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的超长待机王子一生吃喝玩乐情妇无数却深受爱戴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779更新:2023-01-14 06:06:44

超长待机王子,是我们对英国王储查尔斯的调侃。查尔斯大爷明年就70了,早在2011年,他就超过前纪录保持者,勇夺“英国王位待机时间最长者”称号。而被他超过的那一位也不是外人,正是他外公的祖父,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爱德华七世。

维多利亚女王和丈夫阿尔伯特亲王

爱德华七世出生于1841年11月9日,是维多利亚女王和丈夫阿尔伯特亲王的第二个孩子,也是长子,从小家人都爱称他伯蒂(Bertie)。

5岁的伯蒂。据说给小孩穿水手服正是从伯蒂这里开始流行于上流社会,后来成了英国贵族学校的校服并风靡世界

作为威尔士亲王,承载着王室希望的伯蒂从七岁起就在父母的安排下接受严格的王室教育。每天从早晨开始一直到晚上六点,半小时为一节,被各种课程塞得满满当当。偏偏伯蒂并不是一个安分听话的孩子,他没有在这些课程方面表现出任何求知欲,相反,他经常趁老师不备扔掉铅笔、踢翻桌椅,或者干脆往老师脸上扔石头。他的学习成绩很不理想,特别是跟早慧的姐姐维多利亚长公主比起来更是天差地别(注释①),维多利亚女王甚至认为这个儿子恐怕“脑子有问题”。

维多利亚女王与维多利亚长公主,无论性格还是相貌,娘俩儿都很像

15岁的伯蒂

1859年,伯蒂进入牛津大学读书,后来又转学到剑桥大学著名的圣三一学院。不过别误会,这并不代表王储殿下的学习成绩多么优异,实际上,他在这两所著名学府都没能毕业。

18岁的伯蒂

此时,18岁的伯蒂,已经有了两年烟龄,烟瘾极大,每天要吸上几十支粗大的雪茄和纸烟。对于烟草的爱好贯穿了他的一生。

同时,他还是一位胃口极佳的老饕,一顿早餐就要干掉一只熏鸡、一堆香肠和一块硕大的牛排,餐后再来一杯葡萄酒。暴饮暴食导致的肥胖也贯穿了他的一生。

难道这位王储真如他母亲所说,是个除了吃吃喝喝什么都不会的“脑子有问题”的人?当然不是。年轻的王储极擅交际,喜爱结交朋友,社交能力很强;而且他很讲义气,身上有一种天生的豪迈之气,同时谈吐风趣幽默,有很强的个人魅力。

1860年访问尼亚加拉瀑布

早在1860年,不满20岁的他就以英国王位继承人的身份成功出访北美;几年后,又踏足埃及、耶路撒冷、大马士革、贝鲁特和君士坦丁堡,每到一处访问都很成功。威尔士亲王早早的就展现出了杰出的外交天赋。

然而,这样一位未来的外交家,却丝毫不得母亲维多利亚女王的好感,甚至被禁止过问政事,这是为什么呢?

1861年,对儿子在剑桥的学业非常失望的女王夫妇决定送他去爱尔兰短暂服役。然而一些心怀不轨的人却安排了一个恶作剧:他们买通了当地的一个女演员,将她送进了爱德华的营房。年轻的王储对于这份“天降大礼”欣然笑纳,两人在军营里“鏖战”了三夜!

威尔士亲王在爱尔兰的“战绩”很快传到了女王夫妇那里。女王勃然大怒。一生保守持重的阿尔伯特亲王极度震惊,他拖着病体,在第一时间赶到剑桥,找儿子沟通此事。父子二人在初冬的冷雨中散步,没有打伞,谈了很久。这次沟通据说比较成功,可是因为淋雨引发的伤寒,阿尔伯特亲王没过多久就去世了,年仅42岁。维多利亚女王与丈夫感情极深,丈夫的死对她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从此她远离政事,余生只穿黑袍。

女王夫妇感情极深

温莎遗孀

女王将丈夫的死全都归咎于爱德华,认为是他的胡闹导致了父亲的去世。她在写给大女儿的信中说:“我无法忍受和他同处一室,也无法忍受他在我身边”。这件事导致母子长达40年的感情冷淡,女王也从未原谅过爱德华。

从此之后,尽管爱德华多次表现出对于外交事务的兴趣,一直渴望接触到政治文件并熟悉政府事务流程,但是女王从未答应过他的要求。她已经认定自己这个儿子是个百无一用的废柴。

爱尔兰事件让爱德华这位“花花公子”名声在外。为了防止他再胡闹,王室给他安排了联姻。1863年3月10日,21岁的爱德华与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九世之女、18岁的亚历山德拉成婚。

婚礼

这张婚礼全家福相当有意思。黑色罩袍、面容冷峻的女王,一脸生无可恋的新郎,被迫收敛新婚喜悦的新娘;最右边,是女王特意请出的阿尔伯特亲王的雕像,意思是提醒这对新人尤其是自己的儿子,别太开心了……

亚历山德拉王储妃虽然出身于小王室,但是气质高雅、明艳动人。然而,当最初的激情过后,尤其是几个孩子相继出生后,平淡的婚姻生活再也无法拴住爱德华这匹野马对于花香四溢的原野的向往了。

几个孩子相继出生

1870年,英国保守党国会议员查尔斯·莫当特爵士向法院申请与自己的妻子哈丽特离婚,理由是妻子不忠。在他列出的一串涉嫌与妻子有染的名单中,人们意外的发现威尔士亲王的名字赫然在列!这是怎么回事呢?

