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说的是什么故事「八佰死生之地的明与暗存亡之秋的睡与醒」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751更新:2023-04-26 06:54:16

2020年8月14日,在全国各地开启超前点映的电影《八佰》获得了无数人的关注,这部在疫情有所缓和下上映的抗战影片给观众交上了一个满意的答案。

在影院上映之后,《八佰》的票房就屡增不减,其总票房甚至超过了30亿。不仅如此,电影《八佰》还拿到了美国音效剪辑协会奖的金卷轴奖,一时风光无比。然而就是这样一部电影,豆瓣评分却没有超过八分,也一时饱受争议。

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电影《八佰》的故事背景选在1937年的淞沪会战,讲述了一个关于“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这一故事原型是有据可查的,至今,上海四行仓库旧址仍在,上面斑驳的枪眼正在向人们讲述那个时代的历史。

导演管虎及其剧组将这一故事原型进行改编后搬上大荧幕,这段被尘封的抗战历史才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因为《八佰》的上映,上海四行仓库多了很多游客,他们自发前往悼念那些牺牲的将士们,这就是电影带给人们的感动。

在电影界,以抗战为题材的电影有很多,这一题材的电影拍摄难度也很大,如果拍的过于表面化,很多观众可能不会买账,如果拍的太过英雄化,那也就失去了抗战电影的原本味道。所以要想把《八佰》拍好,导演管虎使出了浑身解数,对于有原型的抗战历史故事,在场景搭建上也不能马虎。

剧组不仅将1937年上海租界两岸的场景一一还原,甚至连租界某一店铺的细节都展现在大荧幕上,比如仓房壁上巨大的可口可乐广告,废墟中的一面断壁上写着的繁体“節約用水”四字,租界赌场的复古布置内景等等。

除此之外,摄影指导曹郁为了能将电影的视觉效果完美呈现使用了ALEXA IMAX 65mm摄影机,《八佰》也是亚洲第一部全程使用该摄影机拍摄的商业电影。不得不说,在各种运镜之下,影片确实呈现了既真实又具美感的镜头,无论是场景的搭建,还是拍摄技术层面,《八佰》都算得上是去年影视界的翘楚之一。

影片从一个老者的自言自语开始,这种讲述故事的方式也在向观众解释,这不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而是真实存在过的历史。1937年发生的淞沪会战是一次惨烈的抗日战争,在国家危难之际,没有中央军,湘军或川军之分,这些战士通通被称为中国军队。

这也就是电影《八佰》开头的画面,几个看似不正规的士兵拿着枪支潜伏在田野里,他们穿着破旧的衣裳,说着方言,也渴望回家种田生娃,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作战,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为国家而战。

也正是这样一支杂牌军,在守四行仓库的时候做出了壮烈的牺牲。看过《八佰》的观众应该会对苏州河印象深刻,在这部电影中,导演管虎没有逃避历史,他选择了直视历史。

影片中的苏州河就是历史中的苏州河,这条河就相当于一条分界线,把租界与四行仓库分割,呈现了两个极端,一边是灯红酒绿的租界,人们照样过着小资情调的生活,一边则是满目疮痍的四行仓库,灰头土脸的战士们正拼命抵抗入侵的日军。

正如电影中所说的那样,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在电影《八佰》中,关于苏州河的那段拍得十分逼真,再加上背景音乐的衬托,给人一种巨大的视觉冲击。

抗日英雄的群像画

有国才有家,国与家永远不能分离,这也是《八佰》的主旋律所在,导演管虎立志把这部影片拍出史诗级的质感,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他做到了。这部站在英雄角度叙事的影片没有刻意去突出某位战士的伟大,而是通过一个个小人物的蜕变来叙述史实。

群像画是大规模电影中经常出现的画面,要想拍好抗战英雄的群像,那就不能落入俗套,毕竟一部电影时长是有时间规定的,每一个角色的人物魅力都需要在某一个特定镜头下爆发出来。

在电影《八佰》中,端午(欧豪 饰)、老葫芦(黄志忠 饰)、羊拐(王千源 饰)、老铁(姜武 饰)、老算盘(张译 饰)这些人物的形象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们每个人的人性都暴露在影片中。将英雄合理的人性化是电影《八佰》的特色之一,在一般人看来,抗战英雄都是一种伟岸的形象,但在这部影片中,导演管虎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述他心目中的抗日英雄。

