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根本上来说,我其实是个配音迷,我是个不折不扣的上译厂配音演员的崇拜者。 当初看《加里森敢死队》,一来是因为这个片子太有名气,二来就是它云集了80年代初上译厂几乎所有的“名嗓”,虽然以男声为主,但女声在其中的分量也不轻。这在20年后的今天来看,简直是一个豪华的美梦,梦幻的简直不能相信这是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哦头儿,我相信了! 《加里森敢死队》主要配音演员:加里森:童自荣戏子: 乔臻卡西诺:杨成纯酋长: 施融高尼夫:尚华另外还有:严崇德,翁振新,余鼎,毕克,杨文元,周涵,武经纬,程玉珠……女声:程晓桦,李梓,刘广宁,丁建华,王建新,苏秀
卡西诺VS杨成纯说到GG中的精彩配音,不能不提到卡西诺/杨成纯,这不仅仅因为卡西诺是GG五个人中话最多,台词最多的人,也是因为他是GG五人中唯一中途更换配音演员的一个。不知道为什么会在《绑架元帅》和《暗杀计划》这两集中替换杨成纯,也许导演有导演的创作思路,虽然因此会让我们这些喜欢将原剧反复观看的GG迷们在人物性格的连贯性上有一个小小的遗憾,但同时也能让我们意识到,选择一个与角色形象、个性完美结合的声音是多么的重要!杨成纯老师的声音对卡西诺卡大侠这个角色的塑造是多么的不可或缺!杨成纯老师的嗓音非常有特色。他的起音比较低,音域并不能说很宽广,没有象乔榛老师或童自荣老师那样从上到下都很贯通,事实上他的高音到一定程度就没了,再喊上去就“破”了,按照我们这些不专业的人的话说,就是有点“扁”,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好嗓子。但就是这样一条有点扁,有点低,又有点破的嗓音,说起话来却有一股强烈的、惊人的感染力,好象一口闷下去一杯烈酒,从喉咙里直灌到胃里,不多一会儿就有一把热辣辣的火焰从心底烧上来,烧的人热血沸腾,烧的人头晕目眩,可是喝酒的那个还是咬着牙齿不让这沸腾的热浪喷涌出来,还是要低声笑笑,撇着嘴戏谑而冷静地赞叹一声:“好酒,伙计!”因为有了不同配音演员的演绎,因为有了乍听起来有些相似,但其中魂魄完全不同的两个声音的相互比较,有时候我会偷偷地想:如果从卡西诺嘴里发出的不是杨成纯那低哑热烈、粗糙粗犷、富有质感的声音,我们还会不会爱这个在《暗杀计划》和《绑架元帅》里变的罗嗦而琐碎,说什么都底气不足,缺乏自信的卡西诺?当然,这也有先入为主的心理暗示在起作用,对戴学庐老师的配音并不公平,毕竟他是在杨成纯已经将卡西诺骁勇好战、热心快肠、牢骚满腹的整体形象牢牢地竖立在观众心目中之后才出现的,并没有多少发挥的机会。戴老的声音和杨成纯的声音在某些地方还真的有几分相象,特别声音中所带的粗糙感,应该说还是比较接近的,与戴老相比,杨成纯的卡西诺声音之中多了几分刚勇不羁和洒脱无畏的成分,更显得年青和骁勇。从原剧来看,很多地方都表现了卡西诺火暴的脾气、粗豪的个性,还有说话不经过大脑,但如果单纯地把他处理这样一个卤莽的粗汉子,那势必将会忽略其个性中细致冷静的一面和藏在粗犷外表下的狡猾和聪慧,事实上,卡西诺是一个多侧面的人,他就仿佛狮心王里查王冠上的那颗大钻石一样,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环境下,折射着不同的光芒。如何用声音更好地反射出他个性中复杂的层面呢?这就是杨成纯处理角色的独到之处,抓住一个主方向---豪爽,以喑哑热烈的声音为主,再来调整说话的语音语调语气,让观众/听众自己细心地体会这个说不完道不尽的男人浑身上下所展示的优点和魅力。在GG头两集,杨成纯的语气是悠着的,因为这个时候卡西诺还没有摸清头儿和周围同伴的底细,以他的聪明才智和处世经验,这还不是卡大侠信任别人,将自己的内心暴露给别人的时候,所以他会阴阳怪气问:“你也是自愿来的?”也会躲在众人后面抱着强烈的黄鹤楼上看帆船的心理地说:“那就随你了,要是我两样都不干!”此时,杨成纯/卡西诺的声音冷静而压抑,“自愿”这两个重点词挑了个高音,带着试探也带着讥讽,而“随你了”又转向叵测的平淡,好象在暗暗期盼一场激斗的到来。这种声音,这种腔调,就是一只落入陌生地界的猛虎对身边危险状况最初的试探和判断:既不出头主动挑事,又不能示弱让对手小看自己。可过了一关又一关,身边的战友已经成为朋友的时候,杨成纯/卡西诺的声音逐渐逐渐地放松而热烈起来,洋溢着掩饰不住的热情,比如兴高采烈的邀请:“来么头儿?”