哈丽特

原来,莫当特之前就与王储相识,还向他购买过两匹漂亮的小马(注释②)。莫当特酷爱钓鱼,1869年夏天,他像往年一样远赴挪威钓鲑鱼。不巧,这一年的鲑鱼减产,他提前结束假期,返回了英国。当他回到自己的沃尔顿乡间别墅时,意外的发现,妻子正在调教那两匹小马,而在旁边进行姿势指导的,竟然是威尔士亲王!

沃尔顿乡间别墅

怒火中烧的莫当特当场叫来仆人,击毙了那两匹可怜的小马。尴尬异常的王储急忙离开。在莫当特的追问下,哈丽特哭着承认,她确实有了外遇,而威尔士亲王只是其中之一。

莫当特爵士离婚案轰动了当时的英国社会。几个世纪以来,人们第一次见到王室成员站上法庭。威尔士亲王不承认自己跟哈丽特有染,他是这样为自己辩解的:“法官先生,请您相信,在沃尔顿,除了马,我什么都没骑过!”(注释③)法官有没有相信亲王的话,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案件的宣判结果是:离婚。

这桩骇人听闻的丑闻令王室颜面扫地,但是,如果你以为这次翻车事故就能吓住威尔士亲王这位老司机、老猎手,那就错了。

其实,早在20岁左右,年轻的爱德华就已惯于流连花丛。为掩人耳目,他经常微服远游,巴黎的花街柳巷,到处都留下了英国王储“战斗”的英姿。

在当时的顶级娱乐场所Le Chabannais里,保留着两件据说是专供爱德华使用的“物品”:

除此之外,威尔士亲王还有多达几十位情妇,下面我们说几个名气比较大的:

Lillie Langtry

演员,跟许多著名显贵有染,威尔士亲王只是其中之一。她自己都不清楚自己女儿的生父到底是谁。爱德华曾经对她说:“我在你身上花的钱,够买一艘军舰了。”

Alice Keppel

出身于苏格兰小贵族,她的重孙女,就是现任威尔士亲王查尔斯王子的前小三、现夫人卡米拉,真特么“家学渊源”啊!

Jennie Churchill

右边的男孩就是日后的温斯顿·丘吉尔爵士

她是一位十分美丽的女子,谈吐优雅而迷人,连亚历山德拉王妃都很喜欢她。她的长子就是日后的温斯顿·丘吉尔首相。不过丘吉尔跟威尔士亲王没有血缘关系,虽然他们硕大的肚子和对雪茄的狂热爱好很相像。

Daisy Greville

Daisy Greville

沃里克伯爵夫人,国王的长期情人。她最著名的事迹是:在爱德华七世去世后,拿着他写给她的情书找继任的乔治五世碰瓷儿要钱,乔治五世的回复非常简短:闭嘴或者坐牢。她选择了闭嘴。

Sarah Bernhardt

Sarah Bernhardt

Sarah出演《茶花女》的海报。海报本身就是一件著名的艺术品,被称为新艺术运动早期的巅峰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享有盛誉的法国舞台剧和电影演员,被称为圣女贞德后最著名的法国女人,好莱坞星光大道上有一颗属于她的星星。

面对丈夫如此众多的莺莺燕燕、风流韵事,美丽的亚历山德拉王妃选择了隐忍,她把生活的重心全都放在了子女身上。她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出于稳定大局的考虑,另一方面则是对丈夫无条件的爱。早在结婚之初,她就对爱德华的妹妹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嫁给爱德华不是为了他的地位,哪怕他是个浪迹天涯的牛仔,我也会嫁给他。”在莫当特离婚案时,她甚至写信给自己的家人,痛斥这些人在诬陷她的丈夫。

威尔士亲王一家,最左面的是长子阿尔伯特,28岁就病逝了,前排蹲着的是他的弟弟,日后的乔治五世

幼年时的兄弟俩

幼年乔治

青年乔治

四世同堂。女王身边那个小男孩,就是日后爱美人不爱江山的爱德华八世

1901年1月22日,维多利亚女王驾崩,已近60岁的威尔士亲王即位,即爱德华七世。到1910年5月6日去世,爱德华七世在位时间只有9年多。

加冕

国王夫妇

亚历山德拉王后

令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这样一位丑闻缠身、被自己的母亲认定为“废柴”的国王,却在这短短9年时间里,成为几百年来英国最受爱戴的国王。

