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一部《波西米亚狂想曲》,从欧美火到国内,国内无数观众因此爱上皇后乐队,豆瓣评分也有多达30万人进行评价。
它豆瓣均分高达8.7分。
有人说《波西米亚狂想曲》是一场粉丝的狂欢。
也有人说这是对皇后乐队在2019年的演唱会。
但。
抛开粉丝滤镜,和最后一场力网狂澜于既倒的Live。
《波西米亚狂想曲》所剩下的也不过是空洞的叙事、平淡的流水线。
传记片,不是这么拍的。
可惜的是,德克斯特·弗莱彻在《波西米亚狂想曲》之后,又执导了另一位英国传奇音乐天才的传记片——《火箭人》。
尽管有恢弘的特效、浪漫的音乐转场,但流水账式的叙事仍然不能拯救它。
所以豆瓣评分,停留在了7.3。
▲《火箭人》海报
上世纪80年代的英国,简直就是波普音乐(Pop music)的天堂。
皇后乐队、滚石乐队、平克·弗洛伊德、保罗·麦卡特尼、埃尔顿·约翰……
他们构成了英国乐坛最传奇的年代。
▲埃尔顿·约翰与主演塔伦·艾格顿
而埃尔顿·约翰,也正是这个传奇年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人生,绝对不止7.3分。
1964年才出道的他,在1970年连续推出的七张专辑都登上了美国排行榜的冠军。
其中六张入选《滚石》杂志评出的“史上最伟大的500张专辑”。
▲埃尔顿与戴安娜王妃
他是世界知名设计师乔瓦尼·詹尼·范思哲和戴安娜王妃的好友。
▲埃尔顿·约翰在《王牌特工2》本色出演
2017年,他参加了《王牌特工2》,在里面本色出演“埃尔顿·约翰”一角。
同样,他也是迪士尼动画电影《狮子王》原声音乐带的演唱者。
在他的音乐生涯中,他曾获得7次格莱美,1次奥斯卡,其他大小奖项也获得了无数次。
但是。
别忘了,观众总是在说这是第二部《波西米亚狂想曲》。
因为埃尔顿·约翰也是一个同性恋,他也将痴心错付,爱上了一个贪图钱财的人。
因为埃尔顿·约翰也吸毒、酗酒、滥用药物。
因为埃尔顿·约翰也不被自己的父亲认可。
奇怪的是,在戛纳首映后,它的口碑远超《波西米亚狂想曲》。
先放下比较滤镜,让我们好好谈一谈这部电影。
开头。
身穿镶满施华洛世奇水晶的亮黄色奇异服装,戴着夸张的犄角帽,背着两个超大的翅膀——他不是去参加演唱会,而是鸽了演唱会去参加互助会。
在互助会里,埃尔顿·约翰开始回顾自己的一生,电影也由此展开。
幼年时期的埃尔顿得不到父亲母亲的关爱,父亲嫌弃自己太过女性,母亲说他永远得不到真爱。
成名后的埃尔顿爱上了一个眼中只有利益的经纪人,他逼迫身体虚弱的埃尔顿举办演唱会,不断加场,不断赚钱。
一生中,父亲从来没有真正爱过自己。即使埃尔顿开着劳斯莱斯,父亲也永远瞧不起他的成功。
这所有的一切,都不谋而合地勾勒出了埃尔顿人生的多样性——
在舞台上,他可以是复古的维多利亚时期的优雅女郎;
他也可以是穿着五颜六色炫彩衣服的“鸡毛掸子”;
甚至也可以是身穿棒球服准备飞向太空的“火箭人”。
是的,埃尔顿·约翰从来不是一个完美的偶像。
和稍有避讳的《波西米亚狂想曲》不同,《火箭人》直面了埃尔顿吸毒的问题,体力不支的他在演出前吸食大量白粉来刺激自己的感官。
当自己的母亲说“成为你的母亲是一件令人羞耻的事”,他可以立刻大声斥骂她:“你简直是个毫无人性的怪物!我不知道你的心为什么这么恶心冷漠。”
当他的作词人劝说他不要穿如此猎奇的衣服去表演,让他做回自己时,他立刻跳脚大骂:“人们花钱是来看埃尔顿·约翰的,而不是雷吉·德怀特(埃尔顿的原名)的!”
他恶臭的性格世人皆知,但是却依然能吸引无数的拥趸。
从小在痛苦中成长的他,又超越了痛苦本身。
对于从小就禁止自己弹钢琴、女性化的父亲,埃尔顿在成名之后还特地前往父亲的家庭去探望他。父亲的从小的大骂没有让自己哭过,但是他的一句“我们甚至买了你的几张专辑”却让埃尔顿眼眶瞬间红了起来。
在互助会里,他决定去原谅自己一生中所遭遇的不公,他和所有人说“我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用在了去恨那些不重要的事上”。
因为劝诫自己而被自己赶走的作词人,也是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爱过埃尔顿的人,在影片的最后终于和埃尔顿和好了。
在埃尔顿院子里的花园中,他们两个人坐在长椅上回忆着过去几十年的时光,两人相视而笑。时至此时,埃尔顿终于成为了一个长者,他也终于学会了如何去爱。
根据百度百科相关资料显示,埃尔顿·约翰于1992年成立“艾尔顿·约翰艾滋病基金会” 。在,2016年英媒公布的“英国名人慈善榜”中,艾尔顿·约翰以2700万英镑的捐筹款名列榜首。
愿意去爱、去相信,愿意将自己的痛苦化作对世界的温暖。
这可能就是世人爱他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埃尔顿·约翰也参与了皇后乐队参与的那场“Live Aid”温布利演出,但《火箭人》中,它不需要用这场演出来救场。
《火箭人》怎么样,相信观众自有感受。但我们想看到的,不仅是一个流水线般的故事,而是和主人公一起,感受他们人生的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