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后生仔》走红随想
福建日报通讯员 张知松
自今年8月初发布以来,大田方言歌曲《大田后生仔》以超高的传唱度和亿量级的播放频次红遍了大江南北,并久居热榜。这首新晋的“网络神曲”,以简洁直白的歌词、朗朗上口的曲风、简单明了的节奏为年轻人迅速接收,成为一个时间段、一个区域范围的现象级音乐符号。甚至在各大网站上有这么一种说法:2019年度歌坛神曲:北有《野狼disco》,南有《大田后生仔》。
网红歌曲如何保持热度?网红人才如何引导与培养?大田及相关元素如何更好地蹭热这个亮点?除了传唱与报道,这些是更值得思索的问题。
受年青一代方言表达弱化的影响,地方文化传承正面临危机。歌曲原创者林啟得根据自身音乐特长,取材家乡方言,广泛收集、吸纳家乡亲友们所传唱的“唱四句”等方言俚语,高度融合了自己在生活中的诸多感悟,引起年青一代的兴趣和共鸣。其中,歌词中的“后生仔”首先成为大田全县当下的热词和正能量的代名词,它既可作为民众的口头禅,也可写入政府单位的新闻报道、文件表述,更可辐射至各个行业,例如不久前大田县法院制作了法院版《大田后生仔》,县妇联的微信文章也灵活运用了“后生仔”的表述。
如何借势推介文化与旅游?可将该视频制作多个版本,从不同角度、不同季节推介全县的古村落、茶园等风光,让更多网友来寻找大田。《大田后生仔》的走红再次让大家看到全球的时空已无间距,一夜走红已成现实,地球村的感受更深一层。但是如何借力网络走好传播道路、提升传播效应,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命题与思考:
地方多元文化应该如何更好地挖掘?如何借力网络的无边神力传遍天下?文艺人才如何挖掘与培养?从文艺作品走红如何嫁接到工业、农业、旅游业等各个领域的品牌推介?城市品牌如何借力营造与推广?下一个亿量级传播热点在哪里?
如何树立网红人才的音乐标杆,也是值得思考的话题。可引导其加入省市级文艺协会,让草根网红迈向长期的文艺精英阵容。同时,作品积极申报各类奖项,不断提升其含金量和影响力。
此外,大田县宣传、文旅、文联等职能部门应当进一步思考如何将作品伸向远方,通过现有的影响力与知名度,持续推出新作品,让人感到“大田后生仔”现象并不是昙花一现,而是有艺术内涵,且历久弥新。
【来源:福建日报,作者:张知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