“下次再玩嘛,叫你赢回去!”语气里没有一丝防备、一丝压抑,全是真心真意的快乐。卡西诺非常著名的,是他的抱怨、挖苦和讥讽,虽然表面上这三个词隶属贬义范围内,但经过杨成纯那“破”嗓子的一演绎,这抱怨、挖苦和讥讽也成了他魅力四射的重要源泉。“还不如上月亮!”一句话说的干净利落,透着股子“绝对是个馊主意”的气恼;(头儿说:“我们要摆个迷魂阵!”)“好陷里头?”又是一个反应奇快地质问加反问,堵的头儿半天说不上话来;“盗坟的判几年?”“9年。”高尼夫回答,“太美了!”咬着牙齿从鼻子里哼出来,悻悻然中还带着“瞧我们这点出息”的蔑视;“那打电话的德国人是不是告诉你炸弹在哪啦?”拉着长腔带着“我就知道”的心理讥讽着问;“哈哈,这下又吹啦!”又是兴高采烈又是幸灾乐祸爆笑......太多了,恨不得将所有的台词都罗列上去,每一句都觉得是杨成纯/卡西诺的经典言语。不管是挖苦抱怨讥讽,还是抱着孩子的满怀慈爱,还是失去好友的悲痛心情,卡西诺的感情都不再藏着掖着,而是毫无保留地倾泻而出,暴风骤雨也好,冷雪风霜也好,杨成纯的声音也就充满了激情,好象大江奔流一般,那股激情的水流从各个不同侧面同时奔涌出来,淋漓尽致地一泻千里。 可是卡西诺毕竟还有着冷静的一面,尤其是在他执行任务,完成自己本行工作的时候。每当卡西诺开始工作的时候,杨成纯的声音就变得冷静而严肃,语音语调上没有任何的情绪波动的痕迹,态度严谨地仿佛在做学术报告:“我开过拖拉机。”“警报系统不太一样,没问题。”“我爷爷是酿私酒的,小时候我常在边上看,我想,我行。”“这不一样,这是科学实验。”“干嘛打我?”“看着,别说话!”......这些话语与上面罗列的激情是多么的格格不入啊,可这又真切地表现了卡西诺性格之中最基本最本质的一方面,他毕竟是一个靠着精密精细的技术为傲、为生的人,在他的人生经历中,仅有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技术、有头脑、够聪明、够专业、够冷静。杨成纯用他低而严酷的声音进一步塑造了卡西诺这一个层面的特质,一个冷静冷酷得仿佛没有感情的声音,一个聪明精细胆大包天的英雄大盗!卡西诺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语言特色,就是他的方言俚语,这个来自纽约街头的爱讲话的家伙,他的俏皮话和他的街头村语都让人笑掉大牙,可是如何翻译、如何配音才能用中文表现出英语的幽默呢?杨成纯所用的方式,就是将其转化成为中国式的方言口语,比如说“咱们颠儿吧!”这个“颠儿”字来代替“走”字;“就拿两条腿蒯啦?”这个不知道该是拿个中文字的“蒯(KUAI3)”字;“没鼻(必)要!”把“必要”的“必”字特地发成第二声来表示卡西诺此时的悻悻然心理;“总不能在眼门前吧!”这个很口语话的“眼门前儿”;“来吧,宝贝,哪怕打个涕氛也好!”这个口语化的“涕氛”来代替“喷嚏”。这样听听,一个活灵活现的卡西诺就直接从银幕上蹦下来了,他好象就是我隔壁那个无所不能的大哥哥嘛,这么亲切,这么动人,说起话来又这么爆笑~~~~~~~说到对杨成纯老师配音艺术的理解,我推荐大家去配音网上看看那里大侠们的帖子,分析的入木三分,眼光独到。因为人在国外,我无法收集到杨老师的碟子,前段时间网友挂在网上与大家分享的《战争与和平》《蛇》这样杨老师经典配音的好片子我也无法下载的到,不能不说是一个深深的遗憾,除了GG,我只能凭着对以前看过的---也录过的---这些译制片的回忆来望梅止渴,他的《美人计》他的《农家女》他的《爱德华大夫》他的《伦敦上空的鹰》他的《追捕》.....即使只是在里面说上一句话,一句台词,也能将他辨别出来。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有《黑郁金香》里那个跟卡西诺,跟他的间谍们完全不同的一个喜剧人物---警察局长拉木什!好家伙!为了使那个夸张的小丑更具喜剧色彩,杨成纯把嗓音提高了八度,嗓子完全“破”了,高音处几乎提不上去,让人一听之下,未免吓一跳:这难道是杨成纯?这样的嗓子难道还能配音?可是,这短短的念头转瞬即逝,取而代之的则是被那个张着尖鼻子、尖嘴猴腮、贼头贼脑又总是扯着嗓子乱喊乱叫的警察局长拉木什逗的狂笑不止~~~~这样的家伙难道不该天生就有这样一副“破”嗓子吗?难道他不就应该说起话来夸张地眉飞色舞吗?这真是杨成纯吗?天哪!他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