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逢单位机构改革将改未改之时,很多提前得到风声的人便开始行动了起来。四处打探消息者有之,加速和领导套近乎者有之,更有甚者,开始积累资金,储存好酒,就为了能在这一轮“数字游戏”中占得先机。
可是这一次与往年的改革不同,改革方案迟迟没有公布,原来人事部用来宽慰各位“小头目”的所谓“板凳加长”的话也不再提起。更可气的是,这次领导们的嘴都好像贴上了一层无形的胶布,恁你怎么套话,他们就是不吐露一点关于人员调整的消息出来。
当然,按“老鲨鱼”们的说法,这都是因为和领导的关系不够铁。只是这年头,“浪浪山”的领导也不好当。不但上面管得严,眼目前还一抓三个月,一次十几个,你想想,领导们每天晚上也得躲被窝里瑟瑟发抖,哪有闲工夫管你们?
所以平时那些爱攀比自己和领导关系多好的人,最近都长吁短气地在各种场合表达了“江河日下,人心不古”这样的话。这当然不是埋怨领导,毕竟领导在他们心里都是“神”一般的存在,那是得发自肺腑,从内心深处进行尊敬的。这叫“内固于心,外化于行”,时刻不敢放松。
只是某天某传统意义上的“老实人”,给我提出了一个“灵魂问题”。他说,哥,你说,咱单位是有“潜规则”好呢?还是没有好呢?
我被他这个问题问懵了,一时竟不知如何回答他。
我知道他努力多年,能力出众,业绩显著却一直没有得到提拔。人事部给的理由也千奇百怪,什么没在基层单位待够三年,什么入党时间不到五年,甚至说他那个本科文凭不是全日制。但大家都心知肚明他是因为没有去“跑关系”,也没有“进圈子”。这种现实搞得他很是郁闷。
但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刚来的书记和他是某个培训班的“同学”,于是主动靠了上去,用他的话说是“被逼到绝处,不得已不要脸了”。最终的结果当然是好的,书记力排众议,把他提拔到了一个小单位当了个副经理。
所以我挺理解他的话。如果没有“潜规则”,像他这样家在农村,又不喜欢喝酒,更没有时间和金钱去拍领导马屁的一般干部,那是永远没有提拔机会的。
也正是如此,以前的他怨言颇多,在各种场合都发表过对单位领导和不正常提拔机制的批评意见。所以各级领导和同事们对他的看法也不太好,毕竟他不讲“游戏规则”,这种事怎么能拿到台面上来说呢?
不过他所说的这个问题,单位里是有游戏规则好,还是没有好?也同样引起了我的深思。
众所周知,现在国企里的“潜规则”肯定是不正常的,甚至违反各种规定,关于干部提拔里的“猫腻”还绝大部分都违反党纪国法。但这是一个干部任用机制改革就能改掉的吗?
而这个“游戏规则”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已经形成了传统,更是企业大多数员工潜意识里的“企业文化”。更何况领导们为了规避一些规定,也创新发展出了一些“办法”。比如,因人设岗。又比如,差异票数的竞聘上岗。甚至打破文凭、身份限制等硬性条件,所谓的“不拘一格降人才”。
但是如果大家都“走正步”,那以后是不是只有天资优越,更有家族积累的“二代”们,以及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什么都不干所以不犯错的“好好先生”们才能被提拔呢?
因此这个问题,还真是个问题。不知道上面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搞什么“民主集中”,在国企其实就是“一言堂”,不但容易滋生腐败,还容易引起员工心底的不满。但搞完全“民主”制更不可取,毕竟大多数人都是乌合之众。
所以我认为,还是得规定一个长久的,有可行性的标准出来,一个岗位必须要达到条件才能上,不允许破格。你要提拔年轻人,那这个岗位就必须适合没有经验的人干,而不是让非让没有经验的人上这个岗位。而要有经验的人干的岗位,那就规定必须要一定的资历才能去这个岗位。
只有先规范化,制度化岗位,才能够避免目前国企里的各种乱象,才能够真正做到没有“游戏规则”。
声明:本文主要观点来自于作者的一个朋友,文章里面的任何观点、思路及指向不代表作者本人意见。
#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