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鸭绿江中的痛击美国骑1师坦克等细节还原得如何

tvb影视大全港片资讯人气:257时间:2023-01-14 03:39:58

云山之战是志愿军入朝初期的重要一战,1950年11月1日-3日,志愿军39军痛击了美军第1骑兵师,那么抗美援朝全景式电视剧《跨过鸭绿江》对这段历史表现的如何?

曾经有一些中文资料上说,美军骑兵第1师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由大陆军司令,也就是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亲手创建的,是开国元勋师,建军以来从来没有打过败仗。

首先,不要以己度人。因为本国是自己的军队堂堂正正打出来的,就去推断美国也是如此。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依仗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以举国之力,又出钱又出兵地鼎力支援。最后搞得法国民怨沸腾,爆发了大革命,改朝换代,把路易十六处死才告终。

而当时的美军,团才是军队历史传承的主要单位,更高一级的编制是亚军团(Sub-Legion,相当于旅)和军团,压根没有师。

而骑兵团里番号为第一的只有大陆军第1轻龙骑兵团,1783年解散,之后没有美军部队传承它的历史。

因此,电视剧没有采用开国元勋部队的说法是有道理的,电视剧中说,骑兵第1师成立于1840年左右,一百多年从未有败绩。

1840年?

可能剧组把第1骑兵师的历史与美国历史上的两个第1骑兵团联系起来,这两个团分别创建于1833年和1855年,后者不久后改名为第4骑兵团。

当1921年骑兵第1师成立时,1833年创建的第1骑兵团隶属于这个师,之后调出,并改编为机械化部队。

但现在美军不承认这两个骑兵团是骑1师的前身,只承认前者是第1装甲师的前身,而后者被第1步兵师继承。

也许这是因为第1师的两次大败仗——在云山被志愿军痛击,在越南的德浪河谷被越军痛击?

骑1师在太平洋战争的反攻阶段参加了新几内亚战役,莱特岛战役,吕宋岛战役等等,表现出色。

即便如此,那也应该认为这个师的历史追溯到1833年,不知道剧组怎么会认为骑1师成立于1840年?

1943年,骑1师编制内的骑兵作战部队全部改编,只留下一支仪仗性质的骑兵分队。以美军当时如日中天的国力,骑1师虽然坦克不多,只有师部直属第302装甲骑兵连和第603中型坦克连有坦克,但每个旅和师属炮兵都有机械化分队,可以称得上是一支武装到牙齿的机械化师。

这个师的臂章是一个黄色的马头图案,尺寸很大,估计让当年的志愿军战士印象深刻。

注意马头臂章

在云山之战时,骑1师得到了第70(重型)装甲营的支援,这个营的A连和C连装备M4A3E8谢尔曼“简八”坦克——没错就是《狂怒》主角的坦克,B连装备更好,为M26潘兴重型坦克。

A连配属给第5骑兵团,B连配属给第8骑兵团,C连配属给第7骑兵团。

因此,电视剧里同时出现M26潘兴和M4A3E8谢尔曼坦克是有道理的。

不过,剧中有些镜头里的坦克看起来有些奇怪,比如下面这种:

坦克

这炮塔看起来尺寸偏小,形状也有些奇怪,不知道到底想表现的是美军哪一种坦克?

另外还有一种炮管粗短的谢尔曼坦克一闪而过,姑且认为是美军在朝鲜战场上投入的谢尔曼M4A3(105毫米榴弹炮)坦克吧。不过从幕后花絮来看,这些是用模型拍摄的,似乎用的是二战时代的谢尔曼坦克模型来充数,悬挂是垂直弹簧平衡悬挂(VVSS)而不是美军此时使用的水平弹簧平衡悬挂(HVSS)。