端午在影片中算是镜头比较多的角色,他本是一个农民,刚开始连枪都不敢开,当目睹自己的亲叔叔老葫芦被日军残忍杀害时,端午才彻底的燃起了抗日的热情。

端午就是影片中抗战英雄的群像之一,他的成长是观众可以看到的,最终在护旗中牺牲的他也令观众泪流满面。在国家危难之际,在民族存亡之时,连农民都纷纷拿起武器去对抗敌人,这种民族大义情结更能打动人心。

英雄自古以来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人,《八佰》中这群为民族大义牺牲的英雄也是人,而且他们身上还有着人性中的劣根性,有贪生怕死的老铁,有善于算计的老算盘,还有脾气暴躁的朱胜忠等等。

这些性格不一的人物是导演想在电影中突出的部分,正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缺点,人们很难将他们与英雄二字联系在一起。然而当战争到了最惨烈的时候,也正是他们选择站出来,人物前后变化的对比会更加突出电影的主题。

事实上,当年真正守在四行仓库的士兵确实是由好几支杂牌军组成的,在谢晋元将领的带领,他们为了人民的安危用身体挡住了日军的枪口。导演管虎在影片中没有大肆宣扬将领的作用,而是把镜头焦点对准了那些农民军,也是想让观众记住这一特殊的英雄群体,这支中国军队应该被大众知晓。

作为一部抗战影片,战争画面是必不可少的,这点在电影《八佰》中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在电影中虽然没有大规模的战争场面,但是当人体炸弹镜头与护旗战斗镜头在大荧幕中上演时,观众还是感受到了震撼。

当四行仓库的战士苦苦作战的时候,租界内的一些爱国青年也被他们的精神所感动,自发为四行仓库运输物资。要想帮助四行仓库的战士,必须从敌军的炮火中通过那座桥,当几个有志青年倒在桥中间的时候,镜头下的那几滩血显得格外显眼,不仅刺激到苏州河两边的人,也刺激到了观众。

在护旗斗争中,面对日军炮火的猛烈扫击,为了不让鲜红的旗帜倒下,一个又一个的中国战士用血肉之躯来捍卫红旗。旗帜是一个民族的信仰象征物,只要红旗不倒,那么人们的信仰就会长存。

为了拍摄这个片段,《八佰》剧组用了远景和近景的切换镜头,为了宣扬当时的气氛,不时地穿插了外国人与租界内人们的表情,电影中的这些人就像是观众,注目这一伟大的时刻。

当日军开始从围墙爬入的时候,中国战士们排成一队,每个人都在自己身上绑炸弹,然后纵身一跃,这一片段是电影《八佰》中最让我感动的一幕。而后才得知,这一片段是取决于真实故事,爱国的信仰让这些战士选择牺牲自己,直面死亡。在他们跳下的那一刻,这些战士稚嫩的眼睛里满是坚定的目光。

《八佰》中关于抗日英雄的群像画塑造是比较成功的,也成功的让观众记住了这群革命先烈。然而电影《八佰》中某些因素过多,导致电影有种虎头蛇尾的感觉。

影片最后的镜头颇具浪漫主义色彩,当四行仓库仅存的战士们渡过那座桥到达租界的时候,导演用了一组慢镜头来展示。在大雪纷飞的夜晚,租界内伸出的一双双手似乎是在呼唤四行仓库的战士们,正当观众想知道这些战士的最终结局时,电影戛然而止,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要说《八佰》最成功的地方,那就是其摄影技术的高科技展现,拍出了导演管虎想要的美感与实感。这部电影从商业角度来考虑,无疑是一部成功的商业大片,然而在叙事结构方面还差点意思。

导演管虎在电影中加入了太多元素,导致整部电影有种云里雾里的感觉,比如那匹奔跑的白马,那些传统戏剧的加入,这些元素的堆砌使得这部抗战历史片有失偏颇,或许这跟电影中大量情节的删减有关。

总之,《八佰》仍旧值得一看,因为这部影片的上映,上海四行仓库发生过的事情不再只是历史课本中的一段话,正是因为这部影片,让更多的人们熟知了这段历史,这才是电影的最大意义所在。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