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企鹅日记2召唤影评「帝企鹅日记2召唤还值得看吗」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670更新:2023-04-24 16:57:41

2005年上映的影片《帝企鹅日记》曾夺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片奖,时隔十三年,导演吕克 ·雅克再度推出《帝企鹅日记2—召唤》,带着些许激动和好奇,三生酱走进了影院。同样是生态纪录片,主角同样是帝企鹅,和第一部相比,有何区别?是否值得一看呢?

01

02

叙事结构PK

《帝企鹅日记1》采用的是线性叙事结构,讲述帝企鹅如何在南极严酷的自然环境下生存的故事,从帝企鹅回归出生地到“男女主角”的相遇相爱,再到母企鹅产蛋后回归海洋觅食,企鹅爸爸孵化企鹅蛋,最后到母企鹅回归,家庭团圆,踏上新的征程……影片只在后半段运用了平行剪辑的手法,表现企鹅爸爸和企鹅妈妈在各自生命的战场上是如何应对挑战的。因为叙事结构的清晰完整,观众很容易被带入到导演制造的故事情境中,为企鹅家庭的命运而牵挂操心。

《帝企鹅日记2—召唤》承接第一部,讲述的是小企鹅如何在南极更为严酷的环境中勇敢面对风暴和天敌,逐渐成长,直至独立生活的故事。在影片前2/3的篇幅中打破了线性叙事,一再地倒叙,且在时间节点上还是跳跃式的,先回到5个月前小企鹅刚出生时,而后又回到9个月前企鹅爸爸妈妈相识的时候,导演的意图可能是为了强化企鹅生命的传承感,但实际效果不是很好。

对于已经看过第一部的观众来说,大段的倒叙因为情节的类似,并没有带来更大的信息量。对于没看过第一部的观众来说,频繁的倒叙让影片显得有点凌乱。因为本片是生态纪录片,导演对特效的使用是很节制的,最多有些慢镜头的处理,倒叙的转换完全依靠旁白来完成,没有转场画面,这样一来,在缺乏其它参照物的相似场景中,稍不留神,观众就会觉得太跳跃,会影响到情感的投入。

第一部胜出

画面PK

感谢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第一部相比,《帝企鹅日记2—召唤》采用了无人飞行器和水下摄影机,使影片获得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新奇的角度,大量俯拍的画面不仅呈现了南极大陆的辽阔,也让观众如身临其境,体会紧贴浮冰冰面的飞行,感受自然环境的严酷。

对新奇角度最佳的运用是名为“升腾”的海报,海报中展现了导演通过水下摄像机倒转镜头拍出的奇景,画面中的天空实际上就是南极的冰海,影片中的这组画面十分震撼,帝企鹅从跃入大海的那一刻起,开始完全成为另一个自己。在纯净蔚蓝的海水中,几秒钟前还行走笨拙的帝企鹅,到了大海中都变身成了奥运选手,宛若飞鱼。企鹅是只会游泳不会飞翔的鸟类,在水中,它才是完全自由的。

当观众跟随水下摄影镜头来到大海深处时,太阳光透过冰面照射下来形成的光束,和阳光透过云层形成的丁格尔现象宛如一致,帝企鹅们在画面的上方迅速穿越,相信大多数观众都从来没见过如此灵动游曳的企鹅。

仰拍的这组镜头让观众仿佛也和帝企鹅一样获得了完全的自由,此时,旁白说它还将继续深潜,那是我们还无法到达的地方(水下摄影机目前最深可以拍摄到水下70米)。企鹅摒一口气可以连续在水下游二十分钟,为了给宝宝捕食,企鹅爸爸义无反顾地一头扎进深深的海洋,这一个看似充盈着黑暗的画面却让人深深感动。等待的时刻,镜头一转,展现了一组如陆地上鲜花盛开般的水下生物场景,唯美而梦幻。

4K高清的画面配置让画面的细部更加动人,阳光下每一寸羽毛的光泽、企鹅跃入水中溅起的水花、夕阳下壮阔的海面上折射出的银色光影……连每一颗水珠的呈现都是那么具有光泽感和质感。和第一部相比,拍摄技术手段的升级增加了南极景象的呈现维度,全方位地还原了最真实的南极,对于还没有机会去南极旅行的朋友来说,完全可以通过这部电影在影像上满足对南极的好奇心。

第二部胜出

旁白PK

第一部中,旁白是男女声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期待、渴望、畏惧、退缩、自我激励、欣喜、雀跃等等情感元素都被注入到了拟人化的旁白中,甚至于主人公的犹疑不决都通过气息的停顿传达了出来,既人性化又充满诗意,观众被感动着、牵扯着,欲罢不能。

如为了生存,企鹅爸爸和企鹅妈妈不得不轮流照顾宝宝,临别时的牵挂和叮咛完全借用了人类的语言,人类和企鹅对生命的感怀在那些时刻是相通的,但这样的处理是在创作者对帝企鹅心理主观揣摩后创作的,似乎有违与纪录片客观、真实的第一评判标准,因此当时影片还受到了一定的质疑,究竟它是否还算是纯粹的纪录片?