王室回归

自从阿尔伯特亲王病逝以来,悲伤欲绝的维多利亚女王基本就远离了政坛和公众的视野。在这些年中,共和思想不断发展,存在感越来越低的王室快要被大家遗忘了,以至于很多人开始讨论:君主和王室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

怀特岛上的奥斯本庄园,女王与丈夫的夏宫。孀居的维多利亚女王大部分时间都住在这里

正如前面所说,爱德华七世从年轻时代就与古板沉闷的王室氛围格格不入。年轻时的他,衣着光鲜新潮,嘴里叼着硕大的雪茄,结交各式各样的朋友,一起饮酒作乐,夜夜笙歌。

即位后,面对从未如此光芒暗淡的王权,爱德华七世意识到:要挽救王室的形象,必须重回公众的视野。为此他狂刷存在感,今天奠个基,明天剪个彩,后天参加个轮船下水仪式。他善于交际、和蔼可亲、谈吐幽默的性格天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英国人这才发现,传说中那个只知寻欢作乐的伯蒂,原来还是一个兢兢业业、平易近人的国王。

出访法国

爱德华七世最大的外交贡献是于1903年春天成功访问了法国。当时,德国的实力急剧膨胀,英国急需拉拢法国以壮声威。但是初到巴黎的爱德华七世并不受欢迎,所到之处嘘声一片。后来在一天晚上,他来到剧院,在观众的敌意和不满声中,他坚持在幕间休息时走进演员休息室。他认出其中一个演员,并向她走去,然后亲吻着她的手说:“小姐我上次在伦敦遇见你时,你也是这么的出众而迷人。”

巴黎爱德华七世广场,最右边那栋建筑即爱德华七世剧院

换个角度

这件事迅速在巴黎坊间流传开来。爱德华七世趁热打铁,第二天就走到巴黎的群众中去,跟群众握手,诉说他对巴黎的热爱,对巴黎赞不绝口(作为年轻时“战斗”过的地方,这些溢美之词很可能是由衷的,哈哈!)。这时,气氛跟来时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爱德华七世所到之处,人们欢呼雀跃,人们越来越真切地感觉到,这个看似高高在上的国王似乎就是他们中的一员。这次成功的访问为后来英法协约及英法俄三国协约的签订打下了基础。

爱德华七世广场上的爱德华七世塑像

具有平等的人文思想的开明国王

早在1875年,爱德华就访问了东方殖民地印度。他曾经说过:“一个人,不应该因为有一张黑脸和跟我们不同的宗教信仰,就被当成牲口一样对待。”

访问印度期间,威尔士亲王猎获孟加拉虎一只

引领时尚的最潮国王

别看爱德华七世身形矮胖、其貌不扬,事实上,他的衣着品味相当高,他的穿衣风格在当时的英国是从贵族到平民竞相模仿的对象,绝对称得上是一位引领时髦风尚的最潮国王。

1902年,61岁的爱德华七世,这身行头放在今天也绝不落伍

花呢、礼帽、手杖、怀表和雪茄,这是我们印象中标准的英伦范儿。这种Edward Style就是爱德华七世开创的。注意看,西装上衣最下边的扣子没有扣上,这也是他首创,演变到今天已经成为西装着装的基本礼仪。

Edward Style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雪茄。爱德华不仅对“神赐的第十一根手指”爱之如命,还把吸雪茄烟的一套流程演变成了具有仪式感的时尚之举,号召国民都来模仿。

Swisher烟草公司创立于1918年的King Edward系列雪茄

从那时起,优雅而从容的吸一支雪茄,成了绅士风度的象征。

1869年,爱德华跟大舅子、丹麦王储弗雷德里克一起吞云吐雾

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再加上母亲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积累的雄厚国力,在短短的爱德华七世时期,英国维持着和平、繁荣、歌舞升平的局面。当时的英国流行一句谚语:“如果你不想发生战争,就要有爱德华这样一位好国王。”足见人民对他的爱戴。

后来,英国人民把这一短暂而美好的时期称作爱德华时代。

1910年5月6日,爱德华七世用过午餐,悠然地点上一支雪茄,慢慢地踱回寝室,刚走进门就昏倒在敞开的窗前。这天夜里,这位一生崇尚享乐主义的快乐国王便带着一身雪茄烟香离开了人世。

注释①:他的姐姐维多利亚长公主两岁学法语,四岁学德语,六岁学历史、地理、哲学,一直成绩优异。怀疑本该属于伯蒂的学习技能是不是都被他姐姐点完了(哈哈)。维多利亚公主后来嫁给了德皇腓特烈三世,她儿子就是末代德皇威廉二世。

注释②:爱德华酷爱赛马,他的马厩里有很多名马。

注释③:好吧,我承认这段话是我瞎编的……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