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每当学校组织去看电影的时候,就会兴高采烈,心里会美滋滋的,终于不用上课了,可以光明正大的去看电影了。看《高山下的花环》的时候因为小,不明白什么意思,只知道看着打仗的激烈场面,觉得十分的过瘾,前些日子一个偶然的机会又看了一遍,感触很多,看完以后忍不住落下来眼泪。
雷军长战前讲话
电影《高山下的花环》是由谢晋执导,吕晓禾,唐国强,王玉梅,斯琴高娃,等出演的一部对越自卫反击战影片。电影根据李存葆的同名小说改编,塑造了梁三喜、赵蒙生、靳开来等一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影片讲述的是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夕,赵蒙生凭借母亲的关系,怀着曲线调动不可告人的目的,到九连任指导员。
本来连长梁三喜已获准回家探亲,因为放心不下连里的工作,一再推迟,可是九连接到了开赴前线的命令,梁三喜失去了探亲的机会,赵蒙生却接到调令,更让人气愤的是他的母亲不顾军情紧急,动用前线专用电话,求雷军长将儿子调离前线,遭到拒绝。舆论的压力和雷军长的怒骂,让赵蒙生热血沸腾冲上前线。
梁三喜同靳开来还有赵蒙生
在激烈的战斗中,雷军长唯一的儿子“小北京”因臭弹而身亡;靳开来也为给战友搞“甘蔗”不慎踩响了地雷牺牲,战斗临近结束之时,梁三喜为掩护赵蒙生而牺牲……赵蒙生在战斗中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军人,战后梁三喜留下620元的欠帐单。影片中的人物可以说刻画得栩栩如生,仿佛就在我们眼前。
雷军长请梁三喜的母亲和媳妇吃饭
性格直爽作战勇敢的靳开来,这个人物优点突出,缺点也很突出。爱发牢骚,敢于提意见,对不正之风敢于抨击,在战斗中冲锋在前,生活中处处替战友着想,为了让梁三喜早回家探亲,给他买车票,借皮鞋给梁三喜, 他坚决不让梁三喜带尖刀排,说自己家里哥们三个,死了我一个,祖坟上断不了香火,虽然不是豪言壮语,每一处都却显示了深深的战友情和不畏牺牲的精神。
当他看到嘴唇干裂的战士们,口渴的难受,说道,“我不信,我这200来斤还换不来一捆甘蔗”。最后踏响地雷,壮烈牺牲。可是立功受奖却没有靳开来。连雷军长也发怒,骂道“不给靳开来立功天理不容”!导演从多个角度深刻的刻画了靳开来这个的形象,有血有肉,即让人赞叹又让人惋惜和哀叹。
雷军长的儿子小北京
梁三喜,九连连长,热爱工作,大公无私,袒护下属,本来已经请好探亲假,家里媳妇也马上要生了,他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但是考虑到赵蒙生对连队不熟悉,就没有走,这是多么的敬业的精神啊。而且他平时非常节约,影片有一个细节就是他穿的鞋漏脚趾头了。
危难时刻他抢着带领尖刀排,把危险留给自己,当看到赵蒙生有危险的时候,他没有想到保护自己,而是先救战友,自己却中弹牺牲。这一切都让梁三喜的形象更加非常丰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大无畏的军人形象。
影片最让人感动的就是最后,他牺牲以后,老娘和媳妇为了省钱,舍不得吃,千里迢迢顺着火车道走到部队。他留给妻子的信写的“我就要杀上战场了,战斗中生死难料,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了,权当遗言吧,我惦记的就是你和娘…… (充满了对媳妇的愧疚和挂念)前几年为咱爹治病,我欠下的债还有620元,没有还清如果我死后政府还能发给我们550元的抚恤金,你和娘再把家里的那头猪卖了凑上去我看就差不多了人死账不能死……咱人穷志不能短欠的帐你一定替我还上,……我没有给你留下任何遗产,只有一件军大衣将来,你结婚的时候就作为你陪嫁的礼物吧!孩子还没有起名吧,我想就叫盼盼吧,让你和孩子都盼上个好日个好日子,有个盼头。”每看到这一段便会忍不住泪水。把一个孝顺母亲的儿子和关心妻子的丈夫展现得淋漓尽致,有血有肉。
雷军长,参加过战争中从死人堆里爬出来,一生气就喜欢摔帽子高级将领,把亲生儿子送到尖刀连。后来不幸牺牲,为了不让别人知道,半夜偷偷来到烈士陵园看儿子,心情是多么的悲痛啊,影片最能体现他的就是在剧场里面对全团上的讲话。影片中他讲话时大手紧握拳头,说明他心情是相当的愤怒,并且在竭力的控制着自己他说,有一个贵妇人,将电话打到前线指挥所……她奶奶的,走后门,都走到我流血牺牲的战场上了。她的儿子何许人也,这人就在你们中间。我不管她是天老爷的夫人,还是地老爷的太太,我偏要她的 儿子第一个扛着炸药包去炸碉堡。这简直就是最好的也是最精彩的战前动员啊!还有那句“共产党员的字典里就没有功臣二个字”听着更是让人振奋人心。
雷军长同赵蒙生的母亲
影片播出以后,各地影院争相放映,也拍了话剧,舞剧电视剧等许多种版本,同时还提高了烈士的待遇。
结束语,历史的长河走到今天,产生了许多有名有姓的英雄人物,但更多的是无名英雄,就像1998年的长江洪水抗击中,有多少解放军战士舍生忘死的战斗在大堤上,汗水和泥巴混在一起,有的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2020年的新冠疫情,又有多少名医护人员战斗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洒下了辛勤的汗水,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烈士和先人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生活。同时也应该记住他们。