第二部中,旁白只有男声,且自始至终只以第三人称的方式讲述,几乎过滤掉了所有主观的情感猜度,冷静而克制,或许导演是想让影片更回归纪录片的本质吧。对观众来说,这样的处理削弱了故事中家庭温情的部分,但会让观众的目之所及更客观,对影片中所包含的环保主题的思考也会更深入。

平局

配乐PK

第一部中,因为旁白采用了拟人化的叙述,配乐中也不时地会出现女声的低吟浅唱,在企鹅们两情相悦时清灵的女声仿佛自然的精灵出没于这个冰雪覆盖的世界,为它们的爱情唱和,当企鹅妈妈历经二十多天的艰难跋涉终于得以潜入冰层下摄取食物时,女声的吟唱变得轻盈,仿佛映衬着企鹅妈妈的内心世界……

第二部中,配乐去除了人声吟唱,围绕主题旋律,呈现出了交响乐化的思维,增强了音乐的戏剧性力量,加深了影片的感染力。如展现企鹅妈妈们列队去大海觅食时,用短笛吹奏出的旋律带出了进行曲式的插部,配合企鹅妈妈们的特写,为画面增添了诙谐幽默的色彩,而当画面变成俯拍的大场景时,弦乐整体奏出舒朗开阔的旋律;当小企鹅们嬉闹玩耍时,音乐又以管弦乐诙谐曲的形式展现了企鹅宝宝们的俏皮可爱,和法国作曲家杜卡创作的交响曲《魔法师的弟子》有相似的音响效果。主题旋律在不同的场景只作了配器和节奏上的改变,没有作变奏处理,影片最后,也是这段旋律陪伴着企鹅宝宝们游向了大海的深处。

在音响素材上更强化了企鹅的叫声,影片开始于企鹅爸爸对企鹅宝宝的寻找,企鹅是一夫一妻制的动物,它们究竟是怎样在万千同类中找到自己的家庭成员?这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谜,但从人类能捕捉到的信息来看,似乎也就只能通过企鹅的叫声了,这和影片的主题“召唤”也有着一致性。企鹅的叫声节奏如带着附点般,敲击着观众的心灵,虽然听上去其实并不悦耳。除了企鹅的叫声,影片中采自自然的音响素材也很丰富,使观众更有现场感,让人不禁想起导演之前拍摄于2001年的纪录片《鸟的迁徙》中,就连候鸟的羽翼切割气流的自然声响都被细腻地呈现出来。

第二部胜出

主题呈现PK

两部作品都给予了我们人类观照帝企鹅的广阔视野,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它们和我们一起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帝企鹅也具有丰富的情感和顽强的生命力,虽然没有人类的语言,但它们却以自己的方式传递着脉脉温情,在没有文字传承的情况下,将爱、勇气和责任感一代代地传递下去。

和第一部相比,第二部的思考更深入,因为它直面了生命的孤独感。当企鹅爸爸潜入深海觅食时,苍茫的大海中只剩下一串泡泡,瞬即消散,在这里,时间似乎失去了意义,它是没有尽头的,而我们每个生物的生命都是有终途的。

当企鹅宝宝们自觉地排好队,来到大海边时,它们的爸爸妈妈都已经远离了它们,因为没学习过游泳,整整在海边踯躅犹豫了三天,才有第一只企鹅敢试探性地将脚蹼伸入海中,水下的画面清晰地展现了它的犹疑胆怯。当平衡打破,它掉入海中时,本能地拼命扑闪双鳍,因浮冰破碎被带入海中的小企鹅们一开始也是挣扎的,然后,当它们适应海水欢快地畅游起来后,其它同伴也纷纷跃入海中,拉远的镜头展现了辽阔的海面上无数被溅起的水花,这段三分多钟的画面是全片最后的部分,也是最感人的章节。

挑战是所有生物生命历程中必然要面对的,面对浩瀚无边的大海,小企鹅们终将成长,生命代代传承,直至时间的尽头……

第二部胜出

综上,三生酱觉得只要你对生命怀抱足够的尊重和热爱,就应该去看看这部电影哦。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