幕后花絮

美军骑1师霍巴特·盖伊敬礼的姿势也有点怪,不像是美军军礼,酷似英军军礼。

敬礼

这几集终于有比较长的战斗场面了,但是我觉得国内的战争片导演应该好好琢磨怎么适当地表现战争场面了。

按真实情况来,比如《真正男子汉》里的演习那样,镜头里确实看不到几个人。不过人挤人搞得和春运一样,恐怕也不妥当。

最夸张的是有个长镜头,美军大肆轰炸,志愿军却排着长队前进,炸弹就在身边爆炸,志愿军毫发无损?剧组使用的虚假炸点当然没事,可是当年的真炸弹爆炸范围和杀伤范围比这大多了。

密集队形

表现志愿军炸坦克,就是从正面投掷爆破筒和集束手榴弹?《我的战争》这种水平的电影都好歹还知道从侧面进攻,所以请导演还是多请教一下相关专家。

有些细节也不够严谨,比如交战前两个志愿军侦察兵的对话,其中一人叫陆乘风,说“美军是搞空降作战的鼻祖”,这句话完全是错误的。

空降鼻祖?

这位陆乘风的人设是在苏联受过训,那么他应该知道,1932年12月11日,苏联的列宁格勒军区已经组建了空降部队,是世界上最早的。

第一个搞空降作战的是纳粹德国,1940年的入侵挪威之战中就出动伞兵空降了。

再看美军的第82和101师,1942年才改编为空降师。

至于剧组既然能搜集到大量历史资料,更应该知道这一点。

还有志愿军侦察兵用的电台,镜头给了个特写,很多老兵应该认识,这不是“硅两瓦”吗?正式名称晶体管884步兵调频电台,1971年才定型,这道具穿越了。

电台特写

有网友说,找道具组制作71型电台,电影《英雄儿女》里的王成背的就是71型,不过71型要到1952年4月才研制出来,运输到抗美援朝前线。

剧组倒是可以考虑制作“大八一”电台的道具模型,也就是仿制的美国AN/GRC-9电台。

原版AN/GRC-9

这种电台在抗战后就大量仿制生产了。

在作战中,陆乘风拿着一支苏制莫辛纳甘狙击步枪,枪身缠着二战和冷战苏军狙击手都不常见的伪装布条,不知道剧组有什么史料可以证明。

狙击步枪

电视剧既然表现了云山之战,也展现了一个被长期忽略的角色——南朝鲜第1步兵师也参战了。

不过这个师的臂章,电视剧的表现有误,剧中的臂章为黄色底色上一个红色的数字1。

剧中的臂章

但是,真正的臂章还有蓝色的边缘,而且他们还赋予了臂章各个部分特殊的含义。

真正的臂章

红色的数字代表着团结和忠诚;

数字1表示番号是第1步兵师;

黄色的盾牌代表着保卫;

蓝色的边框则代表着民主的守护。

缺少的边框是很讽刺的,第五共和国等韩国数届军政府纷纷表示:怎么?当我们是假的?

台词中关于第1步兵师师长白善烨的议论也不对,白善烨在抗战中与八路军打过仗不假,不过剧中说他是伪满洲国将领的说法完全错误。

伪军将军?

日军说到底还是不信任白善烨这样的人,所以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时候,白善烨的军衔是中尉。

不过美军来了之后,大力培养白善烨之类原来的日伪军中下级军官,所以此人飞黄腾达,一路晋升,1950年7月就当上了准将,成为了将军。

也许剧组不太相信短短5年,白善烨就从尉官晋升到了将军,但是韩国军队创建时的骨干就是这些人,就是如此飞快晋升的!

有网友之前就评论,好不容易有部全景式的抗美援朝的电视剧,不必求全责备。但现在条件好了,历史档案都电子化了,剧组阅读史料的速度和效率应该大幅提升才是。

相关阅读:

看《跨过鸭绿江》开篇中的军服:中美的军服对不对?

志愿军的胸章与军装:经典影视反而没真正还原?

元首的愤怒前传:克劳塞维茨装甲师夜袭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123456@qq.com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湘ICP备2023000517号

港剧

港片

tvb大全

动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