期待的一切成功的可能性而言,现实中的自己反而是最失败、最没价值的那一个。对想象中“成功”的追求过程,反而让子女们看到了一个错误的“真相”,那就是自己现实的人生“毫无意义”。
《瞬息全宇宙》用快速的闪回带过了 Joy 这位小龙女的绝望和自甘堕落。达到同样境界的 Evelyn 也迷失了本性,成为了自暴自弃伤害他人的那个人。
扎老公的腰子
揭穿料理浣熊王……
砸碎经营多年的洗衣店
这就是成功学对生活的异化,使得人们憎恨生活本身。
在《瞬息全宇宙》里,成功学的一切被符号化为贝果神教里的贝果。为什么呢?因为“黑色的圈”,是所有人类文化中共通的对于“目标”的极简表示。
贝果就是“目标”,一个“甜”的“目标”。它像是一个黑洞,把生活中的一切美好都吞噬进去。而一旦人觉得自己的人生失去了目标,他就会任何事情都做得出来(《寄生虫》语)。
但是 Evelyn 的傻丈夫,最后把她从精神上的贝果黑洞拉扯了出来。她的丈夫从来没有成功的包袱,永远在生活里寻求美好和善意,并且用善意对待他人。
Evelyn 也回忆起了正是因为她青梅竹马的丈夫从童年开始对她的善意,才让她选择了和丈夫私奔(娜拉出走?)这条“失败”的人生道路,回忆起了这个人生里充满幸福感的点点滴滴
提防学校里夸你女儿的蓝孩子!
Evelyn 意识到自己如果人生选择不同,也许能够成为功夫巨星、科学家、一代宗师或是歌唱家这些“外在的成功”,但她也终于想起来自己之所以放弃了这一切的可能性,是因为她自己“选择”了与善良的丈夫在一起的那种平庸的幸福。
她的丈夫在成功学里看起来的“软弱”,本质上其实是善良。在成功学里看起来的“傻”,本质上却是坚强。于是 Evelyn 终于学会了,像丈夫一样去“战斗”:
她最终以一位母亲的身份,拥抱了化身多元宇宙恶魔,试图在贝果黑洞中自我毁灭的女儿。女儿问她你见识过自己人生无限的可能性,为什么还要回到这个最失败的宇宙呢?
因为无论经历了多少个宇宙,这位母亲,都只想和自己的女儿在一起:
电影的最后,Evelyn 的一家又回归到了正常生活。拯救多元宇宙的故事看起来就像一场梦,从来没有发生过,让观众区分不清楚是想象还是剧情的现实,这就是魔幻现实主义最精妙的地方。
Evelyn仍然是那个一事无成的亚裔家庭主妇,带着家人去税务局报税,要女儿的女朋友改变那个叛逆的朋克造型。成功学的视角上一切重要的事情好像没有任何改变,但亲人之间其乐融融,每个人脸上挂着灿烂温柔笑容,又好像一切重要的事情都改变了。
这才是真正优秀的反成功学电影,它教会了我们观众一个最重要的真理:
有的人起早贪黑,其实是为了做梦;而有的人选择躺平,是因为他